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资企业通才培养的新路径

2021-03-19 22:30:43徐小舒郭杨莹岳严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徐小舒 郭杨莹 岳严

摘  要:受疫情影响,侨资企业出现回流创业的浪潮,但是面临招工难、用人难和留人难的困境。为培养侨资企业需要的通才,本研究将个人学习环境(PLE)应用于通才培养。但是,要充分发挥个人学习环境的潜能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高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让所有学习者都能公平地享受个性化学习环境的优势,本研究基于宾特里奇(Pintrich)的自主学习理论(SRL),采用ITTO流程模型建设个人学习环境应用框架,旨在用于侨资企业通才培养。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宾特里奇自主学习理论;侨资企业;通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1)04-0081-06

A New Training Path for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Generalist --Pintrich'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Model Guided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XU Xiaoshu, GUO Yangying, YUE Ya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3, China)

Abstract:  Affected by the epidemic,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returned to start businesses, but they are facing difficulties in recruiting, employing, and retaining employe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generalists, whom the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s need,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PLE) to train the future generalists. However, to fully realize the potential of the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learners have to be equipped with sufficient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kil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platform, so that all learners can fairly enjoy its advantages, this study, based on Pintrich'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eory (SRL), used the ITTO process model to develop a system design for PLEs, which would be applied to cultivate the generalists for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s.

Key Words: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Pintrich'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eory;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generalist

一、引言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经济面临巨大压力,传统经营模式也在快速从线下到线上变化,侨资企业也出现回流创业的浪潮。目前侨资企业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60%以上份额[1],然而,由于侨企对国内环境相对陌生,又要打破传统产业壁垒,实施创新经营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动侨资企业发展走上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之路,温州市在“归巢计划”基础上利用“世界温州人”平台,启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和“腾笼换鸟”两把金钥匙,推动侨企走上转型发展。但是,目前很多侨企不仅存在招工难、用人难和留人难等企业普遍常态,而且还面临着跨界交叉人才紧缺的困境。在“三资”企业中,华侨华人投资的占主体。21世纪,在浙江投资创业的侨资企业累计已达3.3万余家,总投资达2 300多亿美元。其中,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万海外温商为此做出了高比重的贡献,温州地区侨资侨属企业曾一度达到2 000多家[2]。侨企的发展前景良好,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和对人才的要求度较高,而高校毕业生在校内所学的知识与掌握的技能不能完全适应侨企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定制的线上培训以培养适应侨企需要的“通才”。侨企的“通才”(Generalist),在纵向上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商业领域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在横向上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审辩思维等综合能力的人才。商业工程学定义了通才的特质,就是具有透视性、相关性、前瞻性和客观性的思维和能力。

二、问题的提出

(一)侨资企业为什么需要通才

21世纪的侨企日益本土化并逐渐全面融入中国经济的脉动之中。在其独特的侨和港的优势加持下,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特征一:侧重侨商科技产业和新型战略性产业(生物制药行业)。特征二:侨商产业聚集区急需人才,如汕头设立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基地,这些侨商产业聚集地涉及多个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海洋等富有活力的都市产业体系。对人才的创新性、相关性、前瞻性和客观性的思维和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水平与要求[3]。加上近几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企业需要保留对外和海外业务,对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培养通才势在必行,但培养国内外视野的通才建设目前还是起步状态。原因之一是目前国内高校国际贸易相关专业培养的外企服务人才,难以充分适应当代侨资企业的用人需求[4],如表1所示的“侨资通才”“外资通才”“合资通才”的差异比较。原因之二是目前企业的培训管理方式主要以专业化培训为主,缺乏综合性创新性的管理能力培养,这使得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研究新的人才发展模式,有利于侨资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培养出具有协调创新思维和适应国内国外发展需要的“通才”。

(二)通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

仅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通才的培养,而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系统(个人学习环境)因其潜在的成本收益而受到了教育组织和企业的极大关注。但是,个人学习环境的应用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自我管理和监控等自主学习核心能力。

企业学习者是否都能充分利用Web 2.0技术(PLE的基础)为教育带来的好处?在技术为中介的学习环境中,特别是在线学习环境,自主学习能力可能对许多学习者构成挑战,因为他们可能因为缺乏即时支持而感到迷失或与社会隔离。研究者们如Cigognini, Pettenati, and Edirisingha [7]认为,学习者需要支持、指导和培训才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因为许多年轻人缺乏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尽管他们擅长将技术用于个人的目的,例如娱乐,但大多数人对技术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知之有限。在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时,应具备促进自主学习(SRL)的策略,从而能够专心、积极地投入学习任务。研究目的在于建设适合侨资企业通才培养的个人学习环境平台,为企业培养跨学科、跨领域、通商业管理的复合型通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

