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支长篙, 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2021-03-09 01:47杨卫东
民族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深刻性批判性思维开放性

杨卫东

摘 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批判性思维培养谈了四点策略:善用辩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平等对话,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拓展练笔,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深刻性  开放性   创造性   逆向性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圳是一座国际化的创新之都,创新是这座城市的核心DNA。作为一名深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自己的岗位上為创新之都这张城市名片添砖加瓦。课堂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阅读,以此全面提升每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不仅仅是一种家国情怀,更是每位语文教师的专业使命。著名语文特级老师余党绪指出:中小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应该追求培养学生具备尊重、理解和包容的现代人格,培养学生拥有公正、合理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掌握事实、逻辑和情理相统一的思维技能。个人认为,批判思维不是着眼与批判二字,否定一切,非好即坏的思维,而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下思考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在与文本、作者、自己的对话中保持学生个性、独立的判断。下面以笔者的语文教学为例来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几点策略。

一、善用辩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真理越辩越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各种契机,在学生情感、认识、理解发生矛盾时,因势利导,组织辩论,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

[案例一]   《鲸》教学片断

师:鲸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的文章,请大家反复品读课文,想想作者围绕鲸写了哪几个方面?

学生1:我觉得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鲸的退化过程。

学生2: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的观点恰恰相反,第二自然讲的是鲸的进化过程。

师: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两位同学的观点截然不同,第二自然段中讲的鲸的演变到底是进化过程还是退化过程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资料,在班内进行一个小小辩论赛。

学生1: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首先在文中讲到了“后肢完全退化”,鲸在演变过程中四肢、脚等完全改变甚至消失;第二,鲸的生活环境由陆地走向了海洋,按照大多数生物的演变规律,进化过程基本是从海洋走向陆地,而鲸恰恰相反,所以我认为鲸的演变是退化过程。

学生2:我认为不能以从陆地到海洋的地点变化来判断演变是退化还是进化,而是要以生物特征是否发生变化为标准。鲸是高等的哺乳动物,它返回海洋,并没有退化成低等的鱼类,所以不是退化。鲸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了改变,为了生活在海洋里,比它陆地上的祖先更先进,更聪明,所以我认为鲸的演变是进化。

(同学们掌声如雷)

师:同学们的掌声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你不但说得有理有据,而且还教会了我们看问题不只是看表像,而是要抓住内在本质特征。你特别会思考,向你学习。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疑点处择机引导辩论,不但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更加有利于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往深度发展。

二、平等对话,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学生的情感、动机、信念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也会打开思维之门,并逐渐使学生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案例二]   《桂花雨》教学片断

投影屏幕出示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请同学们反复品读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

学生1:我认为母亲觉得自家院子桂花香的是因为她思念家乡,总觉得家乡的东西好。

学生2:我认为母亲可能在感觉上发生了错误,从客观事实上桂花无论生长在哪里,所散发出的香味都差不多的。就像我暑假去西丽摘的龙眼和我在老家梅州吃的龙眼,味道一样好吃。

(生哄堂大笑)

师:你善思考,爱联想,敢于挑战,老师表扬你。我想就这句话谈谈老师个人的见解。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感情二字。因为有了情,在座的同学们觉得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是自己妈妈,因为有了情,身为人父的老师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是我两岁的女儿。在母亲心中杭州的桂花是陌生的,没有扎根于此的亲情,有的只是单纯的桂花香。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目睹了亲人的生活点滴,有了如家人一般的熟悉,散发出温暖的家乡情感,所以才有如此感觉。

学生2:老师,我明白了情感的魔力,可以让感性战胜理性,主观改变客观,客观上杭州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香味是一样的,但是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让母亲有了“月是故乡明,花是家乡香”的错觉。

师(走向学生握手):我佩服你,因为你有思想,有个性,咱们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共勉吧——“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保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

(生掌声热烈)

在平等对话中,学生产生了个性化、多元的理解,师生之间那种认知与被认知、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被解构,一种民主、平等、互动、共享、共赢的格局在建构,教师不再是金玉良言的教皇,而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教师不再是绝对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尊重生命,召唤本真、平等对话的精神领袖。批判思维的火花油然而生,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批判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创造性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易于学生打开思路,引起联想,敢于设想,从而激起探索动机。

[案例三]   《草船借箭》教学片断

投影出示:草船___箭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屏幕,反复品读课文,如果让你来给课文取个题目,你想填哪个词,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1:我觉得可以填“骗”字,因为“借”应该是光明正大的,是在对方知情的条件下征得同意而发生的。而诸葛亮是趁着大雾,虚张声势,在曹操不知底细的情况下骗了他的箭,我觉得题目取“草船騙箭”比较好。

学生2:我觉得题目这里可以取“草船还箭”,我看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诸葛亮先用计谋把曹操的箭借到手,后来又用计谋火攻曹操,把箭还回去了。

学生3:我觉得还是原来的题目草船借箭好。一是作者认为诸葛亮是维护汉室王朝的正面人物,用借字更能突出其正面形象。二是在火烧赤壁中,又把箭还给曹操,有借有还,体现了诸葛亮的高超智慧。

从课题的“借”字入手,创设换字的问题情境,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内外知识中培养思维方法,发展创造思维。

四、拓展练笔,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逆向思维”一般在完成课文教学任务之后进行,另辟蹊径,提出一些“逆向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思想的骏马在崭新的思维空间驰骋,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水平。

[案例四]   《凡卡》教学片断

师:通过同学们刚刚的交流,凡卡把一封没贴邮票,没有写清地址的信寄出去后,满怀希望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爷爷坐在炕上念他的信。这种结尾暗示凡卡的爷爷将收不到他的信,所以他的愿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世间事情都有万一,极小概率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假如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收到信以后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请大家拿起笔,续写一个小故事……

学生1:凡卡的爷爷收到信之后,非常伤心,恨不得立刻把凡卡带回来。可是,自己一日三餐都吃不饱,又怎能抚养凡卡呢?再说,城里那么远,自己连张车票都买不起。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没有去带凡卡。凡卡在日夜翘盼之中被吝啬狠毒的老板夫妇折磨而死。

学生2:凡卡的爷爷看了信之后伤心欲绝,总以为去城里当学徒可以改变一个命运,没想到凡卡更加孤单可怜。他不顾一切来到城里把心爱的小孙孙带了回来。可哪来生活来源呢?最后,爷孙俩都活活地饿死……

通过逆向思维,深化了文章主题。设置小练笔,促进学生思考,明白不管爷爷是否收到信,凡卡的悲惨命运始终得不到改变的道理。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沙俄时代穷苦人民是没有生路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对比,激发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之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每位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深度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我们语文老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批判性思维教育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远的云,更高的天,更美的诗和远方。“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拥抱批判性思维,重构语文课堂,让我们撑一支长篙,向思维更深处漫溯吧!

参考文献:

1、《课程与教学》2018年1月刊

2、《祛魅与祛蔽: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思辨读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猜你喜欢
深刻性批判性思维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让经典不再遥远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抓语言训练,促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