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国
[摘 要] 当前不少学生的数学学习停留在浅层次上,导致其对所学内容“懵懵懂懂”。文章倡导数学教学应通过理解走近、互动体验、返璞归真等方式,助推学生的数学学习向纵深处推进。
[关键词] 深度学习;理解走近;互动体验;返璞归真
要想促使学生在解题中真正融会贯通,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进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从接触变为走近,到互动体验,再到返璞归真,经历一个学习的完整体验反思过程。在推促课堂教学走向纵深的同时,也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理解走近,帮助学生建立关联
1. 对接生活,唤醒生活体验
数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准其与学生生活相连接的有效点,通过搭建平台,创设生活情境,帮助他们唤醒生活体验,在消除数学知识陌生感的同时,也能借助生活直观应用,强化对其深入理解。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创设生活化情境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符合他们认知,与所学知识有所关联。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比如“42×13”,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进行计算,即1箱饮料42元,13箱饮料多少钱?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他们很快就想到,先算3箱饮料的价格,再算10箱饮料的价格,然后相加。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算理。接着教师再次点拨,能不能将刚才的口算过程改为列式计算呢?这样逐步过渡到课堂教学重点。
2. 创设情境,注重人文熏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人文情境,通过相关的精彩人文故事,不仅可以给课堂增色,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帮助其揭示相关数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助推课堂教学走向深入。不过这需要教师深挖教材,整合相关人文资料,以便实现数学知识与人文资料相融。
比如教学“确定位置”(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时,在其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引入人文故事: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笛卡尔一直想把点与数联系起来。有次他生病住院,看到蜘蛛网上有很多交点,这些交点由横的、竖的蜘蛛线交汇而成。对此,他深受启发:“可以用两个数将这些点的位置确定下来!”于是他发明了数对,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达数对,他将蜘蛛网简化成网格,也就是现在所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不仅让课堂有了鲜活的文化背景,而且还让数学知识变得富有温度。
二、互动体验,帮助学生深度理解
1. 搭建动手平台,引导学生经历学习
传统教学,多为学生被动接受教材现成结论,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而想真正将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动眼、动嘴、动手、动脑,经历大量的操作等活动,进行积极的想象、判断等思维,在充分发挥他们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时,对于其中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搭建动手平台,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实践。具体来说,教师让学生先用小正方形自由拼摆长方形,再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小正方形,进而得出其由多少个小正方形构成;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猜想长方形面积究竟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多次验证,反复重复上述操作,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其长和宽有关,两者相乘即为它的面积。教师通过搭建动手平台,助力学生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理解数学知识。
2. 推促多元互动,启迪学生深度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这当中高效的合作探究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传统教学中虽有互动,但大多是师生单向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在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根据课堂学习重点、难点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多元互动,教师则通过行间指导、点拨等形式,活跃学生思维,引导他们的学习逐步走向深入。
教学“认识分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创设猴子分桃的情境,1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可以吃到多少?2个桃子平均分给8只猴子,每只猴子可以吃到多少?对此学生都能迅速得出答案,而且两者结果一样。接着教师再次追問,为什么桃子数量不同,猴子数量也不同,分出来的结果(分数)却一样?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思考,得出分数只看最终的结果,与总数有关系,也没有关系。总数相同,若被分的数相同,则分数相等;若被分的数不相同,则分数不等。总数不同,若被分的数相同,则分数不等;总数不同,被分的数也不同,但分数有可能相等,比如上述例子。这样围绕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继而逐步认识理解分数。
3. 鼓励实践体悟,实现学生个性化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场地,主动搭建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并将相应数学知识融入活动之中,借助图像、符号等形式进行实践,推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形象化地理解数学概念。
针对“千米”这一概念,学生虽知道“1千米=1000米”,但在头脑里却没有“千米”的概念,也不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远。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在操场跑道上走1千米,以此感知“1千米”。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1千米的长度,促使学生估算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或者延伸找相隔1千米、2千米乃至3千米的两个参照物。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帮助他们有效地理解数学概念,为其在生活中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创造条件。
三、返璞归真,帮助学生融会贯通
1. 返璞归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解数学题更多依赖于策略,而学生运用这种策略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换句话说,学生学习数学,最根本的还是要学会学习。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归纳,提炼反思,拓展延伸,举一反三,从解一道题到解一类题。长此以往,学生不会出现如下情形:一道题目换一个条件,或者换个情境,便束手无策。
针对“和倍和差”这一类题目,不少学生在教师讲解时会做,但在自己动手或稍微改变题目条件后便不会做。这说明了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没有将方法融会贯通,缺乏解题经验。求解这一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是画线段图。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已知条件画线段图,以此深刻理解该解题策略:一是将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线段,变抽象为具象,助力我们形象化地理解相关知识;二是在转化过程中,理清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搭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掌握解题策略的精髓。
2. 返璞归真,引导学生完善建构
学习,其实是一个不断重复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学习亦如此。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从中所经历的学习活动,必然会打破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呈现一种碎片化的状态。而这还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帮助他们归纳总结,梳理反思,完善建构,使其呈现一种系统化的格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相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引导他们完善知识建构。
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时,探究完算理后,教师可以设计整数加减法或小数加减法的练习,帮助学生回忆其计算过程,继而让他们从中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分数单位需要相同。这与整数加减中相同位数对齐,小数加减中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是一样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分数、整数及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进而完善知识建构。
3. 返璞归真,引导学生领悟思想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会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溯源,梳理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继而从中归纳知识运用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
教學“多边形的面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时,教师鼓励学生先复习规则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接着问:“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遇到新问题时该怎么办?常见的思路是将其转化为规则图形来处理,利用规则图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此时,教师问:“将其转化后,我们获得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思想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去反思和总结,促使学生对转化思想有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深度理解重点与难点知识,并能将其融会贯通。通过增加教学过程的厚度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内化。
398250102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