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林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文章针对当前合作学习中有名无实的虚假合作、时间收紧的低效合作、毫无章法的凌乱合作,提出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利于合作学习的各种契机,确立明确的合作目标,关注合作过程,力求合作过程的真实有效,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提出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当下,关于高效课堂和合作学习的论述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我们一直在课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数学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质让学生感到枯燥,尤其是难度越发加大的高中阶段,不少学生的厌学情绪暴露无遗,班级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也越发严重. 在研究和反思中构建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实施教育工作的重心.
事实上,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众多,它不仅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局面,还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学习. 既然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如此之多,那么当前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现状如何?如何合理安排实施,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效能呢?笔者就近年来在课改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与同行交流与探讨,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合作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显著的实效性,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数学课堂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如学困生群体逐步被转化;但同时由于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和合作方法的不当,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1. 有名无实的虚假合作
在一些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教师问题设计得不当或提问方式不合理,造成了分组讨论时有名无实的虚假合作,表面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夹杂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无法形成真正的合作与沟通,这是背离合作学习宗旨的.
例如,在“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中的巩固提升环节,教师通过PPT展示问题,并鼓励小组抢答,在学习竞赛中提升和发展. 但这样的合作学习中,课堂完全成了学优生表演的舞台,其他学生只能“坐山观虎斗”,不敢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想法,唯恐本组丢了分数[1]. 试想,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其他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如何得以开展?课堂热闹气氛的背后,真正的收获又有几分?
2. 时间收紧的低效合作
一些教师在安排教学环节时,为了效率最大化而时常收紧时间,如收紧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收紧合作学习的时间,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这样一来是否真能如愿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呢?实际上,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不动脑筋,也跟不上讨论节奏,从而造成讨论不够深刻,思维无法深入,如此情形下的合作学习仅仅是一种形式,谈不上效率.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前,为学生预留了5分钟时间去分组合作探究导学案,欲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启动学生的思维. 然而,事与愿违,对于学优生而言,5分钟的时间足够他们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并展开交流;对于学困生而言,5分钟的时间仅够他们观摩一下问题,不要谈去解决问题了,从而在交流中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这就是典型的低效合作.
3. 毫无章法的凌乱合作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 而合作学习的目标自然也不例外. 从而,教师在引入分组合作时,需要对其目标性和价值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以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然而在具體教学中,不少教师随心所欲地开展合作学习,在对确立目标、设计内容、提出问题、呈现方式等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下滥用合作学习,完全曲解了合作学习的终极目标,促成了毫无章法的凌乱合作,阻碍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发展.
关注过程,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案例
那么,如何走出低效合作的“沼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教师需牢牢把握利于合作学习的各种契机,确立明确的合作目标,关注合作过程,留足合作的时空,力求合作过程的真实有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2].
案例:以“函数”的教学为例.
情境导入:树人学校为了纪念历年来为学校捐助的已故校友,决定开展一次大型美术作品展览,要求美术作品设计成一个宽为x cm,长为y cm的矩形,且该矩形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正方形,下半部分预留36 cm2的面积给到访者签名.
师:请每个小组根据已学知识,提出问题.
问题提出后,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大部分小组展开了火热的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当然,也有一些小组毫无动静,仅仅有个别学优生在草稿纸上写出了自己的想法. 5分钟后,教师开始提问.
师:刚才每组的讨论都十分热烈,想必大家已经探讨出了很多结论吧!下面老师随机抽一组展示. (点名选择毫无动静的小组)
生1(思考了片刻):额……试求x与y的关系.
师:很棒的问题!生2,你可有其他问题展示?(提问组内另一名学生)
生2:试着找出正方形与下面固定面积36 cm2的关系.
师:非常好,看来你们小组以冷静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思考!其他小组的学生可有类似问题?(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
师:那么就先请一名学生来回答生1的问题.
生3:36+x2=xy.
师:非常好!那你们小组是如何探究得出上述关系式的呢?
生3:上面的正方形面积+下面的固定矩形面积=大矩形的面积,据此即可得出关系式.
师:看来你们小组的讨论是实实在在的. 不仅通过探究回答了生1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生2所提出的问题!
师(拾级而上):我们一起再来观察x与y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呢?
生(齐):变量.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题就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下面进入新课学习. (板书课题:函数)
以上案例中,首先,教师牢牢抓住了课题的核心,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水平,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设计出利于学生发展的合作目标. 同时,这里设计的问题,不仅富有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为学生的探索留足了空间,为学生高效地实现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导入,虽然作为一节课的开场,却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的一次尝试. 引导学生精彩入课是我们课堂应当追求的,这样的课堂导入才会让学生产生迫切,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教师还不可忽视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及时调控课堂,倾听学生的话语,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理解学生的思维层次,有效组织和关心学生整个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其达到最佳合作效果.
纵观以上合作活动的设计,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在手、口、脑多感官的参与下,探讨得十分投入,同时在小组展示时也出现了很多方法,有些甚至是教师没有预设得出的. 尽管有个别小组的参与性不强,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样开展了有效的思维. 这样的合作学习显然是成功的,因为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知识,还使得学生获取了知识过程的体验,获得了学习方法和经验的感悟,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构建真正高效的数学课堂.
总之,在课堂中如何真正使合作交流落到实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以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以准确把握合作的实际为辅佐,以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土壤,才能使合作学习的形式更加合理,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从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克鲁捷茨基. 中小学数学能力心理学[M]. 李伯黍等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 杨翠蓉,周成军.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3] 金燕. 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6(08).
126150118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