1.商业工程学视角下的“通才”

侨企人才发展模式建设首先要把握好其内涵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其次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兴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努力在新形态教材和教学内容、在线开放课程、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实现突破。实质上,侨企人才发展模式建设需要的是跨专业、国际化、具有较强沟通和技术能力的“通才”。

“教育+工程+商业”的人才培养从知识体系本身着手改革创新,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商业工程学(BE)就是推动侨企人才发展模式教育改革的新起点、新方向、新目标。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BE技术已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城市及港澳地区应用于大量的商业工程学人才的培养及企业服务。目前累计完成培训逾10 000人(高校>5 000人,企业>5 000人)。国外商业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基于当代国际工程教育的改革,主要趋势是强化工程人才的能力教育,它适应了新环境下产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工程教育的新需求。在工程人才教育方面,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不少大学都注重工程对社会的服务,利用工程理论解决现代都市管理和建设问题,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从而使工程教育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建立起以往从未有过的密切联系,导致许多新兴边缘综合性课程的产生,例如商业工程学。“教育+工程+商业”已经成为全球“通才”的培养模式。

2.个人学习环境的定义及特征

2004年,英国教育技术和互用性标准JISC中心(Centre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teroperability Standards, JISC CETIS)组织的一个研究会上正式以一个学术名词提出个人学习环境,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而后出现大量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探讨与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PLE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将PLE视为个人系统、环境、工具和外部服务的集合。PLE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视角出发,一是知识管理的视角,二是技术的视角。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PLE并不代表任何特定的新软件类别,而是一个概念或系统。PLEs可以通过提示学生选择资源和工具来创建、组织和打包学习内容,从而给他们赋能,掌握对自己学习的主动权。从技术角度来看,PLE可被视为一种概念,即学习者使用技术来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资源来促进学习。Stephen Downes[8]认为PLE是“个人学习中心,根据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和兴趣对内容进行重用和重新组合。它是互操作应用程序的集合,是环境而不是系统”。在过去的几年中,个人学习环境发展迅速,个性化学习通过鼓励学生掌管和设计对他们参与可持续学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提高动力和参与度。但是,由于基于Web学习系统的复杂性,学习者可能无法按预期进行独立学习。因此,近几年有研究提出建设个人学习环境的脚手架或指引以协助用户构建PLE实现深度学习。

3.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特征

自主学习理论(SRL)出现在80年代中期,旨在了解学习的认知、元认知、行为、动机以及情感方面。SRL是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设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和环境的特征努力监控、调节和控制其认知、动机和行为[9]。该理论已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理论之一,甚至在数字时代也被视为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10]。文献探讨发现,目前有六种广为人知的SRL模型,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和经验背景,例如Zimmerman[11]的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模型、Boekaerts[12]的适应性学习模型、宾特里奇(Pintrich)[13](2000)的自主学习通用框架等。本研究采用了宾特里奇的自主学习通用框架(2000),因为他的工作首次解决了自主学习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根据宾特里奇(2000)模型,SRL由四阶段组成,具体见表2。

该模型指出了动机在SRL中的作用,并特别关注目标导向以及SRL、动机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罗列了不同阶段中不同领域的概念并将详细说明在不同阶段如何应用SRL。

(二)研究目标

本项目研究目的是基于宾特里奇(2000)自主學习四个阶段的模型,开发一个可操作的PLE系统框架,主要解决“如何应用宾特里奇的自主学习理论模型建设一个系统化的PLE应用框架”以培养侨资企业通才。

四、侨资企业通才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建设

(一)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应用框架

自2016年以来,研究团队基于输入、工具/技术和输出(ITTO)流程模型,建设侨资企业通才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应用框架。其中,输入指过程中要使用的数据/材料;工具/技术可以是方法、模板、软件或专家意见等;产出可以是实现的目标/成果(见图1)。

表2显示了自主学习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四个单元格,这些单元格代表这些不同阶段如何应用于四个不同领域。为了便于解释,我们将以领域为单位,分别阐释ITTO模型在每个领域各个阶段的应用框架,尽管不同的过程和成份之间会有部分重叠(见表3~表6)。

