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本土文化融入大班幼儿爱家乡归属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1-03-10 20:17黄素婷
教育界·A 2021年1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爱家乡归属感

黄素婷

【摘要】充分利用福州传统文化资源,开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实践活动,不但能提升儿童在家乡环境中的学习能力、感受力,而且能让孩子们在熟悉并感知自己家乡文化的同时,热爱家乡文化,传承家乡文化。在自我人文素养的培养上,通过与文化资源契合的融合学习渠道,将活动空间合理拓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爱国爱乡又爱家。

【关键词】本土文化;爱家乡;归属感;实践

一、前言

借助福州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融入,拓宽有关大班幼儿的合理教育途径,让本土文化的教育内涵与实际的大班幼儿各项活动相结合,不仅可以让本土文化资源与横纵双向的活动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大班幼儿内心爱家乡的积极情感,而且可以让幼儿自主自发传承福州本土传统文化的情感思想在不知不觉的文化渗透中合理地建立并发展起来,形成对家乡的归属感。

二、福州本土文化资源对幼儿园教学的意义

(一)课程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本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形成并不断积淀完善且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的文明总和。家乡福州特有的传统本土文化悠久长远,不仅包含底蕴浓厚的文化辅助教育资源,而且在与班级各项活动融合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特有氛围的园本课程艺术文化。如教师将与乡土民情相关的文化内容与课程学习进行结合,渗透在生动有趣的各项活动中,不仅让幼儿的学习思维跳脱出特有的班级活动空间限制,而且可以在实际的游戏启导中,带领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感知走进自然,亲身接触家乡文化内涵,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实现福州本土文化与幼儿活动实践的有效融合。现实中幼儿许多体验活动被各种室内环境占据,无法深入感知自己成长的环境。教师通过开放性的文化教育渗透活动,打造特色化体验活动,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融入本地文化资源,让幼儿对家乡有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二)利于建设特色化幼儿园文化

将福州本土文化资源作为主要的活动拓展资源纳入大班幼儿学习实践中,在长期的文化融合启导下,也可以建设出特色化的幼儿园教育文化。以福州特有的传统文化节日“拗九节”在大班幼儿节日活动中的渗透为例,教师借助该节日的独特性,以“甜甜的拗九”为主题展开实践制作活动,不仅可以将特色课程融合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而且便于教师根据幼儿园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差异的幼儿进行不同层级教学目标制定的规划。如教师根据大班幼儿实际,在具象的文化融合实践中,跳过最为简单的规则讲解与注意力诱导集中环节,直接以契合大班幼儿成长步调的活动节奏,在节日活动中带领幼儿生动实践,积极探索。长此以往,幼儿园融合家乡本土文化展开综合幼儿教育的园本课程结构将逐渐完善,也可以逐步催生出独有园区文化,让园本特色课程的建设更加突出,本土文化融合教育的品位更加明显,形成独特的教育气质。

三、福州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融合

(一)在幼儿活动環境的创设中融入本土文化

教育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隐性资源。教师通过对班级活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渗透。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环境创设纳入实际的活动课程体系,带动幼儿参与其中,借助具象化的环境装饰活动来让幼儿在最浅层的文化渗透形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

例如,教师为了拓展大班幼儿对家乡福州的感性经验,帮助幼儿在体现本土传统文化的外在环境中感受家乡美,可以在幼儿园的三维空间中,利用直观园区空间,在班级的长走廊、教室,幼儿园公共区域的楼梯、游戏区等区域,鼓励幼儿参与福州特色装饰布置。教师可引导幼儿在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各个区域合理布局,按照主题制定装饰方案。如在班级环境设计中,教师与大班幼儿共同协商将教室划分为三个主题明确的空间板块,分别为传统水果小市场、家乡风味展示馆、当地名胜绘制区。然后根据板块的划分,让幼儿通过绘画、拼贴、剪纸、线描等方式将福州传统特色美食鱼丸、肉燕、芋泥酥、荔枝肉等装饰划分,让幼儿通过参与富有文化艺术特性的环境创设,耳濡目染,感受本土氛围。

