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共生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1-03-11 00:40刘余于超
天府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刘余 于超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就如何促进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共生共长进行探讨,从而实现教育共赢。

关键词:共生课堂;师生共生共长;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共生课堂的内涵

“共生”原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共生理念指主张将不同类型的事物通过有效合理的组合,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出: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师生共享教育美好的主阵地。

在小学数学共生课堂中,课堂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共生课堂中共生共长,师生共同经历对数学知识火热的思考与探究,课堂上有“真”的知识点拨,有“善”的德行启迪,有“美”的心灵和艺术的熏陶。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抓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用心倾听,关注方法、尊重差异,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共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一线数学教师深入课堂,钻研教材,挖掘数学内涵及蕴含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既可以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共生课堂

1.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共生课堂的数学学习中,课堂氛围应该是自然和谐的,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自然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感觉是幸福安全的。安全:就是无障碍,无伤害,想说,敢说,会说。想问,敢问,会问。幸福:就是创设愿意学,喜欢学,会学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教师的职业情感在学生的幸福成长过程中得到升华。

2.开展真实“有感”的探究活动。

在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直观事物出发,让学生去经历思考的过程,从中领会和感悟数学思想,并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教学中,要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借助学具摸一摸、摆一摆、捆一捆、量一量、比一比等,对数学概念、计算算理等建立深刻的理解。课后,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学习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元角分等知识,在教学中,把学习知识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感知、感受和经历、体验,变“死知识”为“活知识”。

3.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数学共生课堂的结果与过程自然也是共生,学习结果的好坏不能仅凭一张试卷上的分数评价,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在一朝一夕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介入”,让学生某方面能力有“锤炼”的机会。如上课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能力,要求学生听老师、其他同学的方法与自己的想法是否相同,有什么不同,反思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充或纠正。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学生能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取而代之,学生质疑的问题、小组内争议的问题不要忽视,组织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展开探究。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共生课堂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也要共生。教学时,充分挖掘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数学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严密的逻辑性、直观性、抽象性、合理性等特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能扩大数学知识网络的广度,还能延伸数学方法体系的长度和拓展数学思想的深度。如“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操作验证、得出结论”的是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我在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节课时,在探索莫比乌斯带的特征时,鼓励同学们猜一猜,有几个面,有几条边?同学们观察以后大胆猜想、交流想法。在二、三、四等分莫比乌斯带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猜猜剪完以后可能得到什么图形,学生大胆猜想,各抒己见。验证莫比乌斯带只有一个面时,学生选择用手指滑过,或者用笔涂,我鼓励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并进行选择。在二、三、四等分莫比乌斯带后验证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对纸环进行涂色,留下痕迹,再判断是否是莫比乌斯带。在真正的动手操作验证之后,学生得出结论。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说过:“数学好玩。”学生如果喜欢学习数学,觉得数学好玩,就更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数学共生课堂中,创设学生感兴趣或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加做数学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如在学统计图时,设计学生亲自栽蒜苗、量蒜苗、做好记录进行分析的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拓展,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如在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时,利用微课动态呈现莫比乌斯带一条边的特征,它的由来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多感官参与,感受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可以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开展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一笔画、数独、汉诺塔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动力。

三、共生课堂:让师生共生共长

在小学数学共生课堂中,就是要实现师生两大主体和谐共生发展。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时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创新,思考时,能够深入问题的本质;听别人发言时,能够把握他人的意见核心;在完成相关练习时,能够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在探究活动中,能与学习伙伴围绕学习内容合作交流;在交流活动中,能够体现方法多样化,能进行自我反思。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大家积极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或惊讶,也成为课堂中一个个悦耳的音符。这样的课堂,孩子是喜欢的,每个孩子在共生课堂中喜欢数学、会学数学、会用数学,又能促进各种能力的提升。

2.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教师不再唱“独角戏”,也不再枯燥重复,课堂生成活灵活现,为了让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学游刃有余,教师也养成了研究的习惯。教师的内源性成长动力,促进教师不断追求卓越,提升学识素养。以前,教师备课的时候基本是以备教材为主,现在,教师们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刻领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认真钻研教材,深刻挖掘其文化价值,教师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在备好教材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备学生,要具备足够的预设能力。这样,教师不仅在教,还在研,在反思,教师每一节课都在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够用心倾听,关注学生的生成,能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学生共同经历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数学共生课堂的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因此,在数学共生课堂的生态系统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也得到专业发展,教师变得专业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如此循环往复,师生共生共长,永无止境,实现教育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1 作者:佐藤学

[2]《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3 作者:冯卫东

[3]《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实践的基本途径》,《华夏教师》2018年第10期 作者:郑碧,石羡

[4]《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 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10期作者:郭大为

[5]《小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學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42期 作者: 贺社明

[6]《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 作者:张勇,王忠华

[7]《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作者:张勇,王忠华

[8]《构建共生课堂 实现互助成长》《教研:教研前沿》,2015.9 作者:曹新

[9]《“共生课堂”实现“共同生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4 作者:杨晓翔

318750033825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