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话语议题与实践路径

2021-03-12 14:09高策 祁峰
出版广角 2021年24期
关键词:攻坚世界

高策 祁峰

【摘 要】实打实的脱贫攻坚成绩是我们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内核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向世界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深厚文化滋养。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要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贡献,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政治优势;要深入挖掘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素材,采用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表述方式,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向世界介绍中国脱贫攻坚经验。

【关  键  词】中国故事;脱贫攻坚;国际话语权;扶贫

【作者单位】高策,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祁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研究”(21YJA7100

28)阶段性成果;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托项目“感悟辉煌成就 再筑美好未来”(L19WTB028)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4.009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1]。精彩的故事能化抽象逻辑為生动情节,化宏观理论为可感案例,更好地激发受众共鸣,在对外传播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有利于增强中国在脱贫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基本条件

1.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实践基础

故事不是凭空建构出来的,伟大的故事总是有一个伟大的实践样本,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就是我们向世界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向贫困发起总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2020年底我国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

世界各国都在与贫困做斗争,但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这么多人脱贫,成就是实打实的,这是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基础。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必要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让全世界知道我们党是怎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这一历史性成就的,这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对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认识至关重要。

2.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内核支撑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1]讲故事是在呈现事实的同时,以事实表象为切口剖析深层原因,用故事讲道理、析理论,在引起对方共鸣的同时,阐释故事背后的逻辑规律和深刻道理,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实质上是讲清楚中国取得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与贫困做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成功和成熟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党中央建立了责任体系、工作体系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提供了内核支撑,是阐释当代中国脱贫攻坚丰富实践的框架。

3.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文化根基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天下”意识、“大同”观念和“共享”精神。先秦诸子百家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兼爱天下”的思想,倡导“有力者疾以助人”“有余以奉天下”,彰显了中国先贤矜贫救厄、心系天下的崇高心志和大爱情怀。

近代以来,康有为主张建立“全世界人皆平等,无爵位之殊,无舆服之异,无仪从之别”的大同社会。孙中山先生把“使世界渐趋于大同”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国大同”和“世界大同”付出了毕生心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构建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观念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因此,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将中国减贫的有效经验分享给世界,不仅是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逻辑延伸,是中国作为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求兴天下之利”的发展诉求,也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新时代为人类发展贡献东方智慧的方式。

二、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话语议题

1.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什么贡献、还要做出什么贡献”[1]。从理论上看,中国对脱贫攻坚的探索拓展了人类反贫困的思路,丰富了世界减贫理论。贫困治理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不少国家也尝试了很多年,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扶贫理论,如抑制人口增长理论、涓滴效应理论等,但目前国际社会还没有一个被实践检验能取得全面成功的系统性反贫困理论。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实践上看,中国对绝对贫困的消除具有世界级的样本意义,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在14亿人、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中进行的历史性实践。中国根据贫困地区特点因时、因势、因地制宜,探索了多种可复制、易推广的科学扶贫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扶贫工作,为各国的贫困治理提供了实践样板。

2.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

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治理贫困,但贫困一直都是人类社会难以摆脱的顽疾。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的脱贫攻坚经验概括为:“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2]党的领导和统筹指挥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压实了脱贫攻坚责任,激发了强大的扶贫动能;坚持政府在扶贫开发投入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金融资金等参与脱贫攻坚,为扶贫减贫工作了提供资金保障;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让各方力量各司其职、各展其长汇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尊重贫困对象主体地位,组织和支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斗志和勇气,通过“智志”双扶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就是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根据不同类型的贫困分类施策、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中国脱贫攻坚经验是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3.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脱贫攻坚引航掌舵,各部门和地方按照党中央的指令和调度发挥各自的职能和效用,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汇聚起了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的政治优势,就是向世界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实践路径

1.立足中国脱贫攻坚现实,挖掘中国好故事素材

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挖掘脱贫攻坚故事的原则是什么?

其一,要注重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信息是对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最大挑战。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多元的传播主体和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让信息传播错综复杂。好的脱贫攻坚故事必须保证事件的真实性、精准性,这是真实再现中国脱贫攻坚实践,分享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公信力的现实需要。因此,要注重将脱贫攻坚故事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阐释中国脱贫攻坚实例。

其二,要注重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实用性。要从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等不同主题中挖掘典型减贫事迹,立体呈现中国的扶贫模式和经验做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贫困治理方案。

其三,要注重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多样性。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脱贫英雄的故事,也要講普通百姓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中国脱贫攻坚风貌。

2.实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国际表达

有了中国故事的好素材,还要用国外受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来讲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力度,强化哲学社会科学使命担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高质量话语的生产基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清自身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人类共通意义的脱贫攻坚话语体系,增强中国脱贫攻坚话语的国际张力。

其二,细分受众圈层,实现中国声音本土化表达。要深入研究受众的习惯和特点,用国外读者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

其三,找准情感支点,激发情感共鸣。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要善于使用全球受众都能够理解的“移情性”叙事话语,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表现人类最普遍、最基本的感情,引发受众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

3.培育多元话语主体,凝聚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宣传力量

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要发挥多元传播主体的作用。党和政府是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引路人,要构建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国际传播大格局。媒体是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直观深刻说道理,灵活多样讲故事”的传播优势,建立和完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合作和联动机制,探索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人民群众是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主要力量,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和见证者。外国友人是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重要力量,通过他们准确、客观、全面地报道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可以让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国际传播更加多元有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EB/OL]. (2017-02-23)[2021-11-12].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223/c117092-29102457.html.

猜你喜欢
攻坚世界
画好脱贫攻坚图 决战脱贫奔小康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
脱贫攻坚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