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之 ,曲 季
(1.烟台大学 文经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2.烟台大学 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二战之后的日本社会,百废待兴,社会中弥漫着因战后失败但同时经济开始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动荡不安与骄傲自满的情绪。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面临一种对自己的重新定位与审视。街头文化中所蕴含的内容可以准确反映当下人们的思想变革。森山大道作为战后日本最具代表意义的“旗手”级摄影师,他的作品充满了时代的烙印与个人观念情绪的隐喻,其本人也一直被认为是日本街头摄影的代表。
作为语言传达中一种重要的方式方法,隐喻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学科所常用的。随着图像时代到来以及通讯技术的成熟,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图像所包围。摄影也从最初的记录功能,逐渐转变为传播个人思想甚至情绪的一种方式。摄影师对于作品中隐喻的构建,很多时候呈现出心智认识中“多空间化”的表现模式,其运作模式就是藉由街头文化与个人经历相似性的思考,所建立出来的两个独立心智空间中平行的对应关系。在此关系下,两个独立的心智空间可以相互转换与投射,达成意义与文本之间的转换。如何通过分析隐喻来读懂摄影师作品背后的意图,是本文最重要的研究动机。为确保研究目标可行、内容严谨,特制定研究范围与限制如下:1)本研究主要以森山大道1972年出版之代表作品集《猎人》与2007年出版作品集《凶区》为研究内容,其他作品集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2)本研究中的隐喻研究部分仅针对图像而言,其他形式的隐喻作用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3)本研究仅针对街头摄影的图像符号作为隐喻多空间模式的讨论,如有其他因素,例如文化差异、读者观感等,不在讨论范围之列。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其最早源自修辞学中的修辞格——“借彼喻此”,即借他物来形容此物的修辞方法。两个词语之所以可以产生隐喻,其主要原因是来自本体和喻体的同一性。(1)邢栋:《构成与概念——论摄影中的隐喻》,《科技传播》2019年第10期。
而在摄影之中,其视觉的隐喻略有不同,这主要来自于摄影的“记录性”和“直接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商业摄影之中,因为商业摄影的最大要求就是直接记录,还原物品最直观的感受,所以往往这类摄影隐喻的构成就要求本体和喻体同时在场,这时候喻体往往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这种隐喻方式一般也被称为“构成性视觉隐喻”。属于纪实摄影分类下的大部分街头摄影亦是如此,但是森山大道的许多作品并不符合这一原理。街头摄影的隐喻和平面广告的隐喻区别主要来自“本体”和“喻体”是否可以被满足同时在场的条件。所以,第二种情况就是本体和喻体没有满足同时在场的情况,这时候喻体往往不会被直接表现出来,因为没有本体的束缚,这时候本体就可以被不同的事物所代替,这也同样为摄影创作者和欣赏作品的人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森山大道《猎人》中最知名的作品“犬”便可说明此问题:作品描绘了在强烈光比下的一只猎狗,回过头张望,并寻找着什么。这个作品并非来自于纪实摄影的“决定性瞬间”,其背后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拍摄作品的一种看法和态度,即像画面中的猎犬寻找猎物一样寻找着被摄物。此类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并没有出现在同一个二维平面空间内,仅出现了喻体,而本体“森山大道本人”则是一种概念性视觉隐喻。由此我们便可以知道,摄影和隐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关联,隐喻也成为了摄影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
隐喻的“互动论”最早由学者Max Black在1979年提出,他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学中的方法论,而是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是一种认知的历程和思维的模式。在后续的发展中,M.Black引入了心理学中的观点并以此发展出了隐喻的“互动论”。其内容是隐喻在两个独立的概念主体——“首要主体”与“次要主体”之间进行互动与投射,且两个主体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相似性,才能完成一个隐喻的构建。所以,隐喻“互动论”的提出,标志着隐喻从传统修辞学到图像学的跨越。而在M.Black的互动概念中,两主体之间的投射与对应是有着不同的属性关系的,其主要被区分为以下五类:“外观相似”,“象征相似”,“机能相似”,“对等关系相似”,“复合性相似”。
