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宇
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的国姓都被视为最尊贵的姓氏,而被皇帝赐以国姓更是对为人臣子者的最大奖励与认可,获赐国姓者皆以此为莫大荣耀,其子孙一般都会世代沿用国姓。而比获赐国姓更为荣耀的便是“赐国姓的同时,被编入皇家宗室属籍,子孙亦被视为宗室子弟,统一由宗正寺管理,这也是封建王朝对臣子最大的一种礼遇”。[1]有唐一代,赐姓属籍具有重要的政治内涵,李唐皇帝往往通过对臣子赐国姓属籍再加以封爵的方式,“实现褒奖功劳、勉励勤能、笼络人心的目的”。[2]
唐末,面对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和藩镇反叛的危局,唐朝廷已无法凭借中央军事力量平叛戡乱,故唐廷利用赐姓属籍并封爵的方式笼络各藩镇,以图实现政局稳定,维持自身统治。在这种背景下,多次参与镇压藩镇叛乱和农民起义,为唐室立下赫赫战功的沙陀人朱邪赤心被唐懿宗赐国姓属籍。《新唐书》记载:“进大同军节度使。赐氏李,名国昌,预郑王属籍。”[3]
从此李国昌及其子孙成为唐宗室成员,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两人虽偶有嚣张跋扈之举,但二人对唐朝廷仍旧忠心,数次出兵救助唐朝皇帝,平定不时之动乱,对维护唐朝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对自己唐宗室的身份甚是看重,虽曾因唐昭宗的猜忌,被唐昭宗派宰相张璿出兵讨伐,父子宗室属籍与封爵亦被削去,但李氏父子在战胜中央军后,仍是特别强调自己的宗室身份和对朝廷的忠心。李克用更是上表昭宗表达冤屈,在表中言及:“臣之属籍,懿皇所赐;臣之师律,先帝所命。臣无逆节,璿讨何名?”[4]表中所言足见李克用父子对唐宗室属籍这一身份的看重。
唐昭宗有鉴于李克用对朝廷的忠心,本着笼络藩镇的目的,不仅恢复李克用父子的宗室属籍,更是对其大加赏赐。《旧五代史》提到:“天子又遣延王、丹王赐武皇御衣及大将茶酒、弓矢,命二王兄事武皇。”[5]这表明唐昭宗承认了李克用的宗室身份。在此后数十年间,李克用对唐朝廷更加忠心,因屡立战功,获封忠贞平难功臣,赐爵晋王。晋王是唐高宗未成为皇太子前的封爵,自高宗以降,十几代皇帝从没有将此爵封赏他人,昭宗封李克用为晋王,足见其对李克用恩宠异常。
朱温篡唐建梁后,身为李唐宗室成员且深受皇恩的李克用父子拒不承认后梁政权的合法性,仍旧沿用唐朝年号、封爵及所受官职,并以恢复唐朝为己任,从此李克用父子与朱温及其后裔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梁晋之争。
自李国昌被唐懿宗赐姓属籍后,本人及其子孙就都成为了唐朝郑王房所属的宗室子弟,政治社会地位大为提高,并享受与唐宗室同样的权利;也因为唐朝赐姓属籍,同时淡化了各界对于后唐李氏系出沙陀的种族歧视。这也使得在后来梁、晋长达数十年的斗争中,李克用父子利用唐宗室身份,始终占据大义名分,“李氏父子始终标榜以恢复唐朝统治、诛灭朱梁篡位叛贼为号召,不仅使得大批唐朝旧臣旧将前来归附,同时赢得拥护唐朝势力与百姓的支持”。[6]
唐天祐四年(907),朱温逼迫皇帝禅位于己,建立后梁,随后毒杀唐哀帝。此时,晋王李克用与岐王李茂贞及南方的杨吴等割据政权并不承认后梁正统性,仍坚持奉行唐朝正朔。其中晋王李克用素与朱温交恶,加之李克用系属唐宗室,于公与私都不可能屈从于朱温的后梁政权。李克用借助宗室身份凝聚各地抗梁复唐的力量,开始灭梁复唐之路。李克用晚年,由于决策失误,对后梁方面的战争陷入了颓势之中,接连损兵折将,失去大量关键属地。不久,李克用病逝,世传其将要去世之前,与其子李存勖有“三矢之约”,即一矢灭梁、一矢灭燕、一矢报与契丹之仇。这不仅是李克用的三大遗憾,也是李克用对河东李氏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李存勖正是在这一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以弱抗强,各个击破,最终雪父之遗恨、成唐室中兴。
