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吴桂萍
牙列缺损(缺失)会影响患者咀嚼、辅助发音的功能、美观以及口颌系统的健康,一般采用单颗种植义齿或者种植桥进行修复,然而牙拔除后牙槽嵴在宽度、高度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萎缩[1],不利于种植体植入,尤其在前牙区由于唇侧骨板菲薄,使得种植体植入后唇侧暴露较多,则影响后期的美观修复。引导骨再生技术(GTR)是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与结蹄组织在根面生长,并在膜与根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引导牙周膜细胞的生长分化,在根面建立新的附着[2],可为后期的根尖病灶清除、种植植入奠定良好的基础。异种骨组织提取的无机骨与人骨十分接近,组织相容性和吸收性良好,抗原性低,具有刺激骨再生及修复能力,以Bio-Oss 骨胶原为代表[3]。浓缩生长因子(CGF)是由Saccol首先提出的由自体静脉血分离制备而成的血小板浓缩物,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及良好的粘性。本研究拟探讨CGF 联合Bio-Oss骨胶原对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杭州口腔医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4 例,纳入标准:(1)锥形束CT(CBCT)检查示上前牙单颗牙唇侧骨缺损;(2)符合种植牙适应证;(3)临床资料齐全,均获得随访;(4)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期服用补钙剂或影响骨吸收的药物;(2)口腔卫生差,或有长期吸烟、酗酒史者;(3)免疫或凝血功能异常者;(4)妊娠哺乳期女性;(5)合并严重心、肝及肺等重要器官组织损害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男19 例,女13例;年龄24~56岁,平均(38.6±7.3)岁;病因为龋病14 例,牙周病6 例,外伤10 例,其他2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2例;年龄23 ~54 岁,平均(38.4±7.1)岁;病因为龋病13 例,牙周病5 例,外伤11例,其他3 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及设备 Medifuge 离心加速机及Roundup 混拌机均由意大利Silfradent(塞法登特)生产。Bio-Oss 骨胶原来自Geistlich Pharma AG 瑞士盖氏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Geistlich Bio-Oss ,由90%的无机松质骨和10%的猪胶原结合而成。Xive 种植体、器械盒及所属工具(Ffiadent 公司,德国)。
1.2.2 CGF的制备 术前1d清晨采集10ml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注入涂有二氧化硅颗粒的无菌离心管,切勿摇动,立即放入Medifuge(Silfraden,意大利)离心加速机中,设定CGF 程序(加速30 s,2 700 r/min离心2min,2400r/min 离心4min,2700r/min离心4 min,3 000 r/min 离心3 min,减速36 s至停止)后开始离心,离心12min后,可见试管中血液分为3 层(最上层为血清,中间为纤维蛋白层即CGF层,底层为红细胞及血小板),将血清分离,剪去红细胞层,储存剩余CGF。
1.2.3 手术方法 种植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及缺牙区颌骨情况的检查,如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口腔黏膜有无红肿,邻近牙的牙周情况。术前针对周围牙齿根尖炎症病灶区进行治疗。局部麻醉下在缺牙区牙槽嵴顶处切开,翻瓣暴露缺损处,完全清除肉芽组织,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止血后,对照组将Bio-Oss 骨胶原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部位,观察组将制备好的CGF 与Bio-Oss 骨胶原均匀填入骨腔,按照德国Xive 种植系统进行种植体植入操作。确定种植体稳定后,对位缝合软组织,术后采用0.12%洗必泰溶液漱口,连续使用抗生素2 ~3d,1 周左右拆线。每隔3 个月复诊。
1.3 观察指标(1)骨密度、新生骨厚度:采用CBCT及其自带的EasyDent 软件对两组拟种植区和种植体末端1 mm处近中、远中、颊侧、腭侧处的骨密度(术前及术后6 个月)和新生骨厚度(术后3及6 个月)进行测量,每张牙片均由同一名医生操作,反复测量5 次,计算平均值。术前及术后6 个月采用牙龈指数(GI)及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评价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2)术后6 个月评价两组修复效果[4],分显效、有效及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术前及术后6 个月比较两组口腔健康影响度量表评分(OHIP-14 评分)[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骨密度及新生骨厚度比较 术前两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 个月两组骨密度均高于术前(t≥20.56,均P <0.05)。两组术后6 个月新生骨厚度明显高于术后3 个月(t≥12.63,均P <0.05);术后3及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与新生骨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牙周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GI及S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 个月两组GI 及SBI 均明显低于术前(t≥26.65,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2。
2.3 修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修复显效14 例,有效16 例,无效2 例,修复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修复显效5例,有效18 例,无效9 例,修复有效率71.88%(23/32);观察组修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74,P <0.05)。
2.4 OHIP-14 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前OHIP-14 评分为(33.72±3.48)分,术后6个月为(15.69±2.76)分;对照组分别为(34.25±3.37)分及(26.43±2.91)分。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P >0.05),术后6 个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15.14,P <0.05)。
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分为拔牙操作导致的骨壁缺损、根端囊肿或肉芽组织导致的骨缺损等,若放任拔牙窝自然愈合有可能存在牙槽窝愈合不理想或牙槽嵴进一步吸收的风险,容易造成软组织萎缩、种植体不稳定,增加了新骨重建难度,也影响美学效果。临床可通过骨替代材料进行拔牙窝填充或胶原膜覆盖加以解决。
表1 两组骨密度及新生骨厚度的比较
表2 两组牙周情况的比较
CGF是由意大利Saccol首先研发的一种由血液制取的生长因子的浓缩物。CGF 在PRP、PRF 前两代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生长因子成分种类更多,浓度更高,黏性更强[6]。CGF 中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速骨组织愈合[7]。Bio-Oss 是一种先进的人工骨填充材料,主要成分为从牛骨中提取的无机盐,可用于口腔骨缺损的增量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及6 个月,观察组骨密度与新生骨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表明CGF 联合Bio-Oss 骨胶原可有效促进新骨形成和增加骨密度,与邵贝贝等[8]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术后6 个月两组GI 及SBI 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 <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修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应用CGF 联合Bio-Oss 骨胶原可有效改善牙龈牙周状况并促进骨缺损修复。原因多与CGF 离心处理后留下许多关键生长因子和纤维细胞,它们可刺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新生血管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诱导牙周组织的再生,其在体内作用时间长,修复稳定性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OHIP-14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CGF联合Bio-Oss骨胶原进行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有助于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CGF 联合Bio-Oss 骨胶原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效果肯定,可增加骨密度和新生骨量,改善牙周状况,提高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