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迷惘、适应、效果与反思

2021-03-24 11:25沈亚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慕课主播

沈亚军

[摘 要]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性“停课不停学”计划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沟通媒介、情感交流等问题。新模式下,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资源,简洁利用技术手段,有效互动,使学生逐步适应,并积极应对在线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新冠”疫情;在线教学;慕课;主播;网课达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2-0096-03

2020年初,影响远甚于当年“非典”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面对暂时无法预知疫情防控结果的窘境,教育部1月27日果断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此后,各级教育部门与在线教育机构积极响应并推出“停课不停学”计划[1]。

一、教师变“网红”的迷惘无序到熟练精进蜕变

我所在的普通高校尽管前些年做了一些MOOC课程,但都是个别教师团队以金课、优课、联盟共享课等独立SPOC项目形式完成的,数量不多且分散在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与“停课不停学”的实施,学校明确规定要提前做好网上授课的充分准备,确保按原定开学日期进行网上教学。尽管学校教务部门为大家提供了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群,但多数老师都比较迷茫与焦虑。由于不知道自己的课程在哪个平台上有合适的源课程,很多教师加入了多个平台技术支持群。一进群就看见各种信息刷屏,“我不会使用这个线上软件怎么办?我的学生名单为什么导不进去?我建完课了,为什么打开又没有啦?平台可以双向语音吗?怎样才能视频不卡?”等。客服不断说:“您稍等,正在为您解决;请下载专用模板”。听起来时髦的空中课堂,对很多老师来说都是一次挑战,老师变“主播”,真没有那么浪漫。

我所在的教研室去年就在智慧树上完成了“会计学-财富管理基础”的独立SPOC在线课程并试运行了一个学期,今年老师们只要各自建立自己的翻转课堂即可使用。另一门“政府会计”课则引进中国大学MOOC上的源课程自行搭建异步SPOC,由于有以前建课的经验,本课程也顺利建完并结合慕课堂运行良好,可见未雨绸缪还是有用的。

教师在准备在线授课时,通常会面临慕课平台选择、和学生沟通形式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选择网课时一定要事先浏览课程,重要关注点做到心中有数,即所选网课是否符合本校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与教学计划相吻合,与当前所用教材是否配套,是否符合当前自己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果源课程只满足部分要求,就要考虑不足的部分如何弥补。其实,教学平台与沟通方式的选择和我们选饭店吃饭一个道理。我们先选哪个饭店(慕课平台),选好后进入饭店(平台),再看有无合适的菜(慕课),选好菜后,可以在店里就餐(直接在平台参加共享课),也可以把菜打包带走(学校引进,建异步SPOC)。与学生的沟通形式,就如同搭配酒,可以红酒(如慕课堂、翻转课堂等),可以白酒(微信群、腾讯课堂等)。老师要尽可能熟悉自己的在线教学平台,掌握平台赋予的权限,利用管理功能(如学生点击率、视频观看时长、上线时间、作业完成准确率等)和教学功能(如组织讨论、测验等)做好助学的有力武器,事先了解、适时选用,可以事半功倍。

由于智慧树和中国大学MOOC两个平台自带的即时语音和视频交流工具缺陷,我选了比较简单常用的QQ群(语音电话、屏幕共享)和群课堂方式授课,感觉不错,师生互动效果也很好。尽管许多教师说网络教学让自己变成了“网红、主播”,但这也只是教师的“自嘲”。教学不是展示活动、不是卖萌、不是自嗨,线上教学要从设计学习活动入手,做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思想的促进者,想办法让学生有效地学好知识,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停课不停学”的初衷。

二、学生从“游戏迷”到“网课达人”的适应中成长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是在QQ游戏中泡大的。因此,疫情期间用QQ做网课基础沟通工具最合适,因为此时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学习一款新软件的使用,而是尽可能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软件上进行学习,QQ群里的很多应用能满足教学基本需求,如公告、文件、作业、演示白板等。我的两门课在不同的平台上,故分别与学生建了专门的课程QQ群,主要用于讲解、答疑、布置任务等。

线上教学不是传统课堂的直接复制,需要依据教学大纲重新设计、重组课程,重新打包知识点。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自觉意识不强、自控能力较弱的实际,教师要改善线上教学手段与沟通方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一定要先公布课程学习与考核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成果考核办法、视频与课件学习进度及章节测验的时间和形式、完成时限等信息[2]。

