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地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经过不懈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一、充分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我校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充分利用课堂渠道及班队会及各种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办学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必须考虑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
校园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中寓于现代,科学中蕴含人文。通过学校建筑物造型、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设置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的点睛之笔。我们要坚持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科学精神为基础”的方针,按照“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思路,构建学校的育人环境。利用活动建设来丰富活跃校园文化,坚持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时事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加强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利用校广播电台、宣传栏、壁报栏、校园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文学、艺术、心理等文化讲座和法制、安全、交通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校园内到处都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爱我校园、美我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先进文化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样,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艺术教育和教学工作在学校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除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灌输艺术知识外,还积极利用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成舞蹈、合唱、礼仪、演讲、技能等文艺队。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成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氛围中,无论是对学生演员,学生观众都是一种宣传和教育熏陶和感染。
另外,为发挥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及特长,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写作水平。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在学校领导和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办校刊、校报等,学生们通过写作,既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又能抒发自己的情怀,交流思想。
四、加强法制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经常利用班队会、主题校会等形式,邀请司法人员进校做法制报告,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广大学生提高知法、守法、用法意识。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广大学生在我校健康成长。
五、强调以人为本,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的发展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诚信品德、法制意识、国际观念、民族情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合作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等。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总是引领着地区文化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从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坚持人本思想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建设人本民主和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坚持科学和人文的不断整合,建设三级课程有机结合、机制创新的课程文化,坚持师德与师风并行,建设严谨、善诱、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坚持自由与合作统一,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是以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团结合作,乐于争鸣的文明氛围为出发点和归宿,而精神文化的核心也不是名言警句,而是名言警句的生成过程和良好氛围的形成过程。它体现于学校各成员的各种行为和现象之中,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长期发展的物质、制度、文化和行为的积淀,是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滴滴点点,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所以,应该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让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交流中相融,让不同观点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让不同种类的文化在沟通中趋同,真正成为从事文化的傳承、积累和创新的地方,成为思想与思想交流、情感与情感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心灵家园。
37675019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