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
摘要:本文结合应用微课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对接已有经验,奠定自主学习基础;激发学习兴趣,唤醒自主学习欲望;突破认知难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应用目标引领,强化自主学习导向;实现课后延伸,拓宽自主学习渠道”等方面,谈谈笔者自身的实践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微课 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居于首位,足见其重要性。如果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与探究就不能真正落实。2018年5月,我和几位老师对我校中高年级20个班级,就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习习惯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学习依靠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作业布置,自主学习意识有待激发,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因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常常出现缺漏,故自主学习必然會出现困难;预习和复习没有方向,缺乏指导,自主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我们一直在思索:在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的今天,能不能用信息技术手段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长时间反复思考,最终我们把目光落在了“微课”上。运用微课能够拓展自主学习时空,让学生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学习,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就这一年多的实践,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对接已有经验,奠定自主学习基础
教学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塞灌”。教师要了解学情,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迁移,主动探究。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学生普遍遗忘的内容时,当学生的认知起点与将要探究的内容没能很好地衔接上时,我们可以用微课搭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例1:我校高数组夏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对《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这个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生1:我们研究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哪些内容?
生2:为什么研究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生3:什么是钉子板?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课前老师也了解到,很多同学对于钉子板和多边形方面的内容都不太记得了,所以在研究新知之前,咱们先来看一段微视频,好吗?
教师播放微视频《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赏析:《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探索并发现钉子板上围出的多边形面积的一些规律,在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由于学生对实践课普遍感到陌生,而且很多学生对钉子板、多边形及多边形的面积等概念多有遗忘,加上这一知识点本身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要将与活动有关的知识,如钉子板、多边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等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制成微课在课始播放或者课前预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接下来的探究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自主学习欲望
教育是一门“唤醒”艺术,好的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形象生动的微课,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愿学”和“乐学”成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例2:我校中数组韩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上课伊始,播放一段微视频:碧绿的草地上,小朋友们悠闲、快乐地放着风筝,美丽的花丛中,几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蔚蓝的天空中,不时有飞机飞过……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课末,再次播放微视频,带领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著名建筑、自然景象、剪纸艺术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3:笔者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不了解,记忆不清晰,操作随意,读数总是出错。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心不在焉。对此,笔者特地制作了两节微课补充教学。第一节微课《量角,我来判断》呈现了一些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错误,让学生判断错在哪里。他们对此很感兴趣,细心寻找错误,并思考怎样避免这些错误。待他们基本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后,我播放了第二节微课《量角,我能行》,细致、清晰地示范了量角的过程。动态的演示比干巴巴的讲解更吸引学生,观看这两节微课后,他们用量角器量角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了,跃跃欲试,积极探究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三、突破认知难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期,抽象思维要借助于形象思维逐步实现。因此,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难度较大的操作时,无论是文本语言的抽象描述还是教师的简单讲解,都难以让学生短时间内理解掌握,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且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让他们在不断地探究交流中逐步形成认知,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领悟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4:我校中数组李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大家想不想动手画高呢?
(完成书上“试一试”)
学生自主画高后,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几位学生的作品,在展台上展示交流。
师:你能评价一下这幅作品的画法吗?
生:错了,这画的不是三角形的高。
师:对,画三角形的高,要从三角形底边所对的顶点画起,向底边画垂直线段。
师:这幅作品,你觉得如何?谁来检验他画的高?
生:(用三角尺的直角验证)他画得不垂直,三角尺的直角边和底边没有重合。
教师适时播放《二合一移画高法》微视频。微视频以丰富的实例,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展示了三角形高的画法,学生不难发现:无论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怎样变化,画高的方法都是相同的。这样的微课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了认知的难点,完善了对三角形高的整体认识。
例5: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片段如下。
师:学习了前面的内容,对图形的旋转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图形的旋转有三个要素。
师:如果现在让你画一个旋转后的图形,你认为需要考虑这些要素吗?怎样作旋转后的图形呢?下面让我们边看微视频边思考这些问题,好吗?
教师播放微视频《奇妙的旋转》。
赏析:《图形的旋转》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這节课的内容也是本章节的难点。在过去的教学中,虽然学生能根据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叙述出图形的旋转,但是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因此,在本次教学中,笔者精心制作了一节微课《奇妙的旋转》,向学生动态展示了例题中图形的旋转,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在图形旋转的过程中,只有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其他的点都绕着旋转中心相应地转动。接着,将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用醒目的符号标记出来,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清晰的视觉印象,再结合儿歌和动态演示让学生理解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操作技巧。
四、应用目标引领,强化自主学习导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设计的微课任务单就是一种很好的“预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设计任务单,任务单是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性支架,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路线图,让学生按照指引逐步理解并掌握内容。
例6:我校高数组徐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由于这节课容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若课堂中面面俱到,则突破重难点的时间必然不够。因此,徐老师精心设计了《圆的认识》任务学习单(如图1),配合微课视频让学生预习,课堂中针对疑难点着重研究圆的半径的特征。这样的课前自主学习有指导、有方向,为课堂的合作探究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五、实现课后延伸,拓宽自主学习渠道
微课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借助班级微信群、校园网学科主题社区等家校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观看微课,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自然衔接,拓宽自主学习渠道。但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因此要在家长的督促下观看微课,且学生在课后需要看哪些微课,什么情况下需要观看微课,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指导。通常我们可以将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如《圆的面积》中圆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型,如《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等制成微课,让部分在学习中还有疑惑或复习阶段有遗忘的学生观看。
综上所述,在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微课大有用武之地。巧用微课可以对接学生已有经验,奠定其自主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自主学习欲望;突破认知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目标引领,强化自主学习导向以及实现课后延伸,拓宽自主学习渠道等。而教师要做的便是适时应用微课,让微课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推手”。
参考文献:
[1]费岭峰.课堂的魅力——小学数学活动设计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赖麟,陈代娟.现代教育技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3]肖财姑.利用数学微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J].中学数学月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