李存勖继承父业的同时,也延续了其父李克用立用唐宗室身份塑造其正统性的方略,仍沿用唐朝天祐年号,承袭唐朝所赐的晋王爵位,并在随后对梁斗争中打出了“废伪梁之新格,行本朝之旧章”的旗号,以恢复唐朝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天祐七年(910)起,李存勖先后平定河朔三镇,继而向东平定燕王刘守光的割据政权,又亲率大军数次向北攻打契丹,最终于天祐十九年(922)春,李存勖亲率河东军马在河朔地区与契丹展开战略对决,此战李存勖身先士卒,晋军三军奋力出击,致使“敌众大溃,俘斩数千”,李存勖的晋军乘胜追击,契丹军“人马毙踣道路,累累不绝”,契丹自此军力大损,此后长达十余年不敢再度南下。随后,再无后顾之忧的李存勖,再度南下进行对梁作战。
天祐二十年(923),李存勖身为唐朝宗室,坐拥河北、河东之地,大有汉光武帝刘秀当年占据河北进而一统天下的风范。各界劝进的声音不绝如缕,先是出现了百姓进献刻有“受命于天,子孙宝之”印文的关中龟印,后又有淮南杨溥、西川王衍两大地方势力劝其嗣位,以及河东军各级将校“请帝绍唐帝位”的呼声。李存勖父子一直以复唐为口号,以宗室身份继承皇位被各界看作顺天应人之举,登帝位重建唐朝不仅将占据大义名分,也有利于感召心存唐朝的各方势力,灭梁之战也将成为一次重建后的唐中央政权对反叛势力平定之战;此外,唐近支宗室已被朱温屠戮殆尽,遍观唐宗室之中也只有李存勖一人具有称帝的资格。李存勖不仅是唐朝所封晋王,此时坐拥河东、河北之地,又大败契丹,其实力也在各政权之上。基于种种考虑后,李存勖最终于魏州称帝,国号唐,时人皆以其唐室中兴之主,后世史家为作区分,称李存勖所建之唐为“后唐”。
平定后梁之后,李存勖坐拥中原之地,地广而兵强,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性,李存勖更是向各割据政权派出使节,宣扬自己中兴唐朝、诛灭叛逆的丰功伟绩。各政权迫于后唐的强势,多选择遣使称臣纳贡。李存勖为了展现自己的圣德和唐朝继承者的身份,对于前来归附的割据政权进行册封并准许其继续割据一方。而对于拒不归附者,李存勖视之为叛逆,以大唐天子的名义,派遣大军进行征讨。前蜀政权就是第一个被征讨的对象,李存勖派皇子李继岌与枢密使郭崇韬征讨蜀国。在郭的指挥下,唐军迅速瓦解了蜀军的防守,迫使蜀主投降。征服前蜀后,郭崇韬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扩大后唐的权威;他遣使南诏诸部,播谕唐廷威德,希望得到对方的臣服。
后唐李氏为了收拢天下人心,在礼仪规制上有着特别的安排。李存勖为表明自己继承唐朝正朔,在追尊父祖三代的同时,将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与自己的父祖三代立为天子七庙,这意味着后唐与唐朝的法统与宗统合二为一。其中唐高祖、唐太宗当为二祧,享百世不迁之仪,李存勖以唐朝宗室再造唐朝,太庙七庙的设立上足见其视自己所建后唐继承了唐朝的帝统和宗统,李存勖父祖三代更是与唐朝皇帝联叙昭穆,“既淡化后唐李氏系出沙陀的民族色彩,同时大大增加后唐李氏的正统性”。[7]
唐玄宗继位后,有鉴于唐前期藩王出镇获得巨大权力而屡生叛乱的情况,为了削弱宗室诸王的力量,兴建十王宅,将所有皇子藩王都集中于此,不再令其外出就藩。此举虽然削弱了宗室藩王的力量,但也为唐朝近支宗室在唐朝末年数次变乱中屡遭屠戮,埋下了伏笔。据《资治通鉴·唐纪七十》记载:“庚寅,黄巢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8]这表明在黄巢之乱中,留在长安的大批宗室被黄巢诛杀。但李唐统治天下三百年,特别是玄宗以前,大批宗室出镇地方,历经几百年地繁衍,唐朝远支宗室人数还是相当可观的,并且有很多宗室还曾于五代之际出仕于各政权。其中与后唐李氏有着直接关联的便是同为郑王房宗室的李鏻,他对后唐宗室身份和正统性的认可,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唐宗室对后唐李氏的认可与拥护。
