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量的估计是“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但实践中估算教学却不容乐观。我们在明晰问题根源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情境中实际运用,感受“估”的价值;数据中巧妙设伏,唤醒“估”的需要;穿插中灵活渗透,掌握“估”的方法;优化中提倡多样,体验“估”的乐趣——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感受估算价值,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关键词:低段;估算;有效性;探索
一、 引言
估算能力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估算”时,却发现存在诸多不容乐观的“假估算”,即学生因为估算意识淡薄等种种原因,估算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进行的“先算后估”“以猜代估”“为估而估”等“有估算之名、无估算之实”的估算。
针对低段估算教学中出现的不容乐观现象,我们在明晰问题根源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旨在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感受估算解决问题的便捷、有效,体验估算的价值与意义,学习估算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估算意识与初步的估算技能。
二、 情境中实际运用,感受“估”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估算教学要结合“具体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估算。因此,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有效情境,在形象、可感的情境中充分认识并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
(一)创设生活中的应用情境,感受估算的实用价值
低段学生生活经历少、生活经验缺乏,缺少对估算价值的切身体验、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努力创设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生活应用情境,将估算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关联。
如估算到农贸市场购物需要的钱;估计生日聚会的费用;3千克鸡蛋大约能称几个;上学时,估计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教室大约有多高等。在日常生活常常会碰到类似质量、数量或长度的估算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在没有必要或暂时没有办法得到准确数值时,估算就有了“用武之地”。
引导学生置身熟悉的场景,有利于学生主动将估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切实感受到估算并不遥远,重塑学生对估算的认识,感受到估算的便捷,从而在内心深处接受估算。
(二)创设数学中的应用情境,体验估算的监控价值
估算是数据的简化,在算法上具有一定的检验功能。教师应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学生发挥估算的检验功能,借助合适的估算方法对笔算进行预测或验算。以从中感受估算的简化思想,体验“估算”的监控价值。
如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借助判断题形式创设了一个应用情境(大屏幕显示9个算式):“哪几个算式的得数比40大?谁能不经过计算就做出判断?”
解决此类问题大多不需要准确地计算,只需估算就能判断。因此,学生大多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了估算,并且很快就做出了正确判断,有效激发了学生“估算”的兴趣和欲望。
三、 微调中巧用数据,唤醒“估”的需要
需要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内在机制。学生不接受“估算”,很多时候就是没有产生“用估算”的需要。实践证明,通过提供模糊数据、增加精算难度,反而利于学生体会估算的优越性,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估算的需要。
(一)数据模糊处理
如果学生原有的计算水平高于题目的要求,依据学生的知识起点而言,再进行“伪估算”意义不大,也无法显现估算的价值与意义,“内心产生估算的需要”也就无从说起。因此,有效的练习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例题:“电话机358元,吹风机218元,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我将数据稍做改动:“电话机300多元,吹风机218元,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并且进一步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策略思考:“现在你手上有700元钱,你觉得够吗?”面对练习中的模糊数据“300多元”,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有了充足的发散空间。
这样在数据上做文章,提供不确定数据信息,让孩子们发现不能精确计算,用估算的方法也能解决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感受了估算的优越性,在问题解决中丰富了估算策略,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有益尝试。
(二)难度适当提升
“估算”在一年级有过简单的渗透教学,学生对其只有模糊的表象。再者,我们的学生习惯于精算,也善于精算。而简单利用教师权威强行进行估算,学生就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增加精算难度,创设适宜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估算的需要。
如学习估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28+19+32+15大约等于多少?
