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嫣洁
音乐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类型,其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类型,共同构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国音乐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外来音乐逐渐传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西方外来音乐文化的研究,致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备受冷落,逐渐面临着者失传的危机。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生存条件相对艰苦,交通不够便利,经济条件落后,环境比较闭塞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难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音乐文化。具体来说,音乐文化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歌曲、舞蹈等,呈现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对生活的向往等。例如,维吾尔族的赛乃舞就具备本民族的特点,展现了对生活、对爱情的向往。由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自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和生活中,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的智慧结晶,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极强的地域性、多元性。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京族的独弦琴,广东的粤语歌曲,广西壮族的歌曲等,都是由方言创作、演唱的,并辅以当地特有的民族乐器;同时,少数民族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人基本上都是采用即兴创作的形式进行的,没有固定的音乐体系,例如:山歌对唱、劳动号子等,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进行交流、传递感情的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艺术形式[1]。
民族音乐是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核心,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少数民族音乐的曲调、风格都相对比较突出,并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洗礼,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熠熠生辉。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了较大的重视,经改编之后的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作品非常多。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文化环境更加复杂,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甚至一度进入到停滞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社会逐渐进入到蓬勃发展阶段,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由于其位置比较偏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同时,西方音乐开始传入中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民族音乐的发展。甚至许多年轻人认为只要是民族的、原生态的音乐,都属于落后的音乐,是不时尚的音乐。在这种理念下,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也逐渐进入到停滞阶段中。
在经济与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学生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到外地进行采风、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理解常常局限于书本和教材中,忽视了对当地生态环境、风土人情的了解。长此以往,致使少数民族音乐储备不丰富。同时,在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虽然有关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比重得到了重视,但在实际运用中依然以西方专业理论知识作为主导,并且使用的教材也基本上都是经过翻译的国外原创教材。
少数民族地区的位置相对比较偏远,交通不够便利,区域旅游业发展比较落后、宣传不够到位等,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出现了信息闭塞的现象。外界也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了解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节日、风俗文化是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就现状来说,地方节日、风俗文化并未与民族音乐进行有效地结合。甚至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都成为一种摆设,游客也基本上沉醉于当地的自然风景中,很少会关注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风俗文化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另外,一些少数民族人口较少,老一辈的民族音乐传承人年龄逐渐增大,年轻人多选择外出务工,致使音乐文化传承人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而且,受到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的影响,传承人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和教育,基本上都是采用口传心受的方式进行,无法精准地将其编写成册[2]。
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文化属于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脱离了政府的支持,就难以对少数民族原生态的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切实保障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首先,应设置专项的资金,保障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音乐文化在音乐活动中得以展示;其次,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是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键力量,政府部门必须要对其增加人文关怀,给予一定的奖励、认可、支持和鼓励等,帮助传承人将自身掌握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推广和传承,使得更多的民族青年加入到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队伍中;最后,组织相关的专家对民族音乐文化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等,使其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文化资源体系,尤其是对即将要失传的民族传统音乐进行跟踪调查,并将其保存下来,以便于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3]。
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本身就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极容易消失,并逐渐走向没落。尤其是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在发展中,更新速度呈现出逐步减慢的状态,逐渐失去了大众的青睐,唯有坚持“守中有拓、拓中存新”的原则,才能真正促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必须要坚持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内涵,才能促使其长久地活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例如,可将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地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语言发音,还是声音韵律上,都必须要尊重和保持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独有韵味,才能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坚持创新的原则,在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应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地融合,使得音乐元素更加多元化,能够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4]。
以往,在对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播时,基本上都是通过文化活动、音乐节、大型音乐会进行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这种传承方式显然已经落伍。基于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最大限度促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可依托新媒体实施多渠道传播。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QQ音乐、影音风暴、微信、微博等都成为最佳的传播平台。同时,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上,还可以完善相关的宣传资料,不断充实内容等;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互联网的特点,丰富音乐文化内容,将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风俗文化、民族情感文化等加以补充,进一步强化民族音乐文化的感知力、影响力。例如,在鄂伦春原生态民歌中,整个歌词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曲子的旋律、曲调却十分优美。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就可以将其与当地的自然风景进行有效地结合,借助听觉和视觉双重刺激,充分表达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最后,也可以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创作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契合的纪录片,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与特有的原生态民族音乐结合起来。如此,不仅促进了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有助于音乐文化的再创造。
为了促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广泛传播,还必须要将其纳入到教育体系中,给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首先,高校必须要站在弘扬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视角,深刻认识、理解其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真正促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与现代音乐文化教育的融合。而要实现这一点,高校必须要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地分析,从中提炼、萃取经典音乐理论、音乐艺术风格、音乐表现形式等,丰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还应将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与现代化教育资源进行融合,促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其次,加强理论研究人员、师资队伍人才的培养。受到多种因素地制约,目前高等院校中缺乏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者、研究者,学科建设也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出现了明显的缺失现象。基于此,要想真正推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搭建相关的教育平台,利用高等院校平台,吸取相关的研究成果、教育资源等,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理论研究,切实夯实学科基础,并培养出复合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最后,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并对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和改进,努力探索和创造一条契合少数民族音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
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商业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可将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业进行有效地融合,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我国的云南地区,就将《云南映像》与当地的旅游景点进行了融合,游客在舞台剧《云南映像》的观看中,从人文、音乐多个角度,对云南有了深刻地认识,促进了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在《云南映像》的吸引下,到云南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促进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全面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在促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对原生态音乐特色进行充分地挖掘,因为只有具备特色的原生态音乐文化,才最具吸引力;在对民族音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度地包装,决不能将原生态民族音乐的精髓丢掉,否则就会导致其失去“灵魂”,内容变得空洞枯燥,自身的魅力也随之下降[6]。
综上所述,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致使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现状不甚理想,甚至逐渐走向没落。面对这一现状,唯有重视并肯定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价值,并借助政府引导、拓展和创新、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和旅游商业中,才能真正促进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最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