其次,想办法设计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互动效果。网上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老师无法同时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况。也许一段时间的网上听课后,学生不再觉得这种居家学习方式新奇,心不在焉,手机在手,难免心有旁骛,玩玩游戏、浏览无关网页之类而放松学习,或者为了应付老师的督促,干脆账号挂在线上,人早就跑到别处去了。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避免部分学生仅仅是“挂”在网上,老师在课堂上可增加与学生的集体互动环节(减少或避免一对一互动)。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在网课中不定时使用“限时签到”和“限时答题”功能,选择小而精并与当堂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分神。

最后,合理安排网上授课的学习活动,适当放慢节奏。考虑到网络传输问题,教师语速不要太快,让学生听清楚。教师也不要一讲到底,学生只对着屏幕听和看容易分心和疲惫。充分利用教学平台数据,及时了解学情并适当干预。可适时适度公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平台记录,如学生的参与度、讨论交流与作业完成等数据,以此来激发、巩固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

以我上网课的亲身做法为例,一般提前10分钟登录班级QQ群,开始在网上等学生上网,同时打开中国大学MOOC上的异步SPOC课程(或智慧树上的共享课),与学生互动的教學工具是MOOC上的“慕课堂”(或智慧树上的“翻转课堂”)+QQ分享屏幕。在“慕课堂”或“翻转课堂”签到的同时,通过QQ语音和学生互动。由于“慕课堂”或“翻转课堂”时有卡顿,将签到时间适当延长。否则有可能会出现网络连不上,影响学生上课,同学们最在意是否签到了。上课时主要采用异步SPOC课程视频观看(或智慧树上的共享课),加PPT分屏QQ语音讲解互动的方式,学生可以随时提问。MOOC“慕课堂”没有语音交流功能,智慧树“翻转课堂”虽然3月初推出了双向语音交流功能,但效果不好。因此,基本依靠QQ分享屏幕+语音来交流。期间,也曾尝试过QQ群课堂或腾讯课堂,但QQ群课堂经常在麦克里出现较大的电流声,不支持WPS播放幻灯片,而腾讯课堂则要额外下载APP,而且受台式机或笔记本等不同设备的影响较大,音质不稳定。相比较QQ分享屏幕+语音的音质比群课堂等好一些。在上课过程中,穿插使用“慕课堂”里的限时讨论、随堂练习、调查问卷及“翻转课堂”中的在线投票、限时抢答、头脑风暴等功能与学生互动,即时分享观点,回答课堂问题等,几周下来学生反映良好,师生交流也顺畅。同学们有一种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在适应中逐渐成长为“网课达人”。

三、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可能“打折”的效果

(一)在线课堂的“技术性卡顿”问题

新冠疫情导致的全国性大规模网上教学(大中小学同时使用)使我国的在线技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以前的线上课程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都没有现在的技术问题(无论平台还是网络)。当全国大中小学都同时展开网上教学时,微信、QQ、钉钉、MOOC、智慧树等学习平台和软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流量压力,在线教学过程中时有卡顿、闪退、App崩溃、断网等问题而暂时中断。平台技术人员不得已采取限流、错峰等措施。即使是功能强大的QQ也出现过短暂异常现象。在我所教授的班级,一些回到老家或本身在农村的学生,由于当地没有大宽带支持,也没有好的设备来观看网络课程,无法登录与技术性卡顿现象时有出现。

(二)教与学的在线模式问题

疫情影响下的教学场所由原来的课堂变为校外居家网上学习,如果我们仍然用以前课堂教学的理念及方法应对网络教学,则效果可能与期望多有不符。教学组织与学习方式由集中变为分散进行,由面对面变为面对屏,学习同伴由多人变为个体。有利之处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来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利之处是在线学习模式下,学习伙伴由多人变为一人,与真实的多人班级场景差异巨大。在常规教室场景中,由于集体授课,同学间彼此互为微观环境,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既有同桌的质疑,也同伴的分享,从而形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共同体模式[3]。在课堂上,由于有教师的督促和他律,即使被动学习可能也有不错的效果,而如今在家网络学习,物理场景意义上的教师和教室不存在,同伴同桌也不存在了,学习完全变成了没有外部力量监督的自主学习。如果老师只用视频或PPT呈现教学内容,像播音员一样讲解,很少有其他启发、引导和激发思维的环节,学生只是被动听讲的话,那么在线的教与学就可能处在两个独立的节奏里,如同走在两条不交汇的并行道上。

