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洋舟 麻小珍
摘 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作为其重要支撑,作用愈加凸显。目前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仍存在师生重视不足、师资结构单一、实践教学薄弱、教学方式陈旧等诸多问题。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教育改革正在逐步开展,应从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双师”队伍、实践与理论并重、推进信息化改革等方面展开,提升知识产权教育助推高职“双创”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1)04-0018-05
Research on Dimensions and Path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Boosting Talent Training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H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Zhejia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ZHANG Yangzhou, MA Xiaozhen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325003, China)
Abstract: With development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dep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ooming vigorousl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as one of its important support, play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cluding insufficient atten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single structure of teachers, weak practical teaching and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Orient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e refor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optimizing the “double teachers” team, fast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romoting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in boosting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ltivation of talents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伴随《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开展创业创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层次,释放大学生的创业活力。2020年2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大学生創业者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大学生创业者67.9万人,比上年增长5.4%。2014年以来,大学生创业规模逐年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1]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联合《中国青年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发现“湖北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四成有过被侵权经历,六成在校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2]可见,大学生创业者普遍存在知识产权认知不足、保护意识薄弱、运用能力不强、风险防范较差等诸多问题,无法与创新创业的内在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相匹配,存在严重短板。
本文旨在针对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带动创新创业效应的评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形成浙江省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带动创新创业效应的关键特征,为浙江省各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研究提供支持。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以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全省47所高职院校中随机抽取11所构成调查样本。数据采集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设计了10个项目作为问卷题目,如表1所示。发出问卷552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使用SPSS22.0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使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结果表明,Cronbach α系数为0.59,根据信度的判断标准,调查问卷属于“较可信”级别。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知识产权的了解情况
表示“了解”的占17.76%,表示“一般”的占38.91%,表示“不了解”的占43.33%。说明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知识产权缺乏基本认知,折射出当前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机制建设滞后、文化氛围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大学生从未学习任何知识产权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更不用谈熟练掌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掌握知识产权的情况
认为“需要”的占58.12%,认为“一般”的占21.34%,认为“不需要”的占20.54%。说明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大学生创业浪潮的兴起,知识产权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知识产权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双创”活力,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层次。
(三)大学生创业哪个阶段会用到知识产权
选择“创业初期”的占47.17%,选择“创业中、后期”的占19.27%,选择“全过程”的占33.56%。说明近一半的学生简单地认为只在大学生“创业初期”阶段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相关应用。实际上,知识产权不仅能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带来独享发明成果、构成技术壁垒、专利技术入股等优势,也能在大学生创业中、后期带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专利质押融资等收益。
(四)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和知识产权教育哪个更重视
回答“更重视创新创业”的占80.56%,回答“更重视知识产权”的占9.40%,回答“差不多”的占10.04%。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学校更加重视“双创”工作。当前各高校创新创业项目遍地开花,知识产权活动举步维艰。以学生竞赛为例,每年各高校大力开展“挑战杯”“职规赛”“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逐步构建了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机制,浓厚的校园“双创”氛围已然形成。相较之下,知识产权竞赛多由各地方知识产权局或各知识产权学院组织,赛事往往级别低、奖励少、影响力弱和含金量不足,致使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均不太关注。
(五)学校开设过几门知识产权课程
答复“3门及以上”的占12.88%,答复“1~2门”的占46.91%,答复“从来没有”的占40.21%。说明总体上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的数量还太少。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知识产权教育课程的大量缺失将严重影响和制约“双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六)校内教师承担知识产权课程教学情况
