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81年成立,在中国大学出版社中享有盛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立于1929年,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学科实力最强、影响广泛的新闻传播学院之一。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81年成立,在中国大学出版社中享有盛誉。复旦大学出版社依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深厚的学科实力,设有新闻政法编辑部,是我国最早出版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出版社之一。笔者作为新闻传播学教材的策划编辑,将以复旦大学出版社“博学”系列教材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我国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发展趋势,并对同行业者的策划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复旦大学;教材:新闻传播学
200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选用校训的开头两字“博学”,并将品牌教材统一冠名为“复旦博学”,开创中国出版推出图书冠以品牌的先河。由于“复旦博学”教材在书稿的选择上,注重原创性、高质量,以“名校、名家、名作”为追求,使已出版的“博学”系列教材在中国高校师生中具有良好的声誉。现在,“博学”系列教材已经成为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标志之一。
依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雄厚的学科实力,“博学”系列新闻传播学教材同样具有极高的声誉,其中《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著)、中国新闻史新修(吴廷俊著)都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子的必读书目。
1.“博学”系列新闻传播学教材各学科具体出版情况统计
笔者分析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博学”系列新闻传播学教材各学科的具体出版情况,如表1所示。笔者选取的已出版教材自1994年9月起,至2016年8月止。
由表1可知,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新闻传播学教材中,新闻传播这一传统的学科还是占据明显的优势,达到了73.6%,而广告、影视和公共关系三大类一共仅占据26.4%的比例。以上数据可以反映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出版主要趋势,即新闻传播类教材依旧是重点,广告学、影视学和公共关系学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学科发展历史相对短暂,现在还处于从属地位。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虽然全国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但是因为成立时间短暂、师资力量暂时有限等多方面原因,仅仅设立了新闻学、传播学学科,而设立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高校相对较少。复旦大學出版社根据市场需求,自然出版了较多的新闻学和传播学教材。相信随着今后其他高校新闻传播学院不断地发展壮大,广告、影视、公共关系学方向的新闻传播学教材数量会随之增加。由“博学”系列的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出版方向可知,今后一段时期,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方向的教材数量有可能趋于饱和,主要原因是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大量经典教材,其他学者重写恐怕没有太大价值,也难以完成对原有教材的超越。另外,上文提到的其他学科的教材将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2.“博学”系列新闻传播学教材版权引进教材具体出版情况统计
笔者查阅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版权引进教材的出版数量,如图1所示(时间起止依旧是1994年至2016年,以5年为一个阶段)。
1994—1999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共出版了56本新闻传播学教材,然而从图1可知,教材却仅有5本,同时这一时期的版权引进教材多为一些讲解技术理论的书籍,《电视制作基础》(陈希禾译)、《影视导演》(石川、李涛译)。出现此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一阶段,新闻传播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即一个西方的“舶来品”,不论是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学者数量,还是在校学习的专业学生数量都不多,甚至当时许多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入,“初来乍到”,暂不能完全理解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词汇,在当时,在学术水平上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当时国内对于新闻传播学有深入了解的学者并不多,此时最需要做的并不是向国内读者介绍新闻传播学的一些前沿理论,而是向读者介绍有相关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国内学者翻译一些通俗易懂的理论读本著作自然迎合了读者的需求。到了2000—2005年,这个状况便有了极大的改善。版权引进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出版数量占到了新闻传播学教材出版总量的7%。这一方面是学者思想活跃、学术交流密集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相关学术研究水平进步的表现。在接下来的两个阶段里,新闻传播学版权引进教材的出版数量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同时还能紧贴时代脉搏,并且比较接地气。由图1可知,1994—201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权引进教材数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2020年后,引进教材的出版数量可能会在达到顶点后下降,其原因是国内学者通过对国外教材的系统学习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加希望能将自己所学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固有的特点相结合,写出符合中国人思维特点的教材,这会导致引进教材的出版数量持续下降。
3.“博学”系列新闻传播学教材发行数据统计
复旦大学出版社“博学”系列教材品牌创始于2001年。出版社在书稿选择上,以原创性、高质量为要求,以“名校、名家、名作”为追求,其旗下的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同样体现了高品质。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该系列教材的部分书目。
