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强化与对策研究

2021-03-08 17:00张秀勤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政课理论课

张秀勤

(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再次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这一重要论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本研究将从内涵、制约因素及对策角度进行理论阐述和现实把脉,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内涵的概述

“亲和力”一词源于化学和生物学术语。一般指物质间相互吸引、结合的力量。《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修订本中将“亲和力”引申为: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亲和力”一词被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中。

关于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目前学界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界定。有学者认为,亲和力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基本特性的相互性、作为信息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和作为基本实践活动的相互性之间的有机叠加形成的一种合力育人力量[3]。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特性,也规定着要素特质,是各要素亲和力的合力”。[4]还有学者从课程载体、课程教学、授课教师、教学环境等维度研究亲和力的生成机制,认为课程载体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生成的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生成的条件,授课教师素质与影响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生成的关键,教学环境的协调性与先进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生成的保障[5]。

上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同维度阐述,为我们正确理解思政课亲和力提供参考。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思政课亲和力,虽然在旨趣上相同,都是以学生兴趣、需要及其背景知识为逻辑基点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前者侧重于教育角度,从教育主体、对象、方法、内容等要素寻找亲和力的生长点。后者聚焦于课程角度,从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课堂体系等要素寻找亲和力的生长点。

综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突破现有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课堂体系等局限,按照新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新趋势、新要求,以思政课的内涵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增强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课堂体系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认同感、信任感、新近感和接纳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

2 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增强的几种因素分析

2.1 认知偏差是制约思政课亲和力增强的主体认知论前提

十八大以来,思政课教学实效得到一定提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但是,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定位及其价值存在认知偏差,影响了思政课亲和力增强。这种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无用论”思想影响。一部分学生看问题往往不够长远、不够深刻,认为思政课内容不能直接对他们生活和就业提供帮助,进而断言思政课无用。在“无用论”思想影响下,一部分学生上课表现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来心不来,课上埋头做其他作业、睡觉、偷玩手机、不带课本等。上课和没上课,多上一节或少上一节课,在他们看来,其效果没多少差别;二是受“错误信息”影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甚至在上大学时接受的一些错误信息,有学生就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洗脑”,但何为政治?他们也说不清楚;三是受支撑思政课内容的背景知识碎片化、模糊化的影响。虽然学生从小学就上思政课,从教学经验看,大部分学生的背景知识不成体系、模糊,似是而非。这些认知偏差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思政课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他们对思政课的认同。

2.2 重视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是制约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方法论因素

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是教学实效取得的根本。任何理论都不是自明的,它需要被“灌输”。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和经验教训等需要通过思政课“灌输”给学生。问题是如何把这种“灌输”转化为“如何学”。“0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呈多元化,一方面大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多,另一方面多元化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个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知识点”灌输模式,既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信息量,又要给学生补一些背景知识,采取与学生“对话”的方式教学,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否则,单向度的理论“灌输”,或只重视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不能满足“00后”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2.3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课堂体系转化过程中出现“不恰当”问题是制约思政课亲和力生成的内容因素

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具有抽象性、宏观性、历史性、经验性等特点,而大学生认知常常依赖于经验、感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相关理论的背景知识了解不是很全面,即使知道某个概念,但对概念的内涵把握不清楚,有时张冠李戴。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反思、自我质疑和自我批判等意识淡薄、能力较弱,甚至以为自己所知的都是对的。另外,学生喜爱手机式的“浅阅读”,很少读经典书。他们喜欢用网络中流行的话语表达思想,对思政课中话语体系很陌生。可见,学生实际知识结构、话语方式以及兴趣点与思政课教材体系有很大差距。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课堂体系转换过程中,专题化教学得到普遍实践,“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原则得到有效贯彻,但也存在一些“恰当”与否的问题。当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课堂体系转换“不恰当”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优化上针对性不强,过分拘泥于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转化上照本宣科;有的教师脱离教材,熟悉什么就讲什么,学生爱听什么就讲什么,内容跳跃,衔接性不强。无论是“三贴近”还是“专题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过度地迎合学生口味,淡化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失去了思政课应有的理论高度。同样,直接照搬教材,学生认为内容太空洞,看不懂,听不懂。

3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选择

3.1 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反复讲思政课的价值及其教法学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课学习观

针对思政课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等实用性需求之间的“无用论”等问题,有必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反复解释思政课的价值及其教法学法等,适宜地揭示两者之间内在逻辑关系,重点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课学习观。

