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军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1)
随着电子科技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群体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低龄化,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大多都是由于颈椎退变所引起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耳鸣、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等。目前临床上没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特效药,同时由于手术治疗风险较大、花费成本较高、疗效不佳等原因,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般选择比较保守、简单、安全性较高的中医疗法[1-2]。本研究旨在探讨观察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96例。纳入标准:(1)经医学影像学检查确诊;(2)有椎基底动脉缺血症或曾有猝倒病史;(3)交感神经症状较为明显;(4)中医诊断为气虚淤血证型;(5)患者同意,且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1)合并脊髓型或神经根型有明显手术适应证;(2)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3)年龄<30岁;(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5)认知、精神严重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中,女性23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为(58.65±3.46)岁,平均病程为(2.81±0.65)年;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为(58.10±3.59)岁,平均病程为(2.86±0.54)年。2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行基础对症治疗,如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饮食控制等。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由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31020622)治疗,每天1次,每次10mg。观察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具体药物有:黄芪 45g、党参 30g、炒白术 12g、茯苓30g、薏苡仁 30g、陈皮 15g、升麻 12g、防风 12g、桂枝 10g、当归12g、白芍 24g、炒桃仁 12g、红花 10g、川芎 15g、丹参 24g、川牛膝 12g、葛根 24g、炒酸枣仁 30g、焦山楂 15g、麸炒神曲 15g、炙甘草 6g。每天1 剂, 用400ml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2组患者均连续服用3个月,中途不可自行停药或随意增减药量。
3 观察指标:(1)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2)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头痛评分情况,分数为0-6分,分数越高,表明眩晕、头痛症状越严重。(3)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指标情况,通过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颅内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以及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
4 疗效评价: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1个月内未复发,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显效: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减轻,偶尔头晕,休息后可缓解,1个月内有复发;有效:眩晕等症状部分缓解,1周内有复发,仍然需要继续治疗;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有加重趋势者。
6 结果
6.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48,%)
6.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头痛症状评分情况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的眩晕、头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头痛、眩晕评分都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6.3 2组患者超声指标情况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上升,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情况比较
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常规药物治疗中,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氟桂利嗪胶囊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但其疗效持续性欠缺,治疗效果一般。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范畴中属于“眩晕”,病位在脑窍,证属本虚标实,临床以气虚血瘀证多见[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有内、外之分,内因在于机体正气不足,主要与职业(长期伏案工作、低头,坐姿不端等)、年龄、体质相关,外因主要是外伤、慢性劳损、药物以及外感风寒湿邪所致,身体内部原本就气血不足或脏腑虚损,从而导致卫外不固,加之风寒湿邪入侵,外伤劳损等诱因,致使气血运行障碍,气血瘀滞不能到达脑窍,大脑缺血从而产生眩晕、头痛等症状。
陈泽涛[4]等人主张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益气活血为原则,遣方用药注重健脾补气,活血化瘀。汤方中重用黄芪,补益气血、补气生津,促进气血、津液的分布、输送,同时又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5];当归、党参益气养血;丹参、当归配葛根,活血通络;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上行头目可以止痛,又可中开郁结疏肝利气;桃仁、红花、当归共同作用可活血化瘀、瘀去新生,起通经止痛的作用[6]。众多药物联合使用,可直达病所,行补气、活血、化瘀、调气、生新之效。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9.58%,对照组为72.92%,表明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疗效更为显著。头痛、眩晕是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眩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能够活血通络、祛痰逐瘀,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肌肉紧张程度,恢复椎动脉的供血,使头痛、眩晕的症状得以缓解。颅内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可导致血流速度变慢,红细胞聚集,血流运行不畅造成淤积,从而患者会出现耳鸣、恶心等症状,2组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都有上升,主要与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能够改善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有关,与相关研究一致[7]。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能够有效缓解气虚淤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头痛、眩晕,增加颅内动脉血流速度,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