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

2021-03-11 23:37吴美娟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数学史渗透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史是数学发展的过程,其中包含的知识与数学定理和解题技巧密切相关,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因此可以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从丰富教师知识储备开始,将数学史合理融入课堂,并逐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数学史

引言:

数学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学科,也是现代划分的理科,因为其在升学应试考试中的分值和地位,因此广大教师对于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教学非常重视,但是对于数学史的渗透则比较疏忽,甚至有很多教师对于数学史都知之甚少。数学史按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数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数学家及其感人的事迹,以及很多现代人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定律的总结都经历了很不易的过程,这些内容都是数学史的范畴。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作用

在现如今的教育体系下,对于数学史的穿插教学重视不够。首先是从教材的编写上面较少涉及,其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不会专门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而只会与课标相联系,讲授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而学生自身又因为学习的压力和作业的负担,在课下也没有去搜集和探索的意识。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于数学这样比较枯燥的学科,在课上时间一长就容易会出现状态不佳的情况,这时如果穿插一些历史性的内容作为调节,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更好的推进。同时,很多数学家的故事都蕴含着励志和坚毅的品格,比如很多数学家小时候数学学习并不好,但是在后来实现了逆袭,并把名字永远的刻在了数学史上,这对于现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一种激励。而且数学家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不畏艰苦,勇敢追求真理的精神更值得学生从小领悟和学习,而这种精神的具备也是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和应试中能够取得好结果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

(一)教师重视数学史的学习,丰富自身知识

上文提到,因为课标和应试教育的要求,教师往往对于数学史的关注较少,所以很多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本来就不足,再加上备课的时候没有意识专门去进行一些材料的搜索和学习。因此,很多教师对于数学史都知之甚少,自然没有办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因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因此想要做到教学当中渗透数学史,首先教师就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并根据每节课的情况搜索相关的资料来进行专门的准备和补充,这是数学史渗透教学的前提。教师首先要有相关的意识,树立自身的终身学习理念,在平时注意数学史知识的积累,因为历史以时间为线贯穿,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是有所联系的,因此教师要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不能完全依靠課前的简单资料搜索。同时,教师本身的学习也能够起到榜样作用,让学生进行效仿学习。

(二)利用数学史进行引题,激起学生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一个章节的引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在第一时间给了学生感性的认知,而这种认知直接影响到学生后面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可以寻找多种形式的引题,而数学史的渗透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发挥作用,因为数学故事比数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国古代有一本重要的数学著作名叫《孙子算经》,里面包含着用算筹表示的各种加减乘除方法以及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教师可以以这本书作为开题,讲解这本书的历史地位以及成书前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前世今生。苏教版小学课本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计算的现代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的成就之后,对于如今的算法产生一种好奇,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纵深扩展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众所周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以时间线为基础,那是因为时间轴线可以贯穿整个历史学习的脉络,而数学史作为数学发展的历史,其中的每个分支和领域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先后顺序和难易程度都广泛作为了现代教科书编写的依据。而小学生学习的内容比较基础涉及到知识的也比较浅,所以很多小学生学习会没有目的性,因为并不知道当下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作用,因此这个时候渗透数学史,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明确的认知。比如统计学是数学很重要的分支学科,而统计学诞生于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即运用实际资料对数字重量、尺度等统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从而奠定了当今统计学的基础。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这个内容,教师在进行这部分讲解时可以纵向扩展,引入上文当中提到的统计学来源的知识以及其在数学学科当中的地位,让学生明确此时的学习的作用和目的。

(四)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解数学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史的渗透是数学教学的一部分,而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要进行数学史的渗透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逐渐形成主动了解扩展的习惯。因此数学史在教学中的这种渗透在小学阶段开始进行是最为适宜的,因为小学生对于所学学科都处在一种未知的状态,非常容易受影响,而学习习惯上又尚未形成,这个时候的渗透有利于让学生从小就具备相关的意识,从而更容易养成稳定的习惯。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功课,将数学史相关内容合理融入课堂中,也要在课堂上留有悬念,在课后布置任务,从而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史的学习。

综合来说,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的范围和着眼点不能仅仅放在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上面,一些历史知识的补充以及对学生精神塑造和培养有益的人文主义内容也应该渗透到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刘丽凌. 谈小学数学的数学史渗透[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6):45-46.

[2]黄骁. 探讨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44):268-268.

作者简介:吴美娟(1978.06-)女,汉,江苏江阴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数学教学方向

3436500338207

猜你喜欢
数学史渗透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