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娟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双高院校”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整合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资源,发挥出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新闻宣传形式,提高宣传质量。文章将主要探讨融媒体时代“双高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相关路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融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纸媒和新兴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新旧媒体之间要互相整合,扬长避短、兼收并蓄,构建更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型媒介体系。教育部在2019年推出了针对高职专科大学的“双高计划”,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是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融媒体时代,开展“双高院校”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了解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加快各类资源的整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让校园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为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融媒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其所指并不是一个个体概念,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将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无论是信息传播的手段还是信息的价值,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以及动态化的运作模式。融媒体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利于实现立体多样的现代传播体系构建。
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融媒体可以打通纸媒、广播、网站及移动终端等,将以往信息传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服务以及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采集能力、计算能力、交换能力的多元传播宣传矩阵[1]。融媒体为“双高院校”的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定位,对于服务校园信息枢纽来说大有益处。
虽然信息传播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信息接收方式,也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着力点,然而很多“双高院校”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积极地将这些媒介进行优化、整合,增加了宣传平台,但是报纸、网站、广播等并没有真正实现融会贯通。不同的媒介平台往往是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各个媒体之间各自为政,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很容易抵消传播的效果,造成信息反应滞后,降低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和内容质量。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双高院校”需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这也成为融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迫切需求。
在纸媒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所面临的挑战是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环境,然而到了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快速地将获取的信息记录下来,更要掌握多元的信息表达方式,例如短视频等。对于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提笔能写,还要对着话筒就能讲,举着相机就能拍,这样才能够制作出更多符合当下年轻人需求的新闻产品[2]。然而一部分“双高院校”在宣传队伍上并没有对工作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编辑对于现代网络技术较为陌生,缺乏探索新媒体平台的热情,所以为了提高“双高院校”新闻宣传的能力,管理人员要加强新媒体人员的引进力度,促进现有人员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为塑造一支高效率的高校新闻宣传专业队伍打下扎实基础。
融媒体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性即为信息的开放性。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信息来源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但是在多媒体互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以及交互性,使得新闻传播者以及新闻主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任何人或群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方式也由原本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交互性传播,这也加剧了“双高院校”新闻传播中舆论监督的压力。
大学生思想活跃,但是鉴于社会经验不足,很难辨别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容易受到外部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双高院校”需要全面了解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做好信息的把关人,加强舆论监管。
为了在“双高院校”中真正落实融媒体信息整合工作,可以借鉴“中央厨房”式的运营模式,既要负责信息的生产,也要负责传播以及运营。“双高院校”可以将融媒体中心放置在党委宣传部内,进行统一管理,在融媒体中心设置不同的部门以及责任人,担任新闻信息管理员,对新闻宣传的工作进行组织以及监管,每一个部门都可以设置通信员,加强日常宣传联系工作,然后再由宣传员组织编辑。小组最终产生的新闻内容需要受融媒体中心的统一调度,在新闻完成之后,需要所有的组员将新闻传播相关内容上传到统一的新闻数据库中,这样所有部门的人员都可以基于已有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输出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
无论是“双高院校”的哪一种媒介平台,都可以在新闻中心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媒体平台特征以及平台定位各取所需。这对于融媒体中心来说,组织架构上的改革需要得到“双高院校”管理部门的足够支持,以打破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新闻壁垒。通过多媒体资源让新闻信息变得更具有传播力,这也有利于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是提高新闻宣传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融媒体时代,“双高院校”想要更好地完成新闻宣传工作,需要加强融媒体人才的培养。大学生思维敏捷、视角独特,对网络信息较为敏感,学校可以通过选拔和培养学生记者的方式,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院校可以整合学生记者队伍,选择擅长和喜欢新媒体工作的学生加入到新闻制作的工作中,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相关教学,定期邀请专业教师进行采访、写作、摄影、摄像及剪辑技巧的教学,将学生培养成能写会拍、精通网络技术的全能型融媒体人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3]。
“双高院校”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运营微信公众号,从自身视角出发,成为新闻产品的加工者。学生生活在校园中,对于校园中的改变是非常敏感的。在选题上,学生记者可以更贴近于校园生活,语言运用更加生动,更容易被师生接受,所以,高校要拓展思路培养学生记者,让学生能够在融媒体中心的带动下,获得更多业务能力的提升。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有着较为明显的去中心化特征,原本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人去寻找信息”,而融媒体时代则是“信息在找对应人群”。
面对传播角色的转变,“双高院校”在推进新闻宣传工作时,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重塑角色定位,如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仅仅将信息接收者视为被动角色,是不利于最终新闻宣传结果的[4]。融媒体时代,用户不仅可以阅读新闻,更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正是鉴于用户的参与性以及互动性,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要尤其考量到校园媒体的价值主导作用,了解用户的需求,在新闻选题以及策划上多做调研,了解师生能够接受的宣传话语形式,避免假大空和套话,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讲述师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回应师生在日常中的疑问,这样才能够真正走入受众心中,用优质的新闻作品,激发与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了新的表现方式,而且与之对应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对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都是较大的挑战。“双高院校”在推进新闻传播工作时,要顺势而为,根据融媒体的特征,增强校园内各类媒体之间的互融,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记者的培养,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路可以更好地指导“双高院校”在融媒体时代重构话语体系,占领文化传承、思想引领的传播制高点,在舆论控制方面也要做好调研,时刻谨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出“双高院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