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峰,刘 于,汪 晖
新入职护士从学校进入医院工作,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角色的转变、人际关系的变化、知识及能力的储备不足等,在临床工作中可能出现转型冲击,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1-3],可能导致离职和转行[4],很多新入职护士的心理问题和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均没有被管理者发现[5]。而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相关[6]。社会支持是在社会生存环境下,个体得到来自社会各方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或援助[7]。应对方式是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及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精神状态采取的措施,应对方式将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7]。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新入职护士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的培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医院护理人才队伍稳定和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护理服务需求。
1.1 研究对象 2017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入职1年内的应届护士521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人,女510人;年龄20~29岁,平均23.3岁;文化程度:专科44人,本科458人,硕士19人;婚姻状况:未婚511人,已婚10人;独生子女123人,非独生子女398人。
1.2 调查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该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最终学历、是否独生子女、毕业院校等。②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解亚宁[8]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Cronbach′s 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78。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此量表由肖水源[9]编制,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总量表及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6、0.849、0.825、0.833,表明量表信度较高。
1.3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与2所医院护理部门管理者取得调查许可,并对相关调研员3人进行统一培训,集中召集新入职护士或新入职护士培训学习时调查,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调研员负责问卷的现场发放、填写范式指导和疑问解答。1 h后回收,保证填写质量。本研究发放问卷591份,回收有效问卷521份,有效回收率88.1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表1 新入职护士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情况(n=521) 单位:分
表2 新入职护士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n=521) 单位:分
表3 不同情况下新入职护士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不同人口学特征新入职护士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 单位:分
3.1 新入职护士应对方式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521名新入职护士积极应对总分为(23.42±5.29)分,积极应对分量表的平均分为(1.95±0.44)分,高于全国常模[10],消极应对总得分为(8.06±4.41)分,其分量表的平均分为(1.01±0.55)分,低于全国常模[10]。说明本研究中大部分新入职护士在转型期间能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入职护士是否是独生子女、科室是否有带教老师、科室氛围及毕业院校不同,其应对能力不同。
本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新入职护士其积极应对能力较非独生子女差。可能由于独生子女被父母过度庇护,面对压力应对能力差。本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带教老师的新入职护士其积极应对能力较有带教老师差。带教老师能指导新入职护士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培养新入职护士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尽快适应新环境,减轻压力。良好的科室气氛使新入职护士能获得较多的同事支持,积极应对能力较强。在消极应对方式上,本研究结果显示毕业院校为985或211院校、所在科室氛围差的新入职护士消极应对得分较高。毕业院校为985或211重点院校的新入职护士可能对自己期望较高,且医院护理管理者对其期望和要求较高,当护理知识准备不充分时极易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加重[11],对应对方式产生不同水平的影响,相较于低学历者更易发生离职[12]。对新入职护士来说工作科室氛围差,与其他同事有冲突、缺乏社会支持等会使其感受到心理压力,难以避免会采用消极的方式面对压力。
3.2 新入职护士社会支持现状 本研究中新入职护士社会支持的总分为(34.71±6.19)分,与廖玉联等[13]对低年资护士社会支持水平处于中下状态一致,较苏雅芳等[14]的研究中护士社会支持得分为(42.51±7.14分)低,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对象为新入职护士,工作时间短,经验缺乏,人际关系紧张,其社会支持来源较少[15],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足。林丽珍[16]认为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其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本研究也发现,不同婚姻状况、转科频率、毕业院校、科室氛围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新入职护士,其社会支持水平不同。
本研究结果显示,已婚新入职护士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上得分较高,说明在社会支持中已婚新入职护士来自家庭支撑的较多,而未婚新入职护士的家庭支持主要来源于父母,但是本研究对象大多数是外地人,与父母分开居住,难免会有孤独的体验,感受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比较多[17]。本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新入职护士在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得分较低,与谷岩梅等[18]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由于独生子女特殊家庭和生活背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相同的应激源情况下产生压力程度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转1次科室的新入职护士在主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得分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护士在相同时间的临床实践下,轮转过的科室越多,接触的临床知识技能和对技能运用的能力越强,能感受到更多的外界资源并充分利用,越能增加新入职护士对护理实践的信心。新入职护士在科室氛围良好的情况下所获得和感受到的社会资源较多,可以增加其总体幸福感、职业认同感、提高工作满意度。而科室氛围差的情况下新入职护士可能得到科室同事支持较少,直接影响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19]。
于明峰等[6]认为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水平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新入职护士在转型期间多能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但社会支持水平不高。护士应对方式对其职业压力具有较大影响[20],有学者认为护理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为护士提供社会支持的能力是重点[21],作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低年资护士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促进心理健康,营造轻松和谐的执业环境[22],使其快速地适应新环境及角色的改变,充分发挥最大潜能,提升留职意愿。并建立合理科室轮转计划,对新入职护士的个人工作能力动态进行评估,结合科室需求及个人发展为其制订轮转计划。实施导师带教制,为每位新入职护士配备1名资深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两者一起接受护理实践训练,开展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和临床研究讨论,指导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对新入职护士提供专业支持和心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