“哇,好难!”面对明显高出自己计算水平的难题,教室里一片叫苦声。教师适时提醒:“好像不需要我们算出准确得数哦!”马上有学生心领神会:“看作30+20+30+20,大约是100。”也有学生说:“看作30+20+30+10,大约是90。”……
案例中的难题,让学生深有体会:如果不需要准确计算,估算最方便。精算难度的提高,让学生和已有的知识产生矛盾冲突,在点拨中启发学生用估算解决新问题。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内心估算的需要。
四、 穿插中灵活渗透,掌握“估”的方法
估算中,如果方法不当,将会直接影响估算的功能。估算方法虽多,却有章可循。因此,教師应系统梳理各册教材中的估算内容,有的放矢地将估算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其中,以引领学生科学掌握估算方法。
(一)设计数学活动学估“量”
估量是指对一个比较大(小)或复杂的数量(如:一箱鸡蛋的个数、一本书的页数、一袋绿豆的数量)进行估计。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教师应设计相关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分割或者分类的方法,在单量的基础上估计,构建大数概念,掌握量化估计法。
如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师提出疑问:“1000粒绿豆究竟有多少呢?”学生被“1000”这个大数给镇住了,一时找不着北。教师适时点拨:“我们可以采用估计的方法,允许有一点误差。”有学生马上想到:“先数出10堆10粒的,这就是100粒。这样数10个100粒就是1000粒。”进而又有学生接上了:“把100粒绿豆装在一个量杯里,再用这个量杯装同样满的10次大约就是1000粒。”估算让问题迎刃而解,大约1000粒的一堆绿豆很快出现在大家眼前。
这里的1000粒绿豆,并不是一个准确的量,也是一种估算,凭借单量来估计较大的数量。活动不仅让学生对“1000”的大小有了直观感知,更重要的是,领略了量化估计的魅力,为以后的较大数量的估算奠定了基础。
(二)依托数学经验学估“测”
低段学生空间理解能力弱,物体长度、重量等方面的估算有一定困難。因此,在计量单位的学习中,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确“1个单位量”的概念,加深对物体长度、重量等概念理解,激活、积累相关生活经验,以建构起估测的参照与支架。
如练习“一辆公共汽车在公路上行驶20米,用了( ) A. 1小时 B. 1分钟 C. 1秒”,教师引导学生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公共汽车1小时大约行驶35千米”,然后学生来推理分析解决问题。
给学生一个估的“支点”,学生就会进行简单的推算,不至于瞎猜。之后再让学生估计“学校的旗杆有多高?老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就会尝试着自己寻找熟悉的事物为参照来判断了。
五、 优化中提倡多样,体验“估”的乐趣
学习估算的最终目的在于合理选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践中,教师应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估算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运用中积累经验,在丰富的体验、反思中习得策略,感受估算的乐趣。
(一)展现思路,关注估算过程
由于已有经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估算方法的选择也必然不同。实际运用中,教师应肯定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估算思路,在交流表达中清晰思路,在比较优化中掌握方法。
如练习“女生2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50本书够吗?”
生1:29加18等于47,够了。
生2:把29看作30,加18等于48,够了。
师:哦,你不用准确计算就判断出来了。
生3:把29看作30,18看作20等于50,也是够的。
师:你把它们都看作整十数,是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
只要思路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在合理范围内发散思维。如案例所述,在教师肯定的引领下,学生敢说、肯说,展现自己的估算思路,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体验“估算”多样化策略带来的乐趣。
(二)科学评价,感受多样策略
估算的结果并非离精确值越接近越好,而在于估算的过程是否合理。不同的学生会选用不同的估算方法、策略,由此得到的结果当然也可能不一致。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都要予以肯定。因此,教师的评价应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估算方法。
如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的一个情境练习:读二年级的浩浩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动物园,售票处写着:成人34元,儿童17元,100元钱买门票够吗?
生1:40+40=80(元)80+17=97(元),100元够了。(把成人票看成40元。)
生2:30+30+20=80(元),100元够了。(把成人票看成30元,儿童票看成20元。)
生3:40+40+20=100(元),100元够了。(把成人票看成40元,儿童票看成20元。)
生4:35+35=70(元),70+17=87(元),100元够了。(把34元看成35元。)
生5:100元钱买两张成人票后大约还剩30元,足够买一张儿童票了。
此时,教师并不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更没有将精确值作为评判依据来判断估算方法的优劣,而是予以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在宽松的氛围中交汇、碰撞,估算意识与能力则在思维碰撞中不断巩固、提升。
六、 结语
综上所述,估算既是一种技能、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形式丰富的实践运用中反思、总结、提升,感受估算的价值与意义,激发运用估算的主动性,提高估算能力,最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任燕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