1985年,美国语言学家Gills Fauconnier提出了“心智空间”这一概念,他认为,如果要理解语言的意义,则必须研究人们长期的交谈或是听话时所形成的认知域。随后的20世纪90年代,Gill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在心智空间(Mental Space)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的“多空间模式”(又名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这一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四个概念空间的互动,它包括了输入空间I(Input Space I)、输入空间II(Input Space II)、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Fauconnier & Turner进一步指出,这四个空间的相互关系如下:1)类属空间可以向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映射,从而整合出输入空间共同的、常见的、抽象的组织与结构,是两个输入空间所共享的一般性概念,换句话说,它规范了所映射的内容结构。2)两个输入空间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二者可以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构化”(Composition)、“完整化”(Completion)、“精致化”(Elaboration)这三个彼此关联的心智认知活动的互相作用产生新的结构,完成意义的创造。(2)尹铂淳:《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小品幽默言语解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8期。其运作情况如图1。
图1 输入空间在类空间规定下的互动与投射关系图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质性研究,为增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提高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分别采用文献调查法、专家法与个案研究法三种方法进行。文献调查法是经由收集文献资料为主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主要是以收集隐喻多空间理论、文化符码三层说理论以及森山大道的作品为主。其中,收集到森山大道发表于1972年的作品集《猎人》、发表于2007年的作品集《凶区》中的主要作品25件,并以表1列出。个案研究法则是社会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本研究藉助个案研究法,利用隐喻的五大投射类型分别分析探讨所能代表的森山大道之作品。
本文的研究流程如下:
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收集森山大道相关作品资料,并经过采用专家法,由三位具有相关从业背景5年以上之专家组成编码员,选出其作品集中带有强烈隐喻色彩的作品,然后以个案研究法将作品经隐喻互动论中的“外观相似”“象征相似”与“复合性相似”进行挑选,其每项代表作品进入“隐喻多空间模式”中进行分析与探讨。
表1 森山大道《猎人》《凶区》作品集代表作品收集情况
在图2的样本6中,画面一共有十个年轻人组成,大部分是以全身像示以众人,有两位在画面的两侧,只露出一点身体。但不管是怎样在画面中出现,所有人的面部在黑夜的背景下,由闪光灯进行的拍摄中,都产生了“曝光过度”的效果,即所有人的面部特征与表情都无法在这种情况下被观察。这时候的画面就产生了好似一场梦境的戏剧性的效果。在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人人都在寻找着新的自我与身份认同,人们迷茫、颓废,但同时又充满着激情和活力。这幅照片画面中的“无脸”的年轻人,曝光过度产生“光晕”与身旁的机车构成了第一个输入空间,用来隐喻战后日本年轻人无法定位自我、不停寻找自我的精神状态。而另一个输入空间正是当下日本年轻人的现状,充满如梦如幻、迷失、寻找、旅程等概念。所以这两者构成了抽象概念上“象征相似”的投射。因此“找寻当下社会中的自我定位”,便成了这两者所共享的类空间,它限定了来源空间与目标空间之间的对应投射关系。而合成空间,就是由这两者所投射而来。其架构以及分析表格为表2、表3。
图2 样本6作品放大
表2 样本6的多空间模式分析架构
表3 多空间模式细项分析架构说明表
图3是样本1作品的放大图。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巨型海洋生物的身躯占据了画面正中的位置,下方同样有数量不等的鱼类在水中游弋。我们还可以看到,画面中的鱼类都是以摄影中“剪影”的形式存在,这种拍摄往往要求主光源、拍摄主体与相机要成一条直线,而被摄物体需要从正面或者侧面对光源进行一定的遮挡,遮挡越多,产生的剪影效果就越大,从而产生戏剧般的效果。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此作品为通过水下拍摄的方式亦或者在海洋馆中隔着玻璃拍摄。
