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问题及路径探析

2021-03-16 03:56冯德学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冯德学

摘要:产教融合是现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职业教学区别与我国其他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学生的职业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产教并将产教与教学课堂进行相互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整体提升。也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产教融合的真正教学意义。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问题及路径做出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探析

分类号:G633.6

随着社会结构的升级与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要求。所以学校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现状以及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要将产教融合与现在的教学课堂相互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技能时也要不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水平,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中等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1、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

针对现在的教学状况来看,学校在进行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时,受到的法律保护比较薄弱,虽然国家法律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根据现在的实施情况来看,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促使校企合作的过程发展也不是很顺利,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当然也不仅仅是法律的不完善导致的,还有很多因素,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首先就要先将法律完善起来[1]。在通过法律的完善一步步整改其他问题,从而使产教融合在校企合作中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

2、企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参与程度不高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度以及兴趣通常都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稳定性不高并且知识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企业如果接纳他们让他们进行学习时所要承担的风险系数比较高。因为前期企业要花费时间以及精力去培养。但是学生可能浮动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跳槽或者辞职等现象。二是学校在校企合作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可能会付诸东流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就导致企业所要承受的风险程度太大,也就造成在校企合作时,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以及不是很高涨。

3、学生的社会能力有所欠缺

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自始至终都有所偏差,过于偏向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从而降低了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也就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产教融合也就不能正确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当中去。这也就是产教融合起不到相应的发展需求以及发展作用。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学校要有效地利用身边资源将其进行整合优化,以便促进产教融合可以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问题的解决策略

1、建立相关政策,提升企业参与度

中等职业的产教融合需要企业的参与和积极配合,更加需要一定的相关政策进行扶持。所以学校在产教融合这块要将企业作为整个教学发展的主体,学校要想办法激起企业对于合作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注重校企合作的意识,并且要大力支持[2]。为了校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政府可以派遣相关人员对合作的校企进行走访询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调查走访的结果将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整合,并且根据双方合作时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以及解决方案,确保双方可以在法律的约束下双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障。为了加强政府对于双方合作的支持程度,还可以为其出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等的可以让双方感受到这件事情是对的,让双方有合作下去的动力,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的主动性与合理性。

2、加强教师的专业性

要想真正意义上加深产教融合,学校首先就必须根据知识产教的相应制度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以及管理制度。只有教学制度以及教学体系完善了,产教融合才能在教育中起到带头促进作用[3]。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是目前学校应该注重研究的选题之一。首先针对教师的教资水平,学校要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根据教师个人不同的特点以及教学优势,学校可以为教师打造专属于他们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让教师进行探究和学习。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专门让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对专业知识或者实战技能进行提升,学校也要根据教师专业技能和表现为教师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结合奖惩制度可以提高教师之间的积极性以及竞争力,可以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性以及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实现校校、校企合作,促进资源最优配置,建设产教融合平台

在新时期的教学影响下,产教的融合应该注重将政府的政策以及其他院校的教学力量进行统一融合。这样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意义。学校还要与企业之间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共赢,学校要根据相关专业去找适应的企业进行合作教学,这样学生在企业中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去找到适合自己实习的工作。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专业人士的带动以及熏陶,促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和改善。可以让自己的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得到升华和学以致用。学校也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沟通。这样双方之间有好的教学方式甚至于可以促进产教融合的方案就可以进行相互的切磋互动,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秀教学方案。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学校在加强产教融合时要注意建立多元化的溝通平台。就比如人才库、设备库、科技成果库等一系列设备体系。可以很好地很好地将信息技术与知识产教进行相互融合,这样学校在培育人才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人才并且可以很及时地善用人才。这对于提升人才的整体素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也为日后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在我国教育学中有着一定的推动和辅助作用。教师如果可以正确运用产教融合,可以很好地很好地为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水平。教师在培养学生进步的同时还要注重将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在日后的校企合作中,学生也可以发挥真正的实践水平,促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晓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探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0):135-136.

[2]林俊标,林振昺,宋业繄.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0(8):24-28.

[3]范芬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问题及路径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00(001):248.

2843501186214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