(二)在集中教学活动中融入福州本土文化

教师在综合考虑幼儿的前期经验储备与本土传统文化学习的预期目标及实际需求之后,在家乡归属感教育活动中融入福州本土文化教学资源,不仅对于幼儿的全面和谐成长意义深远,对于幼儿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也存在较大的反哺作用。例如,在趣味横生的大班集中教学活动中,通过俏皮灵动的福州家乡话应用,可以直接在听觉渗透的变化中吸引幼儿的听讲热情。当教师将学习内容详细展开,幼儿的学习思维也更加顺畅地被教师引带。如此一来,教师组织活动的思路也可以根据现实的本土文化教学资源渗透反馈,进行合理拓展与扩充。

将本土文化在大班社会活动融合,挖掘本土文化教育资源的内涵,可以让幼儿在最贴近自身生活视角的活动形式中认识传统文化,热衷探究传统文化,最终将福州本土文化与自身日复一日的成长时光紧密结合。例如,教师在大班社会活动中,利用“榕城小导游”游戏将家乡文化与活动目标深层结合。教师首先提问幼儿:“孩子们,你们到家乡福州哪些地方玩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等等,继而以“榕城小导游”的形式,让幼儿结合自身所见所闻说一说自己眼中的家乡福州,以轻松、愉快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进行名胜古迹知识的渗透以及旅游礼仪的学习,让大班幼儿既能从不同的视角了解家乡文化,又可以对家乡产生文化自豪感。

(三)在参观体验活动中融入本土文化

将福州传统文化资源科学渗透在大班幼儿归属感教育的全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资源渗透的全面性、吻合性,而且需要让本土文化习得走出班级,走进自然。可以是家园合作,将幼儿所感受到的文化气息合理顺延,使幼儿不仅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学习本土文化,而且可以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了解家乡文化,在生活点滴中自主感受家乡的美好。

例如,教师为了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提升爱乡情感,在亲身体验中深入内化福州本土传统文化,就可以通过家园配合教育,让家长带领幼儿到当地的本土传统文化展览馆亦或一些文化创意园进行周末亲子游,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当幼儿到班级展开后续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时,教师以幼儿亲子游前期经验为基础,加强师幼之间的学习互动。大班幼儿大多可以根据自身的真实体验,将自己的感受通过口语表达进行总结回顾,甚至能在其他时间自发地向他人介绍家乡民俗,激发“爱家乡、懂家乡”的文化自信心,形成家乡归属感。

(四)在特色区域中融入本土传统文化

为大班幼儿提供自由性较强的区域实践,不仅是为了锻炼幼儿的实践力与创造力,而且是为了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接触本土文化,在文化融合教育活动中自主推动活动展开,将自己转换为“小老师”身份,激发自身对家乡文化的深切热爱。因此,在区域活动中为大班幼儿提供自由活动机会,教师就可以将区域活动主题视作基础契机,设置本土文化氛围的区域活动内容,幼儿是该体验活动的主角。

以“闽剧小剧场”为例,教师在正式的归属感教育开始前,准备好一个闽剧选段短视频,以适宜幼儿参与的视角将视频主题选定,如《贻顺哥说媒》,吸引幼儿的观看注意力。在视频播放完毕之后,让幼儿根据闽剧选段扮演相对应的人物角色,自主展开角色表演,表演可以不与视频中的台词内容完全一致,但是需要以两个大点为中心,即剧的形式以及福州话的使用,激发幼儿对闽剧的基本热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以节日主题来推进闽剧文化渗透的相关活动,如在家长助教活动中邀请闽剧演员家长进班为幼儿展开闽剧现场演绎活动,让大班幼儿在直观的表演中感受闽剧文化,滲透爱乡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在大班幼儿学习过程中合理地融入并开发利用,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文化探究好奇心,而且自然地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步拓宽了教师的课程设置思路,让教师在展开细化家乡归属感教育活动时,更加多元、灵活地渗透本土文化,既将知识传递给了幼儿,又培养了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助力幼儿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刘征峥.乡土文化背景下闽清童谣趣味化教学探讨[J].教育探究,2020,15(03):17-20.

黄云兰.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乡土化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2):103-105.

方玉平.乡土特色体育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109-110.

徐向前.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价值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5):77-80.

李慧敏.挖掘乡土文化 打造园本特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24.

魏艳飞.融入乡土资源建构游戏化幼儿课程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92.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爱家乡归属感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部级优课)
我爱家乡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我爱家乡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