由表2可知,在系列教材中,印刷版次最高的是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和丁法章的《当代新闻评论教程》,均达到了5版之多;其次是李良荣的《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修订到了3版;而印次达到2版超过了10本。其中,印次最多的教材依旧是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累计销售量已经接近60万册,在学生中被戏称为新闻传播学第一书。丁法章教授所著的《当代新闻评论教程》在1985年首次出版时,名字为《新闻评论学》,在此后近30年的时间里,作者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经过3次修订,重印近40次,累计印刷量也接近50万册。排名第三位的是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自2001年出版以来,畅销20年,先后印刷了10多万册。在公立高校不能强制学生购买教科书的背景下,这三本教材的销量无疑是巨大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以下三点。第一,这三本教材之所以成为新闻传播学科的经典教材,首先它们的内容来自于教材作者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积累,说明这些经典教材的出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者在自己深厚的学术功底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教材所属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且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新闻传播业务和理论提供了必要的系统理论知识。第二,作者本人均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三本教材虽都注重理论阐释,但逻辑清晰,通俗易懂,案例丰富,结构紧凑合理,既能满足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入门之用,又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第三,作者本人均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高屋建瓴,不断紧跟学科的发展方向,把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在教材的修订中。在整理这些书目中,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表2所列出的教材中,有14本为作者一人单独所著,有2本为两人所著,其余6本为超过三人所著。特别是在上文中所提到的《新闻学概论》《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传播学原理》均为一人完成,这充分说明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博学”系列传播学教材对作者和书稿的要求非常高,正如其追求的目标“名校、名家、名作”一样,出版社更加看重教材质量,并且追求高品质的社会效益。复旦大学出版社在这样的目标下,不惜拉长出版周期,给予教材作者大量的时间去独立地思考和构思一本教材。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教材能够保证统一的思路与高质量的写作水平,使全书能够准确地结合实例对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要素进行精确解读,在保证全书的独创性见解下使全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从对复旦大学出版社“博学”系列新闻传播学教材情况的罗列和阐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仅供读者批评指正与参考。
第一,我国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出版已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其中,新闻传播类图书出版数量最多,而广告类、影视类、公共关系类以及其他类图书增长速度加快。但是这也预示着广告类等图书出版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相信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他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不断成长,这些类别的图书会和新闻传播类图书一样,取得不俗的出版业绩。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作为较为新兴的学科,必然需要大量的教材予以补充,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我国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出版由几家出版社呈垄断地位变为由多家出版社竞争。
虽然复旦大学出版社“博学”系列新闻传播学教材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也面临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实力与复旦大学不相上下。同樣依托雄厚的学科实力,以上两家大学的出版社在新闻传播学教材领域同样建树颇多。与此同时,随着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学校的增多,必然导致师资的增加,从而促进了各类教材的出版。近些年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新闻传播学教材也颇受好评。虽然教材的大量出版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如今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在业内的垄断地位。
第三,在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西方传播学经典译著将会更多地被我国高校选用。
我们可以看到,复旦大学作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高地,在研究生参考书目中已经启用了西方译著,阅读原汁原味的新闻传播学,这对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打牢学术基础是颇有好处的。其原因是相对于北京高校的学术氛围相对严谨,上海高校的学术氛围相对活泼。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之一,上海也更易于接受外来文化。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也已经出版了许多系列的译著丛书,相信随着学科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译著被介绍给中国读者。
参考文献:
[1]顾潜,李良荣.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学教材——李良荣教授访谈录[N].中华读书报,2001-10-24.
[2]赵泓.我国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研究综述[J].中国出版,2013(12):38-41.
[3]徐丽萍.国内外教材的对比分析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06(2):21-22.
[4]陈力丹.关于新闻传播学教材的几点意见[J].新闻与信息传播,2001(冬季号):23.
[5]杨丽.关于本科新闻史教材的几点思考[J].新闻界,2006(4):122-123.
[6]郑亚楠.关于省属大学新闻传播师资队伍亟待建设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12):7-9.
注释:
①赵怀瀛.我国新闻传播学教材发展建设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8.
作者简介:
赵怀瀛,男(1986.5—),汉族,籍贯:北京通州,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组与新媒体学院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方向:新闻传播学教材和学术专著的出版。
101950118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