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初探

2021-03-24 01:59:59万怀生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6期
关键词: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万怀生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实验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平台,从而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实验环境中,使之利用不同的实验器具、学习材料完成实践活动,了解微观现象,促进思维发展,提高物理学习能力水平。文章探讨了四项物理小实验教学策略,旨在发挥实验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培养其优秀的动手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实验;教学策略

物理小实验具有简短、直观的特点,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的思考实验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相对较少,开展物理小实验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实践能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实验教学比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其科学思维。

一、提供材料,充实实验课堂

初中物理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属于理论内容居多的自然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可以充实实验课堂,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立足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小实验提供不同材料,指导其在实验中探究物理原理[1]。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思考短跑运动员和马拉松运动员的运动区别,引申出平均速度概念,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出示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工具:刻度尺、卷尺、小轮车、秒表、时间轴等。指导学生了解实验工具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测量小实验,分别在不同的坡度记录小车下滑的时间,根据小轮车撞击终点挡板的声音,让学生说出长度、时间的测量方法,运用公式“false”求解小轮车在不同坡度下滑的平均速度。该实验难点是计时、测量、计算,教师要充分解读各类实验材料的用法,让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严格按照对应物理量计算平均速度,在充实实验课堂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实践能力。

二、引导观察,增强洞察能力

初中生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而引导学生在小实验中观察实际物理操作,有助于增强其洞察能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微观物理现象,通过小实验来探究物理原理,科学分析实验目的、流程、结果,从而增强学生的洞察能力[2]。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初中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求知欲望、思维活跃程度以及专注力变化,从而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活动。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弹力、二力平衡相关知识,教师要将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放大,鼓励学生将手置于桌上按压并向前滑动,使之感受摩擦力,再由“false”引申出影响滑动摩檫力大小的诸多因素,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探究滑动摩檫力与正压力大小的关系。让学生在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向,用拉力器拉动同等面积的木块,并适当增减木块数量,感受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再更改施加滑动摩檫力的大小和木块与平面的接触面,感受滑动摩檫力与接触面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三、拓展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作为学生了解物理的重要途径,其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需要积极拓展实验内容,从而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物理知识,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完成全新的实验活动,培养其优秀的创新能力[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杠杆》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由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引申出杠杆的相关理论,讲解杠杆三要素“支点false、动力false、阻力false”,并让学生运用木棒寻找支点模拟杠杆的运动轨迹,在小实验中感受杠杆三要素,使其明白较小或较大的动力都能转动杠杆,并形成平衡关系。由此引申出影响杠杆平衡关系的因素,指导学生猜想动力false与阻力false的关系,让其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了解“动力臂false和阻力臂false”概念,提高创新思维意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探索力臂与杠杆平滑之间关系的小实验,使其能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各项数据并动手操作,得出结论“false”,深入了解杠杆的结构及其要素,在创新实验中知道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切实提高创新能力。

四、总结原理,启发科学思维

实验中蕴含着诸多物理原理,教师通过总结物理原理,可以为学生的小实验提供指导,启发其科学思维。教师可以在实践中的不同环节总结物理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发掘原理,以加深其学习理解影响,从而促进其科学思维发展,使之掌握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深刻理解物理原理。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小灯泡、干电池、两个阻值为false的电阻、开關、若干导线做小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引申出欧姆定律“false”及其变形公式“false、false”,让学生懂得利用欧姆定律能够确定电阻“安培false”、电压“伏特false”、电流“欧姆false”的值,可以探究电阻并联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将另外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进实验电路中,总结实验现象中蕴含的原理,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灯泡敏感程度的同时,理解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值比任何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使自己的科学思维得到启发,将导体横截面积变化与阻值变化相联系,获得全新的认知,不断完善既有知识体系,促进思维不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小实验是一种直观的实践活动,可以揭示抽象的物理原理。教师采取提供材料、引导观察、拓展实验、总结原理等策略,发挥物理小实验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断充实物理实验课堂,增强初中生的洞察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促进其科学思维发展,为日后的学习、探究奠定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丰裕.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5):148-150.

[2]张桂芹.浅谈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01):180.

[3]彭达莉,宁静,吴建琴.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提问设计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02):90-94.

猜你喜欢
小实验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利用微型实验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快乐
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 21:30:39
让课堂变得更生动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