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香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方式的不同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思达”教学法;问题解决;应用策略
“读思达”教学法是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更多方面,在不断的方法优化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应用“读思达”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的意义
“读思达”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有效的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基本步骤来帮助教师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这是一种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还处于没有完全开拓的状态,知识积累和学习经验的限制,导致有些学生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理解、分析、探究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在课程改革的驱动下,教师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在更加深层次、高效率的教学方式中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其在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1. 阅读
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重要的方式,也是学习数学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拥有了阅读能力,才能通过有效的阅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2. 思考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思考。尤其是数学学科,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并且能够通过不断思考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3. 表达
表达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有效的知识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加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的策略
1. 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和解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首先,不仅要能滿足教学的需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其次,阅读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通过阅读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公式等,形成自己的理解;最后,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数学教学的环境中,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五年级下册“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在教学前与学生做如下猜谜游戏:你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不需要计算立刻就能够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2,3,5整除。学生听到教师这么说都表示不相信,于是融入课堂的情境氛围中,纷纷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数字,教师很快就回答了,并且指导学生通过计算来一一验证答案的准确性。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教师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被教师的这项本领所吸引,而教师就在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中进行接下来的数学知识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阅读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环境中,吸收更多的数学知识。
2. 利用逆向思维,加强学生的思考
思考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所在。而阅读是否有所收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一定的思考能力。思考是一个需要动脑的过程,将自己在生活中、课堂上所看见的、听见的事物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教学。所谓正向思维,就是能够按照日常的活动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而逆向思维是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思考。逆向思维方式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复杂的问题利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时,很多学生都会被提取公因数难住,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让学生集中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寻找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利用乘积的形式进行逆向思维,通过有效的转换,运用乘法公式使运算变得更加简单。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能够使学生一步一步地通过分析转换原有的学习思维,在不断的分析、思考中理解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3.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近几年,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被逐渐应用于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就是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中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不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好表达能力,在学习中也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表达中形成学习自信,从而更好地去学习、分析、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与其他学生相互合作和沟通中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认识,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数学学习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于不理解的知识,在教师讲解时能够有效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不但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在不断的沟通与讨论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见解,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在高效的课堂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邹安琪,章勤琼. 项目驱动,让数学问题解决更具生命力: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与启示[J]. 小学数学教师,2020(1).
[2]孙其英. 以终为始: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中的实践[J]. 小学教学参考,2020(8).
[3]赵丽娜. 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绘本的应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20(6).
[4]何美贵. 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1).
[5]乔丽芳. 小学数学课中解决问题策略的核心思路分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