(三)面对屏幕导致的情感交流障碍

网络可以传声,但无法传递心灵互动和眼神交流。教学不是单向讲授,也非仅仅传递知识,更是情感和心灵的交流。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可以通过语言、眼神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交流且容易进行。网络教学面对电脑,只能利用语言及互动软件进行交流,与面对一群学生完全是两回事,不便进行情感交流。尽管老师会尽力去教,但如果学生的学习不在状态,没有有效互动,不与学生良性交流很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认知对象中,学生只有耳听目视,比课堂教学更容易走神和疲劳,可能使效果变差。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有温度的,慕课和网络目前还代替不了。根据我在网上课堂所做的调查问卷,有87%的同学特别想念传统课堂,特别怀念学生间、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那种教学氛围,认为课堂教学比网上教学效果好。

四、反思与建议

(一)关于网络平台“拥堵”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全国大规模网上教学不如预期顺利,瓶颈不是网络而在平台。网上教学系统本质上是一套视频服务系统,视频被实时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供学生下载并收看。目前的4G网络可以完美支持视频传输(更不用说局域网),只要有4G的地方,就可以开展网上教学。但大量并发的在线视频访问会挑战教学服务平台,中小型平台由于服务资源有限,当并发用户数达到一定数量时,视頻服务就会出现卡顿,甚至系统瘫痪。解决办法是中心服务器采用大规模“云计算平台”,但中小型平台无力做到(技术和财力都达不到)。而用于公共服务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做到按需提供服务资源,通常不会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卡顿和拥堵。因此建议老师尽可能选择具有海量云计算能力的平台;普通高校通常无必要自建教学平台,应主动利用现有的“云服务”。平台是硬件,正在成为信息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由于社会服务职能不同,高校无需拥有自己的“硬件”,而更需要拥有自己的“软件”,即与时俱进的高质量教学内容。

(二)关于“教与学”的思考

教师要充分利用合适的平台,选出合适的慕课资源,制定切实的教学计划,认真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在线教学,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在线学习,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联结教与学的在线技术越简单越好,师生使用越便捷越好,慎用直播。网上教学活动会产生可观的“流量”,流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因此网上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降低流量,减少因网络带宽不足带来的问题及不必要的浪费,建议在视频和音频两方面提高流量质量。视频方面,根据数据压缩原理,画面应尽可能简洁干净,PPT的色彩和灰度层次不宜过高,避免使用不必要的繁杂背景,插图、动画和演示部分尽量制作成矢量图(可无级缩放而不影响清晰度)。音频方面,老师应该在安静环境下授课,避免不必要的噪声,声音以干脆、洪亮、纯粹为佳,使用灵敏度高、拾音强的麦克风以提高音频质量并减少数据量。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疫情下的在线教学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模式选项,并非把教学任务交由机器完成,技术手段永远是辅助的,教师要做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协同人和实践者。在线教学中学生没有了平时课堂面对的同学伙伴,一个人在电脑前上课,不适感很强。此时,更需要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尽量用语言、图画等传递情感。老师不仅要多用真实案例、数据等来讲解课程知识,更应利用新冠疫情防控的契机,引导、指导学生学习防护知识、关注疫情进展、不做防控局外人、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停课不停学”。

(三)关于“内容与趋势”的思考

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内容”是关键,教室或网络只是手段。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不仅体现在知识更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上,也体现在内容的合法合规上。在线教学是开放模式,内容公开。因此备课时要更加认真、仔细,讲授时要更加严谨、准确,不能信口开河,避免出现内容不妥(或不准确、过时、甚至某种错误)等情况。

大规模网络教学也许是今后教育管理与运营变革的催化剂。比如,主管部门在评判教学质量时,可直接从云平台提取学校的相关教学内容与历史资料即可。通过平台数据,相关机构会及时了解学校教了什么,用人单位会及时了解学生学了什么,即网络使我们的教育更加透明。这也许是一种可预见的趋势。

疫情无情人有情。目前的网上教学虽然将师生在物理上空间分割,但网络让我们又融入了更大的课堂。我们期盼疫情早日结束,但大规模在线教学的价值不会降低,相信未来的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会长期并行,共生、共促、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等.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3):20-28.

[2]崔亚琼,康淑瑰,郭建敏,郭彩霞.实变函数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53-55.

[3]张馨月,吴淑芳.中美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差异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43-45.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慕课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