表4至表6详细阐述了ITTO模型下PLE应用框架的内涵,但是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本平台仅实现了表格里的部分功能。

(二)侨资企业通才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功能和特征

侨资企业通才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功能和特性遵循上述PLE应用框架(表3~表6)。例如,在计划阶段,学习者要求在首页中输入个人信息,如动机特征(与能力有关的动机)、个人兴趣、自我效能信念;动机取向和类似稳定的个人特征。同时,他们必须使用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间限度的SMART标准来设定目标,通过复习相关的学习材料激活先验知识,进行自我效能的判断,通过响应系统的反馈实现任务时间的管理。在监控阶段,带有表情符号以检测学习者动机的小型对话窗口和任务截止日期提醒系统可以嵌入平台,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元认知策略和学习进行自我判断。在控制阶段,学习者也试图控制和调节他们的认知、动机、时间和努力及学习环境。可以安装学习分析工具,这将为学习者提供有关学习进度的定期报告。同时,建议设置动机互动机制,例如在视窗弹出鼓舞人心的文字或录音、设置学习徽章或星星作为奖励等。在反思阶段,学习者试图评估他们的学习表现、情感、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学习环境。平台可以提供成绩等级报告和成就归因的建议,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解释他们的学习成果,如图2所示。

(三)个人学习环境平台下侨资企业通才培养的机理

侨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熟悉中国文化和经营,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综合性、创新型的管理能力”,依据成人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理论,侨企人才的培养需要发挥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个人学习环境平台为建构不同行业、领域的学习共同体创造了可能性,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讯,并且依据个人的需求建设个人学习网络,与国内外专业人士通过论坛、供求区等方式分享国内外相关政策、产品、金融等信息、探讨企业面临的困境、共享资源,开展合作等。而平台也将依据用户的学习档案,提供响应式的服务,如推荐相关专业学习资源、推荐相关领域的合作伙伴、提醒相关合作项目意向对接等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四)侨资企业通才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评估

侨资企业通才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评估可以基于平台生成的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报告、学习者的测试成绩、论坛内容、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平台的学习投入等。

五、研究结论和局限

在企业人才培养中将自主学习理论与个人学习环境结合研究的尚数首例。本文针对目前传统的企业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侨资企业需要的通才,提出将个人学习环境引入通才培养,但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个性化平台的学习潜能,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宾特里奇自主学习理论模型,建设一个系统化的、可操作的个人学习环境应用框架。为了更好地运行类似的个人学习环境项目,未来的研究建议先使用ICT成熟度模型在企业和学习者中进行调查,以确保平台的应用性和可持续性。此外,侨资企业通才个人学习环境平台的流程模型中列出的功能和特性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研发,以提高平台的适应性和可及性。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基本侨情调查工作全面展开[N].浙江日报,2013-11-29(03).

[2] 徐华炳,吴颖.扩张与失衡:改革开放以来的温州侨资侨属企业研究[J].八桂侨刊,2015(03):50-56.

[3] 龙登高,李一苇.海外华商投资中国40年:发展脉络、作用与趋势[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04):1-13.

[4] 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27-31.

[5] 刘晶波.“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外资企业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20(03):145-147.

[6] 赵美慧.辽宁省合资企业高技术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分析——以华晨宝马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6):59-61.

[7] CIGOGNINI, MARIA ELISABATTA, MARIA CHIARA PETTENATI, and PALITHA EDIRISINGHA.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kills in Web 2.0-based Learning[J]. Web 2.0-based E-learning: Applying Social Informatics for Tertiary Teaching. IGI Global, 2011:109-127.

[8] STEPHEN DOWNES. E-learning 2.0, E-learn Magazine, https://elearnmag.acm.org/featured.cfm?aid=1104968, Oct. 2005.

[9] PAUL R. PINTRICH.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M].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Academic Press, 2000:451-502.

[10] NUSSBAUMER, ALEXANDER ET AL. Support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Responsive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J].Springer, Cham, 2015:17-48.

[11] BARRY J. ZIMMERMAN. Academic Study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Skill: A Self-regulatory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8 (04): 73-86.

[12] BOEKAERTS, MONIQUE. The Adaptable Learning Process[J].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Behavioral Change, Applied Psychology 1992 (10): 377-397.

[13] PAUL R. PINTRICH.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M].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Academic Press, 2000. 451-502.

(責任编辑:邱开金)

35055019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