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葬”“墓”“弔”的构形意义看远古丧葬习俗的演变

2021-03-08 12:25
文教资料 2021年26期
关键词:构形远古先民

马 慧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016)

汉字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表意特点的文字,汉字的产生是造字时代特定文化背景及远古华夏先民心理的凝冻,因此汉字素来有历史文化“活化石”之称。20世纪初叶,我国语文学界兴起了“以字考史”“以文证史”的潮流,即将汉字作为研究古代历史尤其是史前汉民族文化的工具。王国维以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文献资料互证提出的“古史新证”法与程树德以小篆考证古人生活习俗创作的《说文稽古篇》,均具有汉字文化研究的性质。汉字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载体,汉字构形本身也承载了丰厚而久远的史前民族文化信息。

一、“葬”“墓”与远古先民的“弃尸”风俗

丧葬习俗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习俗之一,不同地域有不同表现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宗族文化格局下,丧葬实行“事死者,如事生”制,因此丧葬礼节甚繁缛。这种礼节是为了适应政治伦理和家族伦理的需求逐渐形成的,并非上古即已存在的。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已经有意识地将死者尸体埋入土中,表明远古先民已经有了土葬的风俗。当然我们发现的土葬可能只是少数人的偶发行为,不能据此证明当时土葬已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风尚。从对古代史和古汉字构形的考察分析中,我们不难窥见一种与之迥然不同的远古丧葬习俗。

(一)“弃尸”风俗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族学资料表明,远古时期的人类刚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尚处于蒙昧阶段,物质条件极恶劣,生活方式极匮乏,智力水平、思维能力低下。同时远古人类的血缘亲属观念非常淡薄,灵魂观念比较原始,在面对死亡时,没有怜悯、悲伤等各种情绪,没有祭拜祖先的思想,因此对族人尸体处理的随意性较大,例如:生活在森林中的民族,多半置尸于树(近现代居住在兴安岭密林中的鄂伦春族有“风葬”或曰“树葬”的风俗);生活在水滨的民族,有的弃尸于水(印度某些民族有此俗)。“弃尸于野”可能是远古人类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孟子·滕文公上》曰:“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看到有人死亡,就将其尸体弃置于荒野。这种“弃尸于野”的做法说明这一时期原始人的生命意识、死亡意识虽然模糊,但已然意识到生死之间的区别。文藻在《中国丧礼沿革》中认为弃尸的另一个原因是原始人的畏惧心理,他们看到尸体会感到惊慌与恐怖,这种恐惧心理促使原始人远离死者,把尸体抛至荒野中。尸体及至荒野中,成为野兽动物的美餐,被狐狸、野狗、苍蝇之类所咀食,悲惨之状,难以用语言表达。“葬”和“墓”是反映原始先民弃尸风俗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字。

(二)“葬”的构形意义

(三)“墓”的构形意义

对“墓”字的意义解析中可以窥见原始初民的弃尸风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墓”看作形声字,释义曰:“墓,丘也。从土莫声。”显然是把“墓”看作土葬的坟墓,但从语源上看未必然。“墓”与“暮”(莫)、“殁”“末”古音相同或相近,都是明母字,且均为入声韵,在意义上有共同点:“暮”是白昼的终结,“殁”是人生命的终结,“末”是树木的终端,“墓”是人生命完结的归宿。由此看来,它们是声音相近、意义相通的同源词。从这个角度推测,先民初创的“墓”这个词只是个意义宽泛的概念,指人死后弃尸之所在,并非后人所认为的掩埋尸体的“一抔黄土”。在《汗简》中,“墓”有一个异体字,写作“”,有用手持尸弃诸草莽之形。刘志基认为,这个异体字当为“墓”的初文,其造字意义与上文《孟子》中“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的记载可相互印证。“墓”字初文明白无误地传达出一个信息:远古先民确实有弃尸于田野沟壑的习俗。

值得注意的是,“填沟壑”一语在古代社会正是“死”的代名词。如《战国策·赵策》中写到左师触龙为幼子向赵太后求托付时说:“(舒祺)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意思是趁着自己还在世时将幼子托付给赵太后。《史记·汲郑列传》中写道:“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宋代苏轼《答王幼安书》之三中写道:“若未及填沟壑,及见伯仲功成而归,为乡里房舍客,伏腊相劳问,何乐如之?”有时也省作“填壑”,如汉代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自分奄忽填壑,猥得承望阙廷,亲见御座,不胜其喜。”上文四例皆可作为原始先民弃尸沟壑原野风俗的文献证据。

二、远古先民灵魂观念影响下的“弔唁”风俗

(一)远古灵魂观念的产生

根据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虽然人类产生至今约有三百万年的历史,但直到大约二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即早期智人阶段,才产生了为原始灵魂崇拜所表现的初步自我意识。人类学家和哲学史家认为,灵魂问题是原始先民最先思考的哲学问题之一,它的提出先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问题。

原始人为什么认为人有灵魂呢?主要原因是他们睡觉时,梦到了自己在林间摘果打猎,和朋友玩耍交流,甚至可以和已经死去的亲朋好友见面,这种明明只能在白天发生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在梦中实现了。那时他们还不懂梦是大脑的一种正常生理活动,因此将梦中的自己看成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能够脱离肉体存在,原始人称之为“灵魂”。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原始先民“灵魂”观念的产生标志着这时的人类已经开始把人自身作为对象和客体进行观照与思维,这是人类从自发的认识和思维状态走向自觉、自为状态的最初阶段和重要标志。

(二)远古灵魂观念影响下“弔”字的构形意义

如前文所述,原始初民把死者的尸体扔到荒郊野外,任飞禽走兽撕咬,说明“葬”字及其反映的弃尸风俗存在于灵魂观念产生之前。当灵魂观念产生后,人们认为死只是肉体的死亡,人的灵魂永远不死。如果不保护死者的尸体,任凭禽兽撕咬,死者的灵魂就会发怒,降灾于活着的人,尤其是他的亲属。同时,在灵魂观念逐渐形成的漫长历史岁月中,远古先民逐步形成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亲情日趋深厚,即使人死不能复生,亲属也不忍心让其尸体任禽兽咬损而坐视不理。于是衍生出一种习俗,就是死者的亲属带着弓箭到尸体旁驱赶禽兽,这就是“弔”字的构形意义。

申小龙在《汉字的历史文化认识价值》一文中说:“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汉字成为中国历史的真实而又丰繁的镜像。几乎每一个古汉字都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字能解读一部分文化史。”古文字“葬”“墓”“弔”诸字,正是中国远古丧葬习俗的一个绝妙镜像,透视出人类早期在社会伦理观念和丧葬习俗史上的进化与沿革。

猜你喜欢
构形远古先民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远古鳄鱼用两条腿走路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梦回远古
远古厉险游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梦回远古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