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霞
摘要:文章通过对“跳短绳”教学事件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剖析并阐述了任何技能掌握都需要经历“等待”的过程,在实践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启发和等待学生进步,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善于“等待”是体育教学中“量”与“质”互变的基础。
关键词:等待 改变 跳短绳
一、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耐心等待后进的学生,让他们顺应内心需要,自觉自愿地进步。教师等待孩子们自己用眼观察、用心体会,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去思考,这样慢慢用时间浇灌出来的孩子,其心智才能发展得更完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等待。等待是量的积累过程,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的改变。学生成长也是一个量与质互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短也许很长,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耐心等待,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老师“静待花开”。
二、案例描述
那是一年级第一次跳短绳,当同学们拿到短绳,展示自己的跳绳技术时,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能连续跳短绳,只有几个同学连续跳短绳的动作不是那么协调和快速。五颜六色的短绳在同学们愉快的跳动中翩翩飞舞着,我一边巡视一边思考:如何让这些同学协调快速地跳绳呢?
(一)细心呵护,让“不动”变“想动”
有一个学生,他默默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他就是沈琦轩。我问他:“沈琦轩,你怎么不跳呢?”他说:“老师,我不会跳绳哦。”我想,不会跳也不能站着不动啊!怎样让他能积极愉快地学习跳短绳呢?“不会跳绳,我们做个游戏怎么样?”我让他跟我学做动作,接着我在原地做了一个空手摇绳起跳的动作,让他跟着我练,但他的上下肢配合不起来,不是摇得快,就是跳得快,动作极其不协调,他也因自己的落后而很难为情。而此时有几个学生围过来观看,并嘲笑说:“啊!还不会跳绳啊!”“连绳也不会跳啊!”……
沈琦轩听到后很难过,他停下来,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了,一声也不吭,表情特别的沮丧。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集合同学,说:“下面我们来一分钟定时跳比赛,请同学们两个人一组结对,一人跳一人数,三次后看谁的进步最大,我们自己和自己比赛,看谁的态度最积极,练习最刻苦。”同时我对沈琦轩说:“小可爱,来,老师和你结对,我们来比一比谁三次的进步大!”过程中我只要求他空手摇绳同步下肢跳起来就算过一个。慢慢地,他的上下肢配合越来越好,从一分钟十几个,到三十几个,再到五十几个……看到他上下肢能配合起来了,我就请他摇绳跳一个,结果他真跳过去了,虽然他的动作很笨拙,跳得不轻松、不连续,但我很真诚地表扬了他。我认为,我们不應该忽视“技能后进生”的存在,更不应该排斥他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机会来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明白只要有进步就是成功的、优秀的。
(二)适时表扬,让“想动”变“行动”
看到他的进步,我和他协商,请他在同学面前表演,他有点腼腆地说:“张老师,我怕跳不好。”“不会的,别怕,你从不会到会跳绳的进步最大。”我给他打气,然后集合全体同学,“同学们,刚才的练习你们进步了多少呢?”“我跳得更快了,多9个。”“我会新跳法了”……“好,同学们有进步真棒!但有个同学进步最大,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陈迪夫”“潘一行”“李昌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猜的全是平时运动能力强,经常被表扬的同学。“你们全猜错了,他就是你们谁也猜不到的沈琦轩!”我大声说道,接着给他测了一分钟,他跳了7个。看到他能跳绳了,同学们面露吃惊的表情,我说:“此处是不是该有掌声呢?”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结时我也表扬了他的进步 ,把最佳进步奖颁发给了他。
(三)假以时日,让“被动”变“主动”
鼓励的掌声让他获得自信,在以后的课上,他一直在进步着。虽然他和其他学生间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连续跳绳,但我依然表扬了他的进步。跳绳课结束后,我和沈琦轩约定,他继续练习,等学期结束时再给他一次考试机会。我还告诉他要每天坚持且要有目标地练习,要么规定每天的练习总数,要么规定每天的练习频次,要么增加练习的累计时间长度,这样一定会有收获的。期末考试时,他能连续跳短绳了,虽然他的跳绳成绩还不能达到及格标准,但我根据他的进步程度加分,期末成绩由不合格达到良好,同时告诉他如果继续进步,他一定会得优秀的。
三、案例反思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它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在体育教学中,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量的积累,掌握是质变的结果。这个“量”与“质”互变过程需要老师耐心等待。
(一)等待是成长必需“量” 的积累过程
等待,应有时间的积累,更应有空间的拓展。当后进生用许多精彩的瞬间积聚能量,超越自我,甚至赶超优秀生后,我们就尝试打破原有的分层界面,让体育成绩有差距的学生混搭。事实证明,这有利于学生间增进友谊,更能提高同学间的互动效果。这样的结对练习,形成了良性互动。他们交流练习心得,既有技术上的互相切磋,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和练习习惯,又有成绩上的良性竞争,相互追赶,交替超越,最终实现共赢。“生生结对”形成了全班同学相互激励、互有启发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样的相互激励会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自觉锻炼的习惯。而原来先进的学生,在实践中明白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后进”和“先进”的良性竞争会让主动学习的氛围更加浓烈,获得学生思想素质提升与体育技能增强双丰收。让更多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量的积累,让量变的范围更深、更广、更远,不断实现阶段性良性质变,等待新的量变,再实现新的空间突破,新的质的飞跃。
(二)质变是“量” 的积累的必然结果
在体育教学中,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对于一些天生运动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技能时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经历更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比较漫长,老师不能因为他们进步的幅度不大而放弃他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让他们在较长时间的练习中有量的积累,以量的积累换来质的改变,再期待他们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掌握,实现质的飞跃。这对他们不仅是能力的锻炼,而且是自信心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等待过程让师生都发生质的改变
陶行知先生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老师必须从思想上积极动员学生,在技能学习上指导学生用自己适宜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不仅仅在技能上有了“质变”,而且在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上也有质的改变。这个量与质互变的过程是一个积累—改变—再积累—再改变的往复过程。此往复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技能发生质变,学习观发生质变,教师的育人观也发生了质变。此改变非一蹴而就,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等待。等待,是美好的期待,等待的过程需要耐心与指导。有追求的等待,才能渐行渐远,更高更强,让时间等来光明,在等待中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