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莉 何祥伟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颈项部疼痛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各型颈椎病中均可出现。颈型颈椎病是以头颈肩背部疼痛为主的颈椎病,临床极为常见,属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有利时机。笔者运用铍针配合中医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与对照组针刺双侧风池、C4~C6颈夹脊穴及肩井穴,配合颈部一指禅推、捏拿、揉、点按、拍打等常规推拿治疗相比,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1~55岁;主要表现为颈项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且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由其他疾病引起类似颈椎病临床表现者,如枕大神经炎、肩周炎及其他类型颈椎病等者;颈项局部软组织存在皮肤破损、感染或皮炎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哺乳、妊娠期妇女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目前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2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本院骨科门诊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21~55岁,病程1~24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4~55岁,平均(39.14±12.45)岁;病程1~21个月,平均(10.45±6.21)个月。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21~54岁,平均(36.57±9.37)岁;病程4~24个月,平均(13.74±7.4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治疗组给予铍针针刺治疗和中医导引治疗。(1)铍针针刺。选取直径4 mm,全长5 cm,针头长5 m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线4 mm的铍针,使用时刀口线与手柄的平标记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患者骑坐在靠背椅上,双手置于椅背上;取双侧穴肩井、天宗及大椎、阿是穴,局部压痛或肌紧张明显;定位准确后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穴位旁边,右手用腕力将针直接垂直刺入穴位,穿透局部深筋膜即可。枕部较薄弱,进针不超过5 mm;颈肩背部筋膜较厚,进针后寻找沉紧涩滞的针感,针刺抵达深筋膜后有抵触感,稍加用力,针尖即可突破深筋膜,局部进行松解疏通,松解压痛点及肌紧张明显处的软组织,行线式或多点式松解,同时有“嚓嚓”响声,患者感觉局部酸胀,拔针后局部无菌敷料按压进针点1 min后结束治疗,保持局部干燥清洁24 h。一般治疗1~3次,每次间隔5 d。(2)中医导引治疗。铍针治疗后指导患者进行中医导引的推墙运动:患者面对墙壁,距离上肢长度,两侧肩胛肌向内收紧,头稍后仰,双手掌轻放在墙上,上肢伸直,顺势将躯干向墙面推进,同时屈肘,保持缓慢呼吸,维持10 s后躯干收回,上肢伸直,两侧肩胛放松,此为一个动作,连做10个,期间颈项部会有少许汗出,每天上午、下午及晚上自行各做1次,铍针治疗当日照常锻炼。连续治疗2周。2)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双侧风池、C4~C6颈夹脊穴[2]及肩井穴,配合颈部一指禅推、捏拿、揉、点按、拍打等常规推拿治疗,隔日1次,每次40 min。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取毫针行针刺法,颈部夹脊穴针尖脊柱斜刺0.8寸,风池穴针尖向对侧口角方向斜刺0.5寸,肩井穴垂直进针0.5寸,进针得气后留针20 min;针刺治疗后患者继续坐位,术者站于患者身后,先使用一指禅推手法松解颈项两旁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5次,用单手或双手捏拿颈后、颈两侧及肩部肌肉,反复5次,、揉手法放松颈肩部及上背肌肉由上而下操作5次,再用拇指点按风池、风府、肩井、天宗及大椎等穴位,每穴点按30 s,后捏拿风池、肩井穴5次以酸胀为度,最后在项背部及肩胛部用手掌及双手握拳进行拍打叩击,反复3~5次,整个操作时间20 min。针刺及推拿治疗每次共40 min,隔日1次,共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1]。参考JOA慢性颈痛评分标准对颈痛程度和日常社会生活行动能力评估,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及随访时进行评价。颈椎JOA总分17分。2)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AS)评分。采用患者主观感受颈部疼痛程度的VAS评分,于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及3月后随访时评价1次。对颈部疼痛按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级,正常为0分,轻度(1~3)1分,中度(4~6)2分,重度(7~10)3分。3)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SF-36评分共有8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躯体功能、身体角色、身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情绪角色、活力、心理卫生,总分为100分,数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反之则生活质量越低。
