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光瑾 罗善顺 韩辉 赵超 郭庆峰 李丹 张婧
摘 要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必须加深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促进并养成健康生命的理念。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中,生命教育普遍发展迟缓,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应教育医学生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其岗位胜任力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生命教育的社会氛围,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翻转教学。鼓励学生参加或举办生命教育论坛和辩论赛,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进行生命教育科普,让医学生成为生命教育的学习和传播者。
关键词 生命教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4-0013-02
*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31041190070)
Thinking about life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post- COVID-19 era
QU Guangjin1,2, LUO Shanshun1,2, HAN Hui1,2, ZHAO Chao1,2, GUO Qingfeng3, LI Dan4, ZHANG Jing1,2
(1. First Ward of Geriatrics,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2.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eases, Harbin 150001, China; 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4. CCU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In 2020, the COVID-19 epidemic swept the world, medical students must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death and promote the concept of healthy life because of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generally develops slowly and lacks systematic life education courses. The medical students should be educated to enhance their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enhance their job competency and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to deal with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with the help of new media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life educ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interactive flipped teaching is carried out. th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or hold life education forums and debate competitions and WeChat public account, tiktok and other platforms are used to carry out life educati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o that medical students can become the learners and communicators of life education.
KEY WORDS life education; COVID-19; medical student education
生命教育是1968年美國学者华特士提出的教育理论,是以生命本体为起点、以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和谐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和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1]。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截至2020年8月22日,全球累计死亡病例已超过80万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 311万例[2]。我国由于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截至 2020年9月1日,共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5 06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0 234例,生产生活已逐渐恢复,进入了后疫情时代[3]。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必须加深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促进并养成健康生命的理念。因此,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应以医学生的生命教育为起点,推进生命教育在国内的普及和实践,进而提升整体国民生命素养。
1 我国医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中,生命教育普遍发展迟缓,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医学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生命最为密切的接触者,对生命的敬畏感应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由于我国的医学基础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科研和实践,因此生命教育始终没能得到相应的发展[4]。医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容易导致生命责任感的缺失,有的医学生甚至会表现出自杀、他杀或残害动物等漠视生命的倾向[5]。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远低于国外,现有的生命教育也一直侧重于生命科学,人文生命教育涉及较少,有的教师自身甚至都还未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更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与方法[6]。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生命教育进入国内的时间较短,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对其认识较浅。其次,我国传统的讳死文化无形中排斥了生命教育的发展,无法形成有效的生命教育氛围。最后是生命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日本的生命教育体系倡导及推行余裕教育,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恢复孩子天真烂漫的本性,同时设立自然教室进行身体训练,加深学生对生命过程的理解。欧美生命教育体系融汇了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进行情绪和压力训练,深化生命教育理论[7]。与之相比,我国的生命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相关部门的重视力度不足。现代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缺少挫折经历及逆境磨砺,对于生命的淡漠导致其自主学习和了解生命教育的意识并不强烈[8]。
纵观国内生命教育历程,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最早在医、护类高校实施并逐步推广,课程将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融入到医学课程中,并邀请学者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2003年台湾高雄师范大学首次设置生命教育研究生专业,开始加强师资培育。2004年台湾东海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等课程作为大二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学生需选修伦理、死亡教育等相关课程[9]。大陆地区医学院校仅在近两年开设了舒缓医学课程,武汉等地的大学也有少数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但系统性不强,受众面较窄。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中首次明确提出应重视生命教育,并将生命教育提升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山东省某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并未认识到医学学术的崇高性和作为医学生将要承担的重大责任,部分医学生对待伤人杀人、自残自杀等现象的态度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冷漠[11]。面对我国各地已经出现的“银发浪潮”井喷式医疗需求,生命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
