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培养

2021-03-11 21:17谭启光
天府数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谭启光

摘要: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且重要的,并且一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往往影响着他的处事方法与行为,因此,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是势在必行。小学数学教育的提升离不开数学教师的指导,通过提升数学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运算技能,为以后学数学打下基础。本文针对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培养展开研究,意在使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运算技能

引言:

众所周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进步离不开熟练地运用运算技能,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改革以后的重中之重,毕竟运算技能能够很好的反应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很好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小学生的运算技能呢?我认为,首先需要专业的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并理解运算的技巧所在,并且去探寻最快捷的运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专业老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的运算技能来进行讨论。

1.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重要性

运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计算是数学知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掌握运算的法则与技巧属于基本的数学能力。并且对于数学来说,是否具备过关的运算能力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标准。因为数学问题最终的结果都是需要解题思路、步骤和清晰的运算来获得的,并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感知不够明确、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逻辑不够清晰,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导致运算过程繁琐、运算结果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掌握运算技巧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技能的培养策略

2.1打好知识基础

孩子们在刚接触运算时是并不能够熟练运用的,因此需要老师带领孩子打好知识基础,先学会各种数学公式、运算法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复习,熟练掌握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以后再增设难度。比如说,在学习未知数的部分时,一开始学习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能够熟练运用简单的方程式解决问题以后,再去学习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式,打好简单方程式的基础,再去学习难度更高的工程式跟直接学习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式相比,很明显前者能够更加容易掌握,这就是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另外,老师一开始不要要求学生运算的速度,算得快不是目的,得到正确的答案才是目的,因此要教导学生对运算要有耐心,并且也要不断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出错,要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也是具有价值的,有了错误才能够更好的改进。也可以让孩子们准备一个专门记录错题的笔记本,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再来回顾一遍错题本上的内容,能够让已掌握知识得到更好地巩固。

2.2增设数学情境,合理运用运算技能

数学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运算技能能够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更多便利。而所谓的数学情境就是在特定的数学环境中,不仅需要运用运算技能,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知识储备来完成的事情。其中被选择较多的就是生活体验法。

生活体验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或者遇到的数学问题和在生活中碰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结合起来。比如说,在学习角的部分时,老师就会拿课桌、墙角来让学生认识直角,这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去理解数学。因此,生活体验法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2.3鼓励多元化算法,开发多样运算技能

通常来说,数学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得到答案的办法并不是唯一的。这种多元化的解题方法往往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尝试提出新思路,并且能够采用自己的办法去完成论证。

比如以下这道题:

五年级的同学喜欢吃苹果、香蕉、西瓜的人数比是5:3:2,喜欢吃苹果的学生数量比喜欢吃香蕉的学生数量要多38人,那么五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

在课堂上会有学生提出可以用方程式来解决,设五年级一共有X个人,那么喜欢吃苹果的学生就是(5/10)X,喜欢吃香蕉的学生数量是(3/10)X,因此可以得到(5/10)X-(3/10)X=38,则(1/5)X=38,X=38×5=190人,答案就是五年级一共有190人。这时还有学生认为不需要设置未知数,通过算术就能够得到答案,即38÷(5-3)×(5+3+2)=38÷2×10=190人,答案同样也是190人。

面对两种算法,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老师在夸赞孩子算法多样的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讨论哪一种办法更加简便,选择最优化的方案,从而能够准确快速的得到答案,并且孩子们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也是掌握运算技能的体现。

2.4开展小组合作,提高运算效率

数学学习难免枯燥,并且班级内学生的程度各不相同,如何能够有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达到整体进步的效果呢,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在班级中分设小组,各个小组之间尽量保证实力均衡,每当老师布置完问题之后,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和组内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最后得到最满意的方案。以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引发思考,敢于在集体中展现自我,还能够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最后,老师可以让每个组的学生来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细化介绍解题过程和思路,并且在最后老师要着重强调正确的运算法则和答案,保证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协作以后,能够抓住重点,掌握运算的步骤与技巧,达到提高运算效率的目的。

3.结语

教学发展的脚步是永不停歇的,我们应跟随着社会的发展来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小学数学的课程运行。在这过程中,可以摒弃限制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要注重提升运算能力能够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打好坚固的知识基础、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运用多元化的运算方法以及开展小组合作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提升学生善于运用运算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我们培养学生运算技巧的目标在小学数学的课程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黃昌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问题的教学策略[J].速读(下旬),2018,(11):206.

[2]樊翠萍.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方法的教学[J].吉林教育,2010,():62.

[3]陈明玉.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89.

[4]楼幸子.小学数学应用性问题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6):53-55.

[5]陈江.浅谈小学数学计算策略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8):30.

3529501908204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