画面中巨型的生物给予我们非常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压迫感,仿佛天空中战机的掠影,也如我们深处海底时抬头看到军舰在我们头顶缓缓驶过,给人以非常压抑之感觉。
在作品隐喻多空间解读阶段,其“输入空间”分别是“大型海洋生物”与“大型军舰”,二者在空间中呈现出“外观相似”之关系,“压抑与威胁”成了二者共享形象框架的“类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最终于“合成空间”完成“战后的日本仍然笼罩在未消散的阴霾下”这一意义。而在多空间模式最佳化原则下,读者可以体会到两个输入空间所构成的“压抑未知”的结构框架。在经由网络原则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合成空间中的“未消散的阴霾”这一概念,找到经由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整体形象,并藉由“海洋生物”与“军舰”而形成“压抑未知”的这一链接过程。
整幅画面凸显了普通民众对于战败、核阴影的恐惧情绪,以及对于将要面对的生存处境的忧愁和不满情绪。
笔者对作品进行了隐喻多空间模式分析。样本1的多空间模式分析架构见表4,共分成四个步骤。样本1的多空间模式细项分析架构说明见表5。
图3 样本1作品放大
表4 样本1的多空间模式分析架构
表5 多空间模式细项分析架构说明表
在图4样本21作品的放大图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乘坐汽车时进行的拍摄。画面中所呈现出来的场景是汽车疾驰在隧道中,由于森山大道使用的GR相机广角的缘故,隧道两侧的导向墙微微发生变形与弯曲。作品整体在镜头与拍摄角度的作用下呈现一点透视,所有的视觉引导线向着隧道的尽头无限地延伸出去。隧道导向墙的线条加上顶部椭圆形灯光和整体的造型像一对张开翅膀的蝴蝶,而顶部昏暗的天空则显示了在黑暗中飞行的情形。所以这幅作品充分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显示出人们在黑暗中前进,不知道路尽头的光明什么时候才可以到来的复杂心情。
对于作品隐喻的多空间模式解读,其分析结果如下:本作品为“复合性相似”类型的摄影作品,也就是说这个作品在多空间解读中不只存在一种多空间特性,而是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特性,即“外观相似”与“象征相似”。解读中,在“外观相似”的框架下,其“隧道的导向墙”与“蝴蝶的翅膀”构成了隐喻的输入空间,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复合性相似”的关系,所以由输入空间所形成的类空间则同时共享了由“外观相似”所构成的概念“美好”,以及“象征相似”所构成的概念“阴郁的未来”。这样,在合成空间就组成了“在苦难中前行,暂时看不到尽头,但是不放弃追寻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一整体概念。具体分析详见表6与表7。
图4 样本21作品放大
表6 样本21的多空间模式分析架构
表7 多空间模式细项分析架构说明表
本研究围绕着战后日本摄影师森山大道的作品集《猎人》与《凶区》进行探讨,通过图像的文化符码三层说、隐喻的多空间模式进行论述与分析。实质上是藉由质性分析去探讨其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从现有森山大道之作品样本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关于其作品的信息:1.构图上作品通常采用不对称的方式,使画面倾斜,丧失平衡感,给人一种不安定、不确定之感觉。2.作品曝光上通常采用闪光灯进行过度曝光,以求得作品中的曝光不均匀,突出重点或者想要表达的意象,通常过曝和曝光不足的位置都会产生纯黑和纯白的效果,并搭配以大颗粒噪点的出现,给观看者以想象的空间。3.作品多以街道、人物等“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从而产生一种令人感觉到刺激以及冲动的感受,其隐喻表达方式多样化,并不局限于通常商业摄影师所使用的“外观相似”这一种表现形式。4.以上几点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为其隐喻的表达方式服务。
未来可以提供给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思路与思考方式,在艺术创作中,不仅仅是记录,而更多的要考虑到当下的社会环境以及将自己的感官融入到作品当中。
本研究是以质性研究为基础,后续研究中可以引入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大量引入森山大道的其他作品进行量性分析,或引入不同风格的街头摄影作品进行分类风格研究,以掌握街头摄影的脉络。但碍于人力物力有限,以及研究经验上的不足,对作品的分析有待继续深入,分析框架有待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