2 医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提示我們,应加强全民生命教育。医学生肩负着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在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尊重生命的教育,使之成为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的事例,全国医护人员陆续驰援湖北,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工作岗位,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正是这些热爱生命、感悟生命、超越生命的鲜活经历给予了医学生们无限的勇气和信心。因此,生命教育是力在当代、功在未来的重要决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2]指出,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医学正进入受信息革命深刻影响的新医学时代,应将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加以整合,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医学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中明确提出,应重视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必定会影响其将来的职业行为,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更令人深刻地意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还应不断提升生命认知水准。
完整的生命链包括优生、优活和优逝,理解和尊重死亡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生命教育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相结合,整合医学专业课程,使生命教育触及学生的灵魂,让其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维护患者生命权益的职责,并对生命意义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3 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的生命教育发展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证实,新冠肺炎病毒将长期与人类共存,这也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建议我国所有高校均应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加强生存教育、死亡教育及情绪压力训练等。日本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展了灾难教育,教导学生掌握在极端灾害中生存的能力[13]。在这次疫情中,大连小伙蒋文强因为下错车被困武汉,但他具有极高的应变能力,主动联系当地医院申请成为志愿者,负责新冠肺炎病房的保洁工作,既为抗疫工作贡献了力量,也成功地解决了自身生存困境的难题。这个事例提示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后疫情时期,我国仍面临着新冠肺炎输入及散发病例风险,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容易接触到新冠病毒,应教育医学生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其岗位胜任力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14]。
其次要创新生命教育实训体系,加强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生命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严肃问题,利用生命的不可重复性将共情效应融入到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立德树人。例如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模拟家人去世的场景及志愿者服务,学会如何进行人道主义关怀,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忧伤情绪。组织学生参观ICU病房、产科、老年科、养老院和殡仪馆等场所[15-16],让学生思考死亡的意义。通过倾听患者叙述、关注曾被忽视的情感需求以达到与患者共情的目的,使患者得到良好的就医体验。
此外,还应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生命教育的社会氛围,例如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在线课程的推广,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翻转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或组织生命教育论坛和辩论赛,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进行生命教育科普,让医学生成为生命教育的学习和传播者,在此过程中体会不同的生命角色,感悟生命情感。
参考文献
[1] 杰·唐纳·华特士. 生命教育: 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 林莺, 译. 2版.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62-68.
[2] 搜狐网. 全球疫情简报丨全球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过80万例 印度确诊破300万例[EB/OL]. (2020-08-24)[2020-09-06]. https://www.sohu.com/a/414582096_117351.
[3] 武汉生活网. 2020年9月1日我国新冠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疫情情况[EB/OL]. (2020-09-02)[2020-09-06]. http:// www.wuhan.com/xinwen/52847.html.
[4] 杨晓玲, 李雨昕, 罗珊. 生命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的SWOT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37(19): 5-8.
[5] 朱慧, 刘群英. 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6(2): 1-4.
[6] 戴品怡, 林虹, 赵彦飞, 等. 生命教育融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路径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 32(9): 1217-1221.
[7] 晖峻淑子. 富裕的省思 德国与日本的比较[M]. 安治业,译. 台北: 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4: 1-58.
[8] 何永华, 庞伟毅, 王程强, 等. 談医学生的生命教育[J]. 科教导刊, 2015, (3): 40-41.
[9] 张华, 张宗新. 台湾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6): 78-80.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 OL]. (2010-07-29)[2020-09-06]. 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11] 闫迎春. 高等医学院校生命教育与团学活动结合的实践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37(22): 65-68.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 OL]. (2016-10-25)[2020-09-06]. http://www.gov.cn/ 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13] 郑晓华, 李晓培. 日本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课程, 2020, (3): 114-120.
[14] 吴瑛, 虞贞凤, 程丽伟, 等. 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J]. 上海医药, 2020, 41(8): 3-4; 12.
[15] 刘翠, 徐玉梅.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医学生生命观融渗式教育探讨[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 31(10): 1254-1257.
[16] 苏元元. 自媒体时代医学生心理体验式生命教育研究[J].高教研究, 2018, 36(17):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