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菲
摘 要: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内容、编排组织方式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动,教材容量也有了较大增加,这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传统的单篇教学方式不能真正诠释教材编者的意图。本文将详细阐述中学语文群文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探讨群文教学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 群文教学 实践方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8.030
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是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为线索进行组织,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写法特点进行划分,实行群文教学。群文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个单元内的基础知识,掌握它们共同的写作手法,还用一些具有一定联系的阅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而良好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中国文化、掌握写作技巧、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中学语文群文教学实施的重要性
教师一定要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新《课标》背景下,首先部编版教材教学容量有了较大增加,以必修上册为例,有12篇古诗文,还有《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一学期完成教学,如果按照之前的单篇教学,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高一阶段,学习强度高,学习压力大,学生没有时间在课外完成相关的阅读与积累,所谓的素养提升就会流于表面而不会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其次,部编版教材不是以单篇课文作为“课”的组成部分,而是按照“学习任务群”来设置,尽管也有一篇作为一课,但更多的是一组课文为一“课”,这就意味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不再是单篇教学,而是一组一组地进行教学,这就是群文教学。
在中学语文课上采用群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通过群文教学,能够积累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有利于奠定学生的写作基础。
中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群文教学是基于教学的实情与对教材编写理念与设计意图的深刻理解,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优化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进一步提升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成果,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彻底学好母语。
二、中学语文群文教学的实践
1.选择切实符合学生的“群”点
部分群文教学只是单纯的几篇文章的叠加,简单地进行情节或者人物和比较,学生很容易掌握,而这样的群文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应在几篇课文之间找到切实能促进学生思维提升与发展的“群”点。
例如,在教学必修下小说单元时,《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人》这三篇文章,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环境描写赏析”这一点为教学目标,以“风景的意义”为“群”点让学生自主赏析和讨论,完成前两篇的教学。也可以以讨论“林冲是不是套中人”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完成后两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学情,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群文教学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课外阅读资料。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创新,比如加入一些比较有趣的元素,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将思考、质疑和总结进行有效综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如探讨“林冲是否套中人”这个“群”点时,可以适当补充《水浒传》中招安林冲的一些片段,学生感兴趣,也有助于真正理解林冲这一人物形象。
2.创设群文阅读情景,组织学生共研
部编版教材提倡“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尽可能都有“情境”,既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每个单元的任务提供真实具体的氛围与背景。这个情境可以是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课堂内容所涉及的“语境”。
例如,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戏剧单元,我创设的情境就是学校高一年级将举办一场以“良知与悲悯”为主题的中外经典戏剧会演活动,每个班级都要求参加布展与会演,选出最佳剧组,参加学校公演,校报将出一期戏剧特刊。在这个大情境任务下,通过制作会演展板和宣传画,了解剧本的基本情节与剧中人物关系,初步认识传统戏曲、现代话剧和西方古典戏剧,深化对戏剧这一体裁的认识。研读剧本,欣赏戏剧组织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通过戏剧编排、组织演出等活动,体会戏剧语言的性格化和动作性,深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创造性思维。通过演出,深入理解戏剧作品,在体验角色的基础上把握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通过观看后的评论与创作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对戏剧语言、戏剧人物的认识,体会戏剧的独特魅力。这样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就完成了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
当然,在单篇教学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展开深入学习。在此期间,师生应当共研与之有关的文章,尽可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比如,在讲解第三单元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宋金交战时,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从而创设情景,带动学生的情绪,讓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情感。随后,语文教师应趁热打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学习。教师可利用这首词中“怎一个愁字了得”来设置问题。通过此前观看多媒体,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作者的情感基调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剖析。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如少女时期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婚后的《行香子(草际鸣惊蛩)》。通过阅读可知,少女时期的作品主要描写的是李清照闺阁之中的无忧无虑,婚后的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其与丈夫的志趣相投、琴瑟和谐。经过延伸,学生对李清照的情感变化历程有了详细的了解,这对其掌握教材中的《声声慢》有着极大的帮助。
3.群文与单篇结合进行
群文教学有诸多好处,但也不能单一理解为群文教学就比单篇教学更“高级”,也不是群文教学要一律取代单篇教学,在部编版教材中,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是并存的。
如今的阅读教学已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从“重知识”变成了“重理解”。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时候,应当将群文与单篇相结合,因为群文阅读过程中将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无形之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空间,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比如在学习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时,选择把杜牧的《阿房宫赋》作为经典篇目进行单篇教学,然后将苏洵的《六国论》和贾谊的《过秦论》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选择用1+X的方式,通过对这几篇文章进行比较,学生不仅能够从苏洵所讲的六国破亡的角度认识这几篇文章,还能从杜牧的《阿房宫赋》看到秦朝灭亡的原因。学生将这三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从中发现各自的不同之处,进而可以对文章进行从浅入深的精读,这种方式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学语文群文教学应当以深刻理解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理念与设计意图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寻找符合学生的“群”点、创设教学情境、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相结合几个角度入手,探讨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真正促使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郝玲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S1期。
[2] 王青《“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研究》,《东西南北:教育》2020年第22期。
373250102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