1.5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以颈部疼痛变化作为主要依据,按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临床痊愈:疼痛消失或积分<1分。显效:积分下降>2/3,且>1分,疼痛基本消失。有效:积分下降>1/3,且<2/3,疼痛减轻1度。无效:积分下降未达1/3。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1。下同。
组别治疗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治疗前治疗后随访JOA评分7.53±2.42 14.31±2.31*△14.47±2.25*△7.51±2.34 11.70±1.81*11.46±1.79*VAS评分5.37±1.48 1.22±1.05*△△1.34±0.97*△△5.35±1.36 1.96±1.08*2.09±1.27*
2.3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组别治疗组(n=50)对照组(n=5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躯体功能46.59±0.83 55.18±0.64*△身体角色43.65±1.86 50.18±2.42*△身体疼痛42.43±0.48 53.66±0.63*△社会功能70.92±0.86 77.58±1.14*△总体健康状况51.29±1.26 60.33±1.44*△情绪角色50.72±2.64 58.60±2.25*△活力65.46±1.61 73.68±2.18*△心理卫生67.46±1.25 78.24±1.11*△46.85±0.94 50.72±0.78*44.28±1.53 47.69±1.93*42.56±0.55 48.31±0.58*71.26±0.92 74.33±1.37*50.84±1.61 55.35±1.78*50.68±2.39 54.15±1.73*66.12±1.54 70.39±1.66*66.91±1.42 72.89±1.07*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患者铍针结束后出现一过性地出汗、心慌等晕针现象,平卧休息3~5 min后缓解;对照组中1例患者出现针刺处微红肿疼痛,予百多邦局部涂搽2~3次后消退。
颈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肌肌力减弱、周围韧带以及关节突关节囊的劳损、关节软骨面的破损致使颈椎椎体向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移位,由此引起不同程度的生物力学改变,形成颈椎动静平衡系统失调。现代医学认为,风寒、潮湿、枕头不适或卧姿不当、颈肌劳损、头颈部长时间单一姿势、姿势不良或过度疲劳等,都可使颈肩部肌肉组织紧张痉挛,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形成无菌性炎性反应,导致疼痛。局部的炎性渗出、水肿、粘连等因素,又使得颈肩部肌筋膜腔内压力升高,筋膜表面的张力增高,致使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末梢因承受相应的张力和刺激而出现疼痛[3]。
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由于颈部劳损、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而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凝滞不通,不通则痛,出现颈部疼痛、僵硬、酸胀等症状,临床上多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综合治疗[4-5]。铍针源于《灵枢·九针》,书中记载有“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铍针者,末如剑锋”,现在的铍针由原来的“末如剑锋”改成了“末扁体圆,末为直刃”,是采用新的材料钛合金制成,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须麻醉、定位准确、松解充分的优点[6]。目前铍针已广泛用于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膝骨关节炎等骨伤科疾病[7-9]。通过铍针直接作用在深筋膜层,使深筋膜表面增高的张力降低,缓解疼痛[10],减轻肌纤维的张力,缓解因筋膜、肌束痉挛造成的血管神经的卡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相应的症状[11]。治疗后病变部位痉挛缓解、迅速减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2]。
总之,铍针在痛点及局部软组织张力增高处减压减张,刺切筋膜,释放过高的筋膜腔压力,从而缓解疼痛[13-14]。其通过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可刺激深部的感受器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到脊髓并产生镇痛的效果,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充血水肿的消退及无菌性炎症吸收的作用,并使筋摸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达到松解粘连,减压减张的双重目的[15]。由于铍针治疗后筋膜紧张得到缓解,在铍针后配合进行中医导引推墙运动治疗,运动时手臂带动肩背向后充分伸展,活动颈椎关节,舒展颈周肌肉,增强颈项肌肉的力量,增加韧带对颈椎的稳固力,修复韧带弹性,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血液循环。研究表明[16]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还可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宽椎间隙,减少神经源性介质的产生,解除颈肌痉挛。
中医导引的推墙动作既修复了颈部劳损的肌肉和韧带,又提高了颈部肌肉的代偿能力,使颈椎稳定的3个系统达到再平衡,逐渐恢复颈椎内外正常生物力学的效应,巩固并提高铍针的治疗效果,有利于颈型颈椎病的恢复。相对于对照组针刺双侧风池、C4~C6颈夹脊穴及肩井穴,配合颈部一指禅推、捏拿、揉、点按、拍打等常规推拿治疗对局部疼痛的缓解作用,治疗时间短,效果更明显,作用更持久。因此铍针配合中医导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操作简单,适合门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