表示“3人及以上”的占14.11%,表示“1~2人”的占44.46%,表示“从来没有”的占41.43%。自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知识产权学院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高速发展,专利总数量和商标申请量已连续多年蝉联世界榜首,我国正逐步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迈进。但是,在全国约3000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仅有45所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各高校都在面临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难、招聘难、引进难、留住难”的“四难”困境。
(七)是否有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参与知识产权教学
认为“有”的占21.26%,认为“没有”的占67.13%,认为“不清楚”的占11.61%。说明大多数的学校并未重视外聘教师在知识产权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一门横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涵盖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专业教师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实务经验较少,操作能力不强。像司法系统的审案人员、大中型企业的法务人员、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律所的辩护人员、代理机构的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员都具有相当丰富的社会实战经验。若稍加培训,作为一名外聘教师,不仅能够引用最前沿的真实案例,还能提供对口的实习岗位和宝贵的就业机会。
(八)知识产权课程的评价
评价“很好”的占18.74%,评价“一般”的占51.21%,评价“很差”的占30.05%,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知识产权课程的满意度较低。当前大多数高校仅开设“知识产权概论”“知识产权法”等公共选修课供学生作为选修,普遍存在对口教材缺失、课程资源较少、考核指标模糊、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致使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实效性有限。
(九)知识产权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占比情况
选择“理论大于实践”的占59.63%,选择“实践大于理论”的占23.70%,选择“理论与实践均衡”的占16.67%。说明多数学校的知识产权课程主要以“理论课”形式。存在知识产权課程的理论内容多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度等,易造成“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效果。然后,像“专利挖掘”“专利信息利用与分析”“知识产权纠纷与处理”等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往往由于师资短缺、实训场地有限、实训设备不足等原因较少开设。
(十)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信息化水平
回答“较高”的占28.76%,回答“一般”的占51.91%,回答“较低”的占19.33%。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所学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在知识产权教学中,一直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会使课本上的法律法规内容变得更为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动。进一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努力开发教育资源,探索优化教育过程,使教学环节数字化,有助于教学质量稳固提升。
三、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实困境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双创”已進入快速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教育在“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资源匮乏、教学体系缺失等问题仍旧存在。学校缺乏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难以满足“双创”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学生意识薄弱,学校重视不足
调查显示,41.43%的受访学生表示不了解知识产权,80.56%的受访学生觉得学校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20.54%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不需要掌握知识产权知识。各种迹象表明,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多处于萌芽期,鲜有了解知识产权教育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大意义。部分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表现出“不重视、投入少、缺人手、无所谓”态度。个别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认识也存有偏差,片面地认为只有法学专业需要开设知识产权课程,非法学专业学生不必学习知识产权知识,以致于大量“双创”学子无法接受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难以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3]
(二)师资结构单一,教育力量薄弱
数据表明,52.1%的受访学生表示学校没有任何教师进行知识产权教学工作,仅有18.7%的受访学生评价学校识产权课程质量“很好”,67.13%的受访学生回答学校从未聘请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共同参与知识产权教学工作。不难发现,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现有师资难以肩负创新创业教育和知识产权教育的重任。学校往往安排法学专业教师承担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任务,但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经营管理类、理工科类、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知识也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这无疑对知识产权课程讲授教师在知识积累和实务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能够弥补校内教师实务经验不足的外聘教师,也往往由于讲课费低、业务忙、路程远、工作时间不固定等各种原因,难以进行系统、完整地教学。[4]
(三)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实效性有限
统计显示,59.63%的受访学生表示学校知识产权课程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的情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教育具有知识储备多、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工作开展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知识产权课程开设基本以“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概论”等为主,授课内容多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法律制度和责任,罕有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反不正当竞争、专利商标申请与撰写实务、专利信息分析实务、知识产权诉讼实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等实践性课程,难以完全满足不同专业“双创”学子对于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知识与技能的差异化需求。
(四)教学方式守旧,亟待创新改革
结果表明,仅28.76%的受访学生表示学校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信息化水平“较高”。高职院校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任课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方式进行授课,课堂学习气氛苦闷、师生互动较少,学生持续被动接受知识,致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另外,部分任课教师满足于现有的学识,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无法合理和正确地运用信息化手段,难以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动态和新热点。[5]
