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第二课堂”,创新新闻实践教学

2017-04-19 16:41陈小波李红祥
文教资料 2016年3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陈小波+李红祥

摘 要: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强调学生“动笔”、“动口”、“动手”等能力的培养。在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把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放在第一位,在上好“第一课堂”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得到充足的新闻实践锻炼,有效消化课堂所学,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在《高等学校管理》中指出了“第二课堂”的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第二课堂”就是在正常教学计划中的教学活动之外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及有酬性的等活动。新闻传播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及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采写、编导、节目制作、播音主持、宣传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强调学生的“动笔”、“动口”、“动手”等能力培养。在新闻传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把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放在第一位,着重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新闻“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课堂教学)而言的,是在上好“第一课堂”新聞传播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得到充足的新闻实践锻炼,有效消化课堂所学,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实践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新闻传播专业能否培养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符合融媒体时代用人要求的新闻专业人才的关键,是实现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新闻“第二课堂”,既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有效地将“第一课堂”所学新闻理论知识转化成新闻动手能力,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通融合,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善学生的新闻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新闻职业素养和整合传播的全媒体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整合校内媒体资源、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策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相关赛事,联合地方媒体,共同搭建一个开放性的新闻“第二课堂”,创新新闻实践教学,提高新闻传播教学水平。

一、重视校内实践平台

新时代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在适应国家发展和人全面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学生主观能动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此,现在各高校都拥有自办媒体机构,如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笔者所在学校(衡阳师范学院)的自办媒体有:校属的新闻中心(包括报纸、电视台、广播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校团委旗下的津梁传媒(包括杂志《新青年》、微博、公众号),有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中心(包括院刊《发现》、微博、公众号)等。这些校内自办的媒体无疑是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开创“第二课堂”极佳的平台。利用这些校内自办媒体,积极搭建新闻实践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新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强化。多年来,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深化新闻传播教学改革,坚持将新闻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在重视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

据统计(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我校新闻中心(主要运营报纸、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学生编辑、记者共48人,其中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22人;校园广播站学生编辑记者共39人,其中新传院学生8人;校园电视台学生编辑记者共28人,全部是新传院学生;津梁传媒学生编辑记者共48人,新传院学生26人;新传院新闻中心学生编辑记者共48人,全部是新传院学生。新传院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在外实习)共345人,在学校各大媒体实践的学生共132人,占比约40%,如果再加上在学校各行政部门及各院系(包括网站、微博、微信等的运营)实践的学生及为校内媒体提供稿件的学生,新传院学生每学期在校内媒体实践的人数超过5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校内媒体是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极佳平台。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校内媒体,我们为学生配备相关指导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校需要,及时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另外,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并掌握更全面的新闻实践技能,每一学期都会对各个岗位进行轮换、招新。这样学生采写编评等新闻专业素养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组织、策划学校各类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单一型”的新闻人才转变为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采写编等基本新闻技能,还需有策划活动、组织活动等能力。

高校包括各院系每年都会举办各式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五四青年表彰大会”、“三八妇女表彰大会”、“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为了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能力,我们把学校各大型活动承包下来,安排相关指导老师负责指导把关,把策划组织任务分配给某一个班级负责(不同的活动由不同的班级组织),班级再切分成不同小组,分工合作,从而很好地完成活动各项工作。如为了举办2016年“三八妇女表彰大会”这一大型活动,我们需要以下这些流程:

前期准备阶段,我们需要进行策划、宣传,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手段遴选出学校优秀妇女代表;随后,学生需要全方位地采访这些优秀代表,并录制个人优秀事迹DV,准备在晚会上适时播放。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采写编能力等都会大力提高。

