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立 钱文中 邹佐强 黄文杰 何 瑶△
(1.西南大学医院,重庆 400700;2.西南大学,重庆 400700)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竞技体育进入更多人的视野,高强度运动导致的运动性疼痛发生率也逐年增高。有研究认为,运动性疼痛的发生与肌筋膜触发点活化有着密切关系,而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可有效改善运动性疼痛症状。本文旨在观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超声回声特征,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缓解运动性疼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运动性疼痛标准,即在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或反复超过3个月的疼痛,或者预期会进展的组织损伤所伴的疼痛;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专业运动员;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骨折、肌肉断裂等存在手术指征者;其他各系统疾病患者;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研究者。剔除标准: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者;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自行退出研究者;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专业内存在运动性疼痛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超声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1.26±1.84)岁。经验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21.03±2.01)岁。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按照Simons三原则[1]确定肌筋膜触发点(MTrPs):(1)肌肉压痛处的紧张带或收缩性结节;(2)深压MTrPs可引发特征性牵涉痛;(3)快速触压和针刺MTrPs可引发局部抽搐反应。根据患者的主诉疼痛的部位,通过牵涉痛的规律,寻找到相应的条索结节,利用外科标记笔进行标记。经验组直接进行针刺治疗,超声组对标记处进行肌骨超检查,观察MTrPs的超声图像,并根据灰阶图像记录好MTrPs的回声特点及大小,更正之前的标记位置。2)对标记点进行局部消毒,利用0.30 mm×75 mm一次性刃针快速刺入标记的结节部位,由浅入深,直至出现抽搐。若未引起抽搐反应,针尖回到皮下,多方向斜入标记点周围,扇形穿刺,直至出现抽搐反应。多次反复穿刺,直至抽搐反应消失。每3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一共接受3次治疗。每次治疗结束后均嘱受试者进行受累肌肉的自我牵伸。
1.4 观察指标 1)分别于第1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1个月后、疗程结束3月后评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2)将二维灰阶图像的黑色定义为0,白色为10,将中间的图像分为10个等级,其中0为无回声(黑),1~3为低回声,4~6为等回声,7~9为高回声,10为强回声(白)。分别记录超声组第1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1月后、疗程结束3月后受试者MTrPs的回声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超声组治疗前后的MTrPs的回声评分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内治疗后各阶段与第1次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各阶段的VAS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超声组治疗前后各阶段VAS评分与MTrPs的回声评分值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超声组各阶段MTrPs的回声评分值比较 第1次治疗前(2.71±0.52)分,第 1次治疗后(2.69±0.47)分,疗程结束后(4.06±0.48)分,疗程结束后 1个月(4.14±0.49)分,疗程结束后3个月(4.03±0.51)分。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1月后、疗程结束3月后的回声分值较第1次治疗前均升高(均P<0.05),第1次治疗后与第1次治疗前的回声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第1次治疗后、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1月后、疗程结束3月后VAS评分较第1次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并且超声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经验组(均P<0.05);超声组各阶段VAS评分与MTrPs回声分值均呈负相关(r=-0.70、-0.66、-0.47、-0.44、-0.73,均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第1次治疗前比较,∗P<0.05;与经验组同时间比较,△P<0.05。
组别超声组经验组n 35 35第1次治疗前5.97±1.1 5.77±0.97第1次治疗后4.34±0.59*△4.94±0.84*疗程结束后2.05±0.80*△2.74±0.56*疗程结束后1个月1.74±0.51*△2.14±0.65*疗程结束后3个月1.91±1.0*△2.51±0.74*
运动伤病是指由运动性损伤所引起的病理性变化[2];运动伤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运动者往往因为准备活动不合理、防范意识薄弱、长时间参加高强度的训练或比赛,造成过度疲劳,甚至带伤参加训练和比赛,尤其是不注重运动前后肌肉的拉伸,使肌筋膜触发点活化,引发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造成运动性疼痛。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MTrPs起的常见的临床疾病。MTrPs[3]主要表现为:在触发点位置可以触摸到拉紧的带(条索样结节),挤压触发点时会产生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和交感现象。这些触发点的存在,除了引起疼痛外,还会造成受累肌肉力量的减弱和关节活动的受限,进而影响肌肉的功能和运动表现,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比赛训练和竞技水平的发挥。
目前,临床上确定MTrPs大多仍是以Simons三原则为标准,操作者依靠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定位。根据该法确定的MTrPs存在一定误差,对治疗及疗效评估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索MTrPs的客观诊断指标。20世纪90年代末,超声作为一种客观测量方法开始用于描述MTrPs。多项研究表明,MTrPs在超声声像图上多表现为椭圆形低回声区[4-5],也有极少个案报道发现 MTrPs呈高回声[6-7]。本研究中,通过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各阶段的MTrPs进行回声评估发现,治疗前MTrPs的回声为低回声(2.71±0.52),与周围肌肉相较回声略低,与既往报道一致。第1次治疗后MTrPs的回声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1个月后、疗程结束3个月后的回声较第1次治疗前均增强。
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许多治疗肌筋膜疼痛的疗法,其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为无创性治疗,另一类为有创性治疗[8]。无创疗法包括理疗、冷喷雾牵张疗法、整脊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推拿按摩等;有创疗法包括湿针疗法、注射浸润疗法、干针疗法、热凝射频疗法以及时下流行的针刺疗法[9-11]。研究表明针刺松解减张法可以降低局部肌组织的张力,改善其生物力学平衡,缓解神经血管卡压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疼痛症状[12-15]。
随着临床医疗需求的不断扩大,超声可视化介入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即是将超声与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相结合,在治疗前对疼痛部位进行扫查,精确定位MTrPs,并清晰观察到MTrPs的回声及大小情况,治疗中超声可视化引导刃针直达MTrPs,最大化缩短进针路线,避免不必要的进针损伤,治疗后通过对MTrPs回声特征的观察,客观评估其疗效。
本研究两组治疗后各阶段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治疗前,而且超声组各阶段VAS评分均优于经验组,表明超声引导下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能准确定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降低进针误差,直达治疗点,提高治疗效果,且远期疗效亦较好。超声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各阶段VAS评分与MTrPs回声分值均呈负相关,表明MTrPs组织的超声回声特征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本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研究样本较小,且观察对象为全身所有MTrPs,未对其进行区域分组研究,不能确定针刺疗法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疗效是否有区别。若需进一步推广和研究,仍需要进行更大样本、更细分化的随机对照研究。
综上所述,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可有效缓解运动性疼痛,超声与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相结合可优化其疗效并予以客观评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