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丁
摘要: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独立地形成一个形象或构想出一个新的形象的能力。简而言之,它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是学生创造力的种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此外,目前我们应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培养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学龄早期,你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的主体地位,利用好情境,尽量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想象能力;培养
一、使用文本的文本插图激发想象力
学生的教材插图和文字常常在一起,形成一幅学习拼音,看图片学习单词和句子,看图片学习课文,看看图片说话等等。我依靠文字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片,多看多想,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尽量让插图动起来。例如,教授《雪中小画家》,引导学生依靠文字,借助图片的帮助,想象動物们快乐玩耍的场景,说出别的“小画家”。吗?他们画什么?这不仅扩展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训练了孩子的想象力。根据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孩子在课堂上的态度和心理活动。通过这种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教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学生想象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思考,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联想的方式。具体方法有:相似联想,即从某一方面事物的特征去想与其他事物相似的东西。例如,戈壁沙漠中屹立的白杨树与边疆建设者联系在一起;雪地里的梅花,让人联想到顽强的革命者等等。把这些联想的方法教给学生,至少给他们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方法和想法。
拓展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也离不开假设。事件可以有多种方式,故事可以有多种结局。教师要善于假设课文内容的延伸,平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中,主人公桑娜死后毫不犹豫地把邻居西蒙的孩子带回家,让他们无人抚养,生活将会如何改变,有哪些可能性?讨论无疑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想象力。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或写出来,为故事的继续收尾,不仅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也开拓了同学们的思维。
三、有感情的朗读,激发想象力
语文教学应多读少说。引导阅读,不仅要从阅读技巧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要大声朗读来表达思想感情。在教《荷花》的时候,我通过动情的朗读朗读全文的优美声调,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那么多荷花,一朵接一朵。”“他们长得什么样?我忽然觉得自己像一朵荷花,一身白衣,站在阳光下。“像个芙蓉仙子,告诉所有人你身边发生了什么?一些学生说:我听到岸上的声音。有的说:我听见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莲花啊!让我再给他们一个快乐的舞蹈吧!荷花与风少女共舞,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惊人的。
四、运用延伸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想象力
语文知识和教科书知识都与生命和科学密切相关。利用这种联系,延伸相关知识,激发学生进行相关联想和想象,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用自己的体毛变出无数的小悟空,从此,人类就有了克隆的幻想。学习课文《孙悟空出世》时,主题是“如果我能克隆”。有的学生想克隆人类的翅膀来减轻交通的压力;有的想克隆树木、河流、新鲜空气来改善地球的环境;有些人想克隆人体器官,减轻病人的痛苦……谁能说在这样丰富的想象力中不会有什么新发现呢?通过写更多的故事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对想象力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可以漫游在想象的世界。在新世纪的今天,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文本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爱国美丽的熏育,拓展想象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五、抓住文本中的空白,丰富想象力
好文笔就像书法。有时它是密闭的,有时它是稀疏的。作者常常故意不把意思讲清楚,故意留下“空白”,让读者猜测,或因为表达需要,省略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空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创造性的智力去填补这些“空白”;添加鲜艳的颜色。例如《雪孩子》一节课,雪孩子是如何拯救小白兔而没有直接的表达,给学生们留下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片空白,启发学生们去想象,练习说话,感受雪孩子的勇气和善良。
六、引导模仿,拓展想象空间
课本上有许多儿歌,生动活泼,学生可以在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想象。例如《倾听,秋天的声音》一课,以课文为例进行模仿写作的训练,同学们想到的火花很容易就被磨光了,其效果让我惊喜。例如:听秋的声音,柳树弯下腰脱去旧衣服,那“哗啦,哗啦”的声音是送去冬天的电报。秋天的声音,在孩子们的眼里,在树林里,在果园里,在农民们的粮仓里,在每一次丰收的喜悦里!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的回忆闪回成创造性的、发散性的表达,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想象的帮助下迸发出绚丽的光芒。
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让孩子进行创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想象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结合成新的形象,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到成长的喜悦。班上的孩子写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如我是一只小鸟,我多么希望我有一对翅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思维驰骋的天空。但想象力必须建立在物质和情感的基础上,才充满活力,才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这就要求老师要适当、合理、科学的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并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骆舒洪.有效教学的理念、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07,(5).
【2】《新课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章娣.谈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J].宁夏教育,1999,(Z2).
(河南省驻马店实验小学 河南 驻马 店市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