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03-12 04:32叶丹萍
全科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监护病原菌病房

叶丹萍

医院感染是临床诊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指病人在院内获得性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因其病情危重、胎龄小、体重较低及免疫力低下,需进行多次侵入性操作,极易引发医院感染。有研究显示,医院感染会导致新生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及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并且对新生儿长期神经发育造成严重影响[2]。医院是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病原菌耐药性较强,新生儿医院感染治疗难度较大,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已成为全世界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3]。有研究显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常包括内在危险因素和外在危险因素,这两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4]。另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医院感染存在着较大的区域性差异,我国中南部地区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东部、北部,其波动值为0.96%~11.68%[5]。新生儿是一特殊群体,新生儿感染涉及因素较多、管理难度较大且危害程度较广,因此应掌握医院新生儿感染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查找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明确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6]。为此,本研究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提高临床对医院感染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4例,女222例;住院时间10~18(13.49±1.37)d;出生体重:<1 500 g 117例,1 500~2 500 g 151例,>2 500 g 218例;胎龄:≤30周116例,31~36周165例,≥37周205例。

1.2 研究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临床病历及各项检查报告,收集入选对象医院感染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及喂养方式等信息。

1.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7]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6]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数据,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没有感染症状且不处于潜伏期内,入住48 h后发生感染或检查出新的病原菌则判定为医院感染。

1.4 病原学检测[8]由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将采集的各种病原学标本在细菌室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细菌培养呈阳性标本采取VITEK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独立样本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显示,486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7例(5.56%),其中发生肺部感染8例(29.63%),发生血液感染6例(22.22%),发生皮肤感染6例(22.22%),发生口腔感染5例(18.52%),发生结膜感染2例(7.41%)。

2.2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在发生医院感染的27例患儿中共检测出7种病原菌共计3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株(22.86%),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7.14%),铜绿假单胞菌5株(14.29%),鲍曼不动杆菌5株(14.29%),肺炎链球菌3株(8.57%),大肠埃希菌5株(14.29%),酵母菌3株(8.57%)。

2.3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1。

表1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例

2.4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将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羊水污染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详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

表3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各器官和系统发育尚不完整,对于外界病菌侵犯抵抗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医院环境中,致病菌较为集中,导致新生儿极易发生医院感染[9]。随着围产期护理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医院成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以收治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情危重的新生儿科室[10]。但新生儿治疗期间会由于各种侵入性操作,极易给新生儿机体造成损伤,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11]。有研究显示,造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感染,同时也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瓶颈[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486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7例(5.56%),其中发生肺部感染8例(29.63%),发生血液感染6例(22.22%),发生皮肤感染6例(22.22%),发生口腔感染5例(18.52%),发生结膜感染2例(7.41%);在发生医院感染的27例患儿中,共计检测出7种病原菌共计3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株(22.86%),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7.14%),铜绿假单胞菌5株(14.29%),鲍曼不动杆菌5株(14.29%),肺炎链球菌3株(8.57%),大肠埃希菌5株(14.29%),酵母菌3株(8.57%),此结果与邱潇等[13-14]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羊水污染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此研究结果与张红等[15-16]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出生体重较低的新生儿器官发育不成熟、皮肤黏膜屏障隔离功能较弱、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能力低,而长时间的肠外营养摄取及侵入性操作,极易诱发病原菌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17]。有研究显示,体重低于1 500 g的新生儿是发生菌血症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尽早建立胃肠道营养措施,及时维护肠道正常微生态平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8]。住院时间过长会增加新生儿接触各种医疗器械操作,接触医院环境时间较长,同时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相对封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病原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和繁殖条件[19]。因此新生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频繁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吸痰及呼吸机使用等,会使新生儿血液内的血清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等小分子蛋白极易吸附和沉积于导管表面,形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细菌会沿导管表面迁移生长和繁殖,引发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20]。为此,应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证,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及次数,加强口腔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羊水污染是由于未经过产道的挤压,而导致呼吸道羊水含量较高,且羊水中的各种残留会对新生儿呼吸道产生刺激,出现缺氧症状或发生误吸,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21]。

综上所述,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羊水污染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为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应严格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根据新生儿细菌敏感性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尽可能缩短各类侵入性操作,增加胃肠道营养,缩短住院时间,及时进行早预防、早处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改善新生儿预后。

猜你喜欢
监护病原菌病房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