四、知识产权教育助推高职双创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
需求决定培育,市场决定方向,前瞻决定发展,整合决定力量。高职院校要明确知识产权的教育目标,结合大学生“双创”教育的长远规划,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理实一体化”的三维目标体系。学校领导应正确认识知识产权教育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真正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全过程,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知识产权教育迈上新台阶。[6]
学校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教育宣传普法活动。例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工贸”)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竞赛,将专业课程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深度融合,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强化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创业整体素质。
(二)优化“双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
知识产权是一门典型的实践学科。高职院校要有效引入一批实务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和客座教授,如正规代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地方龙头企业法务总监、知名律所高级合伙人等,既有利于扩充师资力量,又有利于优化师资结构。外聘教师在知识产权教学中可结合亲身经历的专利诉讼案件、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等,为创业学子提供宝贵经验和可行性建议。分析当下“双创”现状,展望未来“双创”趋势。
知识产权也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知识产权专业教师需要掌握理工科类、外语类、法学类等专业知识,并将所学融会贯通。在讲授知识产权课程时有机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创新创业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案例,在潜移默化下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实践与理论并重,通识与个性共融
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课程仍以理论讲授为主,内容形式单一,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学校应大力推进实践改革,积极探索改革发展。一是全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学术交流、普及教育、人才培训等工作;二是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平台作用,使学生们可以深入法院、律所、代理机构、实体企业等单位的真实岗位进行实操训练;三是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学习,浙工贸经常性组织学生参加地方知识产权局承办的“专利申请和保护实务培训班”“专利案件巡回口审现场观摩”等活动,同时也积极开展举办“模拟法庭”“知识产权竞赛”“知识产权科学营”等活动。学校以知识产权学习为纽带,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为该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搭建平台,有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和发展,为形成一支极具竞争力的创业团队奠定一定基础。[7]
根据不同专业“双创”学子对于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知識与技能的差异化需求,学校应当选择开设知识产权普及课程和个性化课程。近五年,面向全体学生,浙工贸先后开设“知识产权法”“法律逻辑学”“知识产权概论”等普及类课程;针对创业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该校选择开设“知识产权案例”“专利运营管理”“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实战类课程。学校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通过差异化教学,引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与能力。[8]
(四)推进信息化改革,共享现代化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知识产权课程教师应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商业秘密与反不正当竞争”课程为例,任课教师可通过超星学习通、网易云课堂等可视化大数据平台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课堂监测,并将班级整体学习结果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分析。通过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常见错例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与实践。学校向创业学子充分展示了现代化、先进性的教学手段,耐心介绍无形创新成果,例如,新制造、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等。阐述了只有当先进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才受法律保护,形成竞争优势。知识产权课程教师可通过中国MOOC、省在线课程联盟、智慧职教、超星等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实现模拟场景实践训练,配合理论教学实现技能训练。以“知识产权模拟法庭”课程为例,依托丰富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运用在线教学软件实现模拟场景实践训练,配合理论教学实现技能训练。
五、结语
我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优势正从制造向设计、研发和创造拓展。以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教育正在逐渐改革。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创新和权利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创业的基本前提,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手段,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庞诗.政策引领大学生创业蓬勃发展(创新茶座)[EB/OL].(2020-02-04)[2021-03-22].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capital.people.com.cn/n1/2020/0204/c405954-31569815.html.
[2] 雷宇.全国首份双创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调查报告发布[J].就业与保障,2017(19):8-10.
[3] 李如霞,马海霞.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助推“双创”人才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5):15-19.
[4] 张武军.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3):175-177.
[5] 刘介明,王雪琪.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17):93-95.
[6] 沈辉,尹志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在创业型大学生培养中的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06):57-59.
[7] 汤凌燕.“双创”背景下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9):121-123.
[8] 王宇红,陈玲,周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域下的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完善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8,42(01):69-73.
(责任编辑:林海春)
37035019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