首先,从认知行为学角度看,一方面需要讲清楚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行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思维方式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动,同时,思维方式的构建又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理论的功能在于指导实践,指导实践的前提是理论要能说服人。科学的理论引导正确的有效决策和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把学生的认知从现象层面引导到本质层面,由感性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由实践层面上升到经验层面,再上升到理论层面。学生能够熟练背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但不能正确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这里需要感性认识的过度,如果能给学生看一段相关的视频和文章,补充感性认识,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与社会现实。

其次,就思政课来说,有必要反复强调思政课的初心与使命、教法、学法及其特点。社会上普遍存在对思政课“误读”“曲解”等现象,把思政课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灌输。根除这些成见和错误认识的办法就是反复强调思政课的初心与使命,强化学生正确逻辑思维养成和积累经验教训重要性的价值认识。

最后,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兴趣。关于兴趣教育原则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中,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认为“兴趣和目的,关心和效果必然是联系着的。目的、意向和结局这些名词,强调我们所希望和争取的结果,它们已含有个人关心和注意热切的态度。”他还说:“教学的问题,乃是寻找材料使一个人从事特殊活动的问题。这种活动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或对他有兴趣;同时,这种活动不把事物当作操练的器械,而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6]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把学生带入到理论学习中来。

3.2 组织学生上“微课”,推进师生有效互动,增加课堂吸引力

学生“微课”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知识点宣讲3~5分钟。由任课教师课前根据授课内容,选择部分知识点,由学生备课,并由学生上台宣讲,任课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所宣讲的内容进行点评。

一方面,学生上“微课”能有效地呈现和解决学生对某知识点的理解和思想意识中的问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条快捷的信息渠道,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上“微课”,契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微课”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能充分激起当代大学生们展示自我、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相长,怎么教、如何学,本来就是一体。让学生参与到“怎么教”的实践中来,老师参与到学生“如何学”实践中去,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3.3 采用理论与现实、教材与经典阅读、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现知识点多重强化效应

“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在讲授某个知识点时,做到“三个联系”,即理论与现实热点问题相联系,课本学习与经典阅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教学拓展活动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三个联系”的主题要一致,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从学生的角度讲,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既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某理论,又能站在现实角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热点问题;通过课外延伸阅读,能解决学生上讲听不懂问题,促进其理论消化;组织教学拓展活动,如组织学生主题论坛、分析经典影视作品、沙龙活动等,能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对理论、现实、实践活动的穿越互动,拓展教学渠道,构建立体化教学网络,从而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采用“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是要做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工作。“00后”的大学生,他们对思政课内容的社会历史背景不熟悉,因此,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介绍是必不可少的。选择适当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特定社会历史,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二是要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不健康或价值取向迷惑问题。一般认为,大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找心理学老师。思政课教师也能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唯物史观之所以能够超越它之前的历史观,主要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两种基本的方法论视角,即历史视角和社会关系视角。从历史维度出发,把学生引到历史思维上来,树立唯物历史观,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了解历史的必然性和局限性。从社会关系出发,阐明人与社会的关系,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方式,树立家国情怀。鼓励学生从历时态上分析社会矛盾和生活困难,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暂时性,以及其历史发生趋势;从共时态上把社会矛盾和生活困难拓宽看,找到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其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只有从历史和社会关系相结合的角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心理健康问题。

3.4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重构教与学时空,把教学落在实处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和空间,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技术支撑。在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板块中全面渗入信息技术,以“听、读、讲、论、写、演”六个切入点,推动学生逐步达到“感兴趣”“感悟”“理解”“拓展”“融会”和“认同”六个教学目标。

首先,课前使用微信、公众号、MOOC、视频等平台和资源,着眼于增加“听”和“读”的量,落点在“感兴趣”和“感悟”上。所谓增加“听”和“读”的量,就是推荐学生看相关影视作品,以听故事的形式,让他们对思政课感兴趣。在微信群等平台上,给学生推送一些比较好的文章,吸引学生,同时希望他们通过看文章来感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和理论内涵等。其次,课中使用学习通、精选影视片段等,着眼于“讲”“论”,落点在“理解”和“拓展”上。课中的“讲、论”主要是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思政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和现实性都非常强一门课。一方面需要老师的讲解,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讨论,共享智慧。最后,课后使用PPT和微电影等,着眼于“写”和“演”,落脚点在“融会”和“认同”上,就是要求学生以PPT或微电影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目的是让学生在展示成果中融会所学知识,认同所学的理论。

信息技术能够提供非常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延伸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同时,它打破了我们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教学组织形式,这给我们现有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4 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核心障碍集中在思政课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课堂体系、话语体系等与学生既有学情之间的矛盾。消除这种障碍就要坚持树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内容上根据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双向构建;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推进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努力形成思政课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相统一的互动叠加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把“有意义”变成“有意思”,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更多学生爱上思政课。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课理论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