据《新唐书》载:“李鏻,唐宗属也。父洎,韶州刺史。伯父汤,咸通中为给事中……长兴中,以与明宗有旧,常贮入相之意,从容谓时相曰:“唐祚中兴,宜敦叙宗室,才高者合居相位。仆虽不才,曾事庄宗霸府,见今上于藩邸时。家代重侯累相,靖安李氏,不在诸族之下;论才较艺,何让众人。久置仆于朝行,诸君安乎?”[9]
又载:“(李元懿)十子,长子璥嗣王,为鄂州刺史。薨,子希言嗣,开元中,为右金吾大将军,再为太子詹事。弟察言,生二子,曰自仙、曾羽。自仙为楚州别驾,生夷简。曾羽为陈留公,生宗闵。[10]
李宗闵便是唐文宗时期的宰相,曾参与牛李党争而闻名。李宗冉乃是李宗闵之弟,李宗冉有李汤、李洎二子。李鏻之父便是李洎,其官至韶州刺史。根据上述记载可知,李鏻乃是唐高祖子郑惠王李元懿六世孙,唐朝宗室子弟。李克用父子也被归为郑王系下,从宗法上来讲,李鏻与后唐君主同样系属郑王房支系,是同宗同房关系。身为唐宗室的李鏻,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但在史书记载中有其明确认为后唐是李唐中兴的言论,不仅认可后唐宗室的身份,同样对后唐正统性也毫无质疑。宗室子弟的认可对于后唐正统性的构建是关键性的一步,得到唐宗室的认可和支持,也就意味着得到了支持唐朝的各种势力的拥护。
在李克用父子以复唐灭梁的号召下,也是在目睹朱温对李唐宗室大规模屠杀的惨剧下,李唐远支宗室子弟纷纷参与到后唐(前晋)政权之中,除了李鏻外,比其谱系更远的宗室疏属李涛也同样出仕后唐为官。可以说,在当时所有李唐宗室成员出于各种考量,无一例外都认可后唐李氏的宗室身份及其所建立的后唐政权。李唐宗室对于后唐宗室身份和正统性的认可正是后唐李氏所急需的法理依据,有李唐宗室的背书,后唐的正统性构建也就完成了关键性的一步。
后唐虽然只存在短短十余年,但其正统性的构建深刻影响了数个朝代。后唐灭亡后,中国历经晋、汉、周三朝,直至北宋初年,朝野内外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后唐乃是李唐宗室所建,后唐是唐朝的延续。
据《旧五代史·晋高祖纪》记载:“癸未,封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后。冬十一月乙亥,立唐高祖、太宗、庄宗、明宗、愍帝庙于西京。”[11]又据《旧五代史·周太祖纪》载:“唐朝五庙(高祖、太宗、庄宗、明宗、愍帝),旧在至德宫安置,应属徽陵庄田园舍,宜令新除右监门将军李重玉为主。”[12]
据以上记载中可知,后唐之后的历朝,都将李唐历代皇帝与后唐历代皇帝放到一起进行祭祀,并以后唐李氏后裔为祭祀者,对于前朝的二王三恪的优待也都是由后唐李氏子孙作为唐朝后裔所继承。晋、汉、周、宋作为一脉相承的政权,对于政权的正统构建自然是建立在对前朝政权合法性和正统性的延续,这四代政权最初的法统都源自后唐,对于后唐法统和传承必然持以认同。
后唐李氏系出沙陀部族,却因功获得唐朝皇帝赐姓属籍的恩宠,因此极为看重自己唐朝宗室的身份。后唐李氏凭借宗室的身份不仅淡化了自身的少数民族色彩,同时得到了大批汉族士民的拥戴与认可。在朱温篡唐建梁后,李克用与李存勖父子更是以唐朝宗室身份为号召,沿用唐朝年号与封爵,并高举恢复唐朝的旗帜,吸引和团结众多拥唐势力的支持,为灭梁复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李克用与李存勖父子十数年的经营,最终实现恢复唐朝、实现中兴的目标,李存勖凭借唐宗室的身份与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民心的归附,登基称帝。为表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李存勖沿用唐朝国号与旧制的同时,更是将自己的父祖三代与唐朝皇帝同叙昭穆。后唐李氏进行的一系列正统性构建的活动深刻影响着五代及宋初的正统观,后唐视为唐朝中兴的论调深刻影响着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