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引领”推动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2021-03-08 14:27李丽娜李振秋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思政课

李丽娜 李振秋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现实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提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引领,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构筑“党建+”大思政教育教学格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为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保障;以课程作用发挥为引领,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关键词】四个引领 思政课 马克思理论 教育教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9-0092-03

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学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有关文件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及定位,构建“大思政”教育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因此,不断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巩固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需要

高职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来抓。整合学校各种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对探索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协调机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增强思政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高职思政课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因此,要加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加强思政教育、实践教学、生态文明情景教学及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校外教育基地的建设,为思想课教育教学提供多角度的支持。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开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理论、经济、道德和法律等各个方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而“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简单地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学校对思政课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够、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实践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育对象特殊性等,影响了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教师理论研究薄弱、学生知行不一等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尝试借鉴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形式,打造特色鲜明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在“大思政”理念下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取得明显进展,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激发了思政课的活力。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引领,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

1.教学内容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為根本目标。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在开齐思政课必修课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围绕党史、国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发展史、生态文明思想等开设公共选修课或必选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开放课程、校内外专家资源库等。

2.建设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是坚持思政课教师学习的常态化,特别是加强对最新理论成果的跟进学习;抓好思政课教师的集体学习,制订理论学习计划,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考勤,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抓好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作用,确保思政课教师注册率100%,推进理论学习小组的建设,开展读书分享、专题调研、社会实践等活动,评选表彰“学习之星”等,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以点带面,带动全校教师学懂弄通、用好马克思主义。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研究。按照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相关标准(2019年本)对标对表,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集群结对共建大行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引领,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支持力度。开展科研成果的评优奖励,加大科研支撑教学支持力度,将在教学中运用科研成果的情况作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考核指标。

(二)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构筑“党建+”大思政教育教学格局

1.坚持党的政治引领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作为,练好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题专项研究,在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中把思政课建设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学校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班级、社团制度。健全听课制度,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领导对思政课必修课听课全覆盖,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对所有授课教师听课全覆盖。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干部联系班级(社团)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个系(部)、1名思政课教师、1名学生、1个班级,每年至少参加2次班会活动,关心并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优势,推动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

2.构建 “三全育人”体系

培育和构建特色鲜明的高职“三全育人”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立足于学生生态(绿色)文明理念的培养,以学校的资源为载体和手段,结合学校生态林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架构。通过生态(美丽)校园建设、生态文明课程开发及普及、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博物馆、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等项目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课程、环境、活动育人等环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工作格局。对学生深入开展“以绿色为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教育,培育生态(绿色)文明的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为“美丽广西”“美丽中国”建设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建工作

在高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100%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标对表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落实“三个一活动”“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在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双高”建设评价中,将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社团指导、学生班级指导、参与指导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工作研究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情况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打造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工作品牌。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选树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党组织标杆,加大宣教力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高地。

(三)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为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及时跟进学习最新理论成果、相关讲话和文件精神等,统筹开展教师“牢记教育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问题意识导向教育,统筹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自信”,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宣传和表彰最美思政人、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先进事迹,通过思政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全校教师坚定职业信念,争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新时代思政人。

2.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骨干力量,一要立德树人,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二要提高素养,做真善美的传播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教师要立足学生,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对待科学、对待真理上要有不懈追求真理的品格。日常工作生活中用崇高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时代精神的典范。三要真情相待,做学生喜爱的人。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聆听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用情感动学生,争做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师,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人的表率。

(四)以课程作用发挥为引领,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课着力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守正和創新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思政课在“课程思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运用好课堂教学资源形成育人格局,以思政课主阵地建设为基点,协同育人,做好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工作。

2.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构建起“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思政引领、人文共进”,树立“学生在哪里,思政课作用就在哪里”的教学理念。将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顶岗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围绕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探索建设校级融媒体思政公开课,探索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开发及普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结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设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相关课程。

3.发挥课程带动辐射作用

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对“知行合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人文素养课程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开发,在其他非(下转第105页)(上接第93页)思政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每个专业开发1~2门“课程思政”示范金课,带动每个专业开发3~5门“课程思政”优质课程、5~8个优秀案例。学校加大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项目申报、立项、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传统与现代等教法改革,将课内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定期举办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图片或展示交流会,表彰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多地体现为参与式、体验式、可视化的实践教学,将思政课参与式、体验式、可视化的实践教学效果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高职院校要上好思政课,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定位,充分发挥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的建设、师德师风示范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系党团组织、教学单位等协同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靳辉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3]李洁,王亮.“课程思政”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北京教育(德育),2019(10).

[4]王青.“路径依赖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8).

[5]李合亮.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趋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注:2021年度中共广西区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项目“推动课程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桂宣字〔2021〕2号);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可视化教学’视域下思政课实践教学‘七个一’模式研究”(2020LSZ029)

【作者简介】李丽娜(1983— ),女,广西柳江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理论;李振秋(1969— ),男,广西金秀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黄 煌)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