活动进行阶段,大会流程、主持人语言、嘉宾座位安排、礼仪人员、拍摄(包括录制和摄影)等,事项烦琐,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主持能力、拍摄能力等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活动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整理,把晚会过程中四个机位拍摄的视频与前期拍摄的相关视频进行组合编辑,编写新闻稿(包括消息、人物通讯、人物专访等)在校报、学校网站及院刊中发表,相关视频编辑成新闻视频(如视频消息、人物短片等)在学校电视台播出等。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采写编等新闻技能进一步提升。

由此可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一方面丰富了学生课余的生活,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策划、组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新闻素养。所以,校内各种活动是构建新闻“第二课堂”的重要平台。

三、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奖赛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大学生大奖赛,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一分钟影像大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省教育厅等主办的“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等。国家有关部门和专业协会组织的各种大赛,是由政府、协会、企业联手构筑的人才培养、选拔及校企交流的平台。

近年来,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积累了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15年一年中,学生在各项大奖赛中共36人次获奖。现在,我院已经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竞赛组织办法和参赛学生的选拔培训方法。以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大广赛”为例:“大广赛”一般在每年的上半年(3月-6月)进行,我们会提前一个学期对学生进行大赛宣讲,包括历届赛事获奖作品的展播、获奖选手的经验交流、大赛评委会成员的指导等系列活动,鼓勵学生踊跃参加,做好大赛准备;3月份,学院组织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组织参赛团队,进行选题策划;4月份,参赛个人或团队创作,并向学院提交参赛成品;5月份,学院组织相关专家(主要由相关业界专家组成)进行点评和评奖,确定参加“大广赛”的作品;6月份,根据相关老师专家的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最终提交给“大广赛”组委会。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奖赛,一方面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参赛过程中,学生的策划能力、协作能力及各种新闻素养都得到有效开发和锻炼。此外,我们以参加各类大赛为契机,将其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和参加各种大赛的活动结合起来,将各种大赛改造成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从而推进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改革活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新闻人才。我们通过研究各种大赛的比赛章程和规则及比赛的内容和使用的工具设备及各类软件,分析大赛对参赛选手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制定我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依据,同时作为建设新闻传播实训基地的依据。

四、利用校外地方媒体

新闻传播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在与地方媒体沟通、合作的基础上,全力建构由课堂向课外、由校园向校外拓展延伸的多层次、多平台、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校外地方媒体打造成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有力的“第二课堂”。

我校所在地衡阳市现有衡阳市广电中心(包括衡阳电视台、衡阳广播台等)、衡阳日报社(包括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等)、中青社衡阳分社、衡阳新闻网等媒体,资源较为丰富。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思想指导下,我院与上述本地媒体联系紧密,每学期都会邀请当地媒体人来校分享经验,有些课程还会邀请业界专家老师来上课。

新生入校第一周,就把他们带到当地媒体进行参观,了解新闻产品的制作过程,让他们到媒体中接受专业的第一课的熏陶。这样,懵懵懂懂的新生对媒体会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明确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我们鼓励并推荐学生利用周末、暑假、寒假时间去媒体实习,到真正的媒体第一线实践体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会先从当地媒体中了解他们近期的新闻选题,然后结合教学内容从中挑选一些学生能做的选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行完成新闻的采写编,最后交给媒体发表。

这种与地方媒体合作的模式,一方面地方媒体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学生的新闻视角会给他们带来新鲜的体验。另一方面将地方媒体打造成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进一步丰富新闻实践教学手段,而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接受真正媒体的洗礼,对新闻媒体有更直观的印象,为以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与地方媒体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及时根据地方媒体的需求,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学校实验中心、地方媒体互通融合,模拟与实战、练习与反馈、项目研究与协同创新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精心打造新闻“第二课堂”,最终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潇潇.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J].教学研究,2015(5):98.

[2]邵妍.浅谈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第二课堂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8).

[3]胡德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大学,2015(5):124.

[4]丁丹,王芝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104.

本论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地方媒体互动研究”(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阶段性成果,系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TKT201615)的阶段性成果,本论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编号:湘教通〔2016〕400号)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