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理性美解读

2021-03-10 08:52赵信
课外语文·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核心素养

【摘要】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之一,意在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个核心素养的目标,我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代表作《故都的秋》为依托,从文化美和生命意识美两个角度入手,深入解读了本文的理性美。从而便于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这篇经典散文的美学价值,获得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感性美;理性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007-02

【本文著录格式】赵信.《故都的秋》理性美解读[J].课外语文,2021,20(04):7-8.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代表作品,是郁达夫先生在1934年创作的,很早就被收录在高中语文课本当中了,从学生时代开始,到现在自己从教十多年,已经和这篇文章相遇过很多次,虽然对文章已经很熟悉,但每一次读它,你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先生为你创作的那个美妙艺术世界,去经历一次美的探寻,一次美的历程。

今天,我要与大家一起探究《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就目前的新课程标准而言,核心素养第三条便是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它主要指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和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我们在此探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深入地去发现美、鉴赏美。

《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我初步把它分为两个方面:感性美和理性美。

所谓的感性美,是指我们初读文章便可获得的一种表面的、直接的对美的认知,就本文而言有两种:第一是画面美 ;第二是修辞美。所谓理性美,是指我们在初读文章很难获得,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在理性认知和解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的审美体验。就本文而言有两种:第一是文化美;第二是生命意识美。

初读《故都的秋》,我们可以在“驯鸽的飞声”中,在“秋槐的落蕊”里,在“秋蝉的啼唱”中,在老北京层层阵阵的歧韵里,充分感受到故都的秋带给我们的画面美。当你逐字逐句地品读文章时,你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用词汇、修辞格、句式所呈现出来的修辞的魅力,它让你在初读文章时可以获得最直观的审美享受和愉悦。

但这篇文章能给我的审美体验远不止这些,接下来,我们着重从理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故都的秋》所包含的丰富的美学价值。

一、《故都的秋》美学价值

(一)文化美

当你认真品读这篇文章,深深吸引你的因素,有一种就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文化的气息。这种文化美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文化、诗词文化、饮食文化。

1.历史文化

作者在文中品味的是北平的秋,在拟标题时用了“故都”一词,而不是“北平”,是有深意的。“故都”二字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北平的历史文化,有一种历史的韵味,给人一种厚重感,一种沧桑感。正是这种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了郁达夫,也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读者。郁达夫先生在北平赏秋的时候,特意租了一椽破屋,早晨起来特意泡了一碗浓茶,这破屋仿佛在诉说着北平的陈年往事……一碗浓茶,苦苦的,涩涩的,耐人回味,品到最后,品的是往事,品的是人生。在这一个个词语里,一个个场景里,无不透着一种文化的底蕴,那份历史的沧桑感让你回味无穷。

2.诗词文化

在文章第十段谈到中外的文人学士都钟情于秋,认为秋,无论是对于中国的文人学士,还是对于外国的诗人,总是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这些与秋有关的人、事、文章,让文章浸润着一种诗词文化,让你不由得联想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是秋的清爽;也会让你联想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秋的浪漫;也会让你联想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是秋的萧瑟;还会让你联想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是秋的热烈和活力。第十自然段是从议论的角度说明了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我想这里也应包含了郁达夫先生自己与秋的关系。虽然文中只提到了很少的有关秋的诗文,但却留给了我们每一位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思绪自由地畅游在诗词的海洋里,享受这种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

3.饮食文化

我不知道郁达夫先生是不是一位美食家,但是先生在《故都的秋》中表述他对秋的鉴赏时,不仅仅从传统的视听角度来呈现,还特意介入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元素,把眼前的秋当作一道美食来品尝,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也给人一种大快朵颐的享受。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就说他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饱尝”一词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北平的秋,在作者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种风景,而是一种让人慢慢咀嚼过仍唇齿留香的佳肴。

作者在第十一段中,在进行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的对比时,更是直接把北国之秋比作白干、饃馍、大蟹、骆驼;把南国之秋比作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我们在味觉的浓淡醇薄之间,感受到了南北之秋的不同。这些饮食文化的引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进一步增强这篇散文的文化底蕴。

(二)生命意识之美

前面我们一起鉴赏了文章的文化美,这些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让这篇文章变得有底蕴、雅致,给了我们丰富的审美享受和愉悦。但是这种文化美能够深深地吸引我们,还不足以打动我们,而这篇散文中还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那就是“生命意识之美”。这种生命意识之美换种说法,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

品读《故都的秋》时,大家都会关注到北国之秋的“悲凉美”。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角度,比“清”“静”两个特点更让人回味。为了更好地表现这种“悲凉”,作者在场景和物象的选择上,都是比较讲究的。在“庭院清秋”的场景刻画中,租的破屋,品的浓茶,看到的蓝朵和花下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是透着悲凉的意味的。以及在后面的几个场景的刻画中所提到的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唱,秋雨的凉,还有“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这些景物的刻画中也都透着丝丝的悲凉。就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在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而郁达夫先生的这篇《故都的秋》也是颂赞秋的文章,而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那种透着悲凉的秋呢?许多人初读文章是无法理解的,如果我们探究了作者的童年经历,随兄长到日本求学的历程,还有创作这篇文章时所面对的旧中国的白色恐怖的情况,我们就不难理解先生身上那种忧郁的文人气质,也就能感受到先生在黑暗的旧中国面前的那种“落寞”之感,也就能理解先生为什么喜爱故都的秋的悲凉。

但是,我在这里所要说的是,这种落寞感,这种悲凉味,并未让我们感到先生的颓废、沉沦,也更是丝毫没有削减文字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而恰恰相反,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真正的赤子之心,让我们看到了先生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人生挫折、屈辱和不幸后,仍对生活抱以最大的热忱。正是先生这种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让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此时,我突然想起了小草,这种自然界看起来最弱小的生命。它们有的生长在平坦的地面,有的会独自地生长在一块巨石下,还有的则生长在悬崖峭壁的狭窄的缝隙里。可能那些生长在平坦的草地上的小草看起来最美,绿油油的一片,那么健康,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但是那些生存在巨石下、峭壁上的小草,却能震撼你的心灵,因为它们即使看起来很孤单,很弱小,但它们却能最好地向你诠释,生命是顽强的,它具有无比的韧性和活力。为了活下来,它可以顶开巨石,冲破一切的阻挠和束缚,为了活下来,它可以扎根峭壁,克服一切的困难和考验,最终向世界展示最美的自己。

在《故都的秋》里,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站在了先生的身旁,读懂了先生的心境。郁达夫先生人生经历了许多磨难,可能这些困难和挫折,让先生感受到了人生的不幸、残酷,甚至是凄凉,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动摇先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正是因为这种热爱,先生才会在白色恐怖的层层围困中,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来饱尝这故都的秋味。而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体现在郁达夫先生从求学时就一直在积极参与的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突然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顾城的这首诗,感觉它就是郁达夫先生一生的写照。

二、结语

人生是一段未知的旅途,旅途中难免有挫折和磨难,但只要我们时时对生活抱以热爱的态度,我们便能欣赏到最美的风景。郁达夫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正是他的这种热爱让这篇散文具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生命意识之美。

当我们走近《故都的秋》,我们从作者所选取的特定场景的刻画中,从作者炉火纯青的修辞技巧中,感受到了它的感性美。同时,我們也可以读到一种隐藏在画面和文字背后的饱含了文化底蕴和生命意识的理性美。正是这些美,让这篇文章成为了经典。同时,这些美也深深地陶冶着我们,营养着我们,教育着我们,让我们学会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作者简介:赵信,1978年生,湖北宣恩人,本科,职称副高,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核心素养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