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21-03-07 12:59石少雄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道德与法治培养

石少雄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初中阶段各个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初中德道与法治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站在各种角度对各类问题及社会现象进行观察,认知,探究,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思辨能力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在初中德道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培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教学目的不明确。受“应试教育”理念约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倾向于完成升学指标,轻视教化育人的目标,因而许多学校在七八年级时忽视该课程教学,到九年级时才开始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要点或重点知识,忽视了该课程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方面的教育作用。可以说,相较于其他基础课程,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出现课时被其他课程挤占的情况,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由于部分初中学校没有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对该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缺乏深入研究,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只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彰显出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思辨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

思辨能力是一种思考辨析能力,其中思考是基础,辨别思考后的反馈,思辨能力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即能够根据所学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对真善美、假恶丑进行准确辨别,学习与发扬真善美等一些良好的品质的重要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形成辨别能力的关键时期,借助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真、善、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优良品格。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准确,无法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思维和实践,也不能很好的掌握与法治课程的精神内涵。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得有效的知识,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辨别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1.做好充分课前准备

道德法治教学中,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础。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明确开展教学的方法,做好合理的教学安排,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辨析。另一方面,准备好有趣的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短视频等,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思辨的积极性。

2.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果其学习环境较为和谐,那么他們的思维更容易得到激发,也更敢于参与到互动交流之中。故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理性思维得到培养。如,在《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说生活需要法律的具体体现,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学生就会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些学生说某个交通路口经常出现交通瘫痪,这时就需要交通法予以维护,