吴梅李
【摘 要】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学习科目,同时也是学习难度比较大的科目,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就不能只是单纯让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而是能够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寻求更多能够让课堂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就可以使用问题主线的方式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然后在之后的学习中借助于多媒体来实现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后,教师也应该尝试去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让创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创新实践
与传统的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以学生为课堂的根本,在教学的时候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就会有一个比较高的学习效率。但即使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将课堂的创新性重视起来。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若是长时间使用同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就能够让这一种情况得到良好的解决,因为新鲜的事物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就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教学中来,避免了之前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有一个深度的学习过程。
一、引入问题主线教学法,践行核心素养促进探究
很多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从课本出发,直接告诉学生有关于数学的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去刻板的背诵和记忆,等到这一节课结束了之后,就会让学生去通过大量的做题去掌握知识点的变形和深入。这整个学习的过程都缺乏自主性和趣味性。所以,为了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加主动去探究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采用问题主线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充满期待,就能够自发去进行学习,而且也会有一个比较高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本《加减法》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教师若只是单纯的为学生科普加减法的做法就比较无聊,所以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小猴子的手里面有五颗糖果,小兔子吃了三颗,还剩下几颗糖果,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帮助小猴子算出来吗?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尽量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有去解答这一个问题的欲望。另外,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提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应该有更多的创新性和延展性,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灵感。
二、整合多媒体分层教学,践行核心素养促进探究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方式,但教师若依旧是使用板书和口授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因为在课堂上的时间有限,這些传统的教学表达方式也比较浪费时间。而学生的情况也比较多样性,所以可能会浪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对学生进行一个教学细化。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实现这一个教学的目标。依托于互联网上海量的教学资源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本《平移与旋转》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平移与旋转这两个知识点,对于一些空间和想象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就是比较容易学习的一个章节,但是对于一些思维不够严谨的学生来说就比较的吃力。当出现了这一种学习能力的分歧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制定全新的学习计划。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上的一些画图软件,将这一个变换的过程直接直观的呈现在他们面前。对于一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就可以找一些比较适合的教学视频分享给他们。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帮助这些学生达到拓展和提高的目的。让每一种学生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目标,打破传统之前课堂统一教学的方式。
三、创设合适学习情境,践行核心素养促进探究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环境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周围的环境影响,根本无法去正常的进行听课和学习,在这个情况下,教师一般都是去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讲,其实这样就是在无形中浪费了全班学生的时间。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本《元角分与小数》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购买能力,然后通过元角分来搭配出来最合适的数值。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一起进行文具店买卖游戏的扮演,有些学生去扮演售货员,有些学生去扮演顾客。为了能够让游戏更加的真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纸去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人民币,然后在自己的文具上面标清楚价钱。当扮演售货员的学生卖出去文具的时候,应该及时的记录在自己的收账本上,在最后的时候算出来自己的“营业额”,用这一种比较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来给学生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尝试着去创建一个合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适的氛围中进行深度的学习,通过生活来了解书本中的内容,让抽象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呈现。
总之,创新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候的动力,能够让枯燥无聊的知识点用更加新颖的方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另外,这一种创新的课堂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考验,要能够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思维来跟得上教师教学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比较灵活的思维状态,让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正确的定义,才能够有主动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高意.将小学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的有效性探索[J].小学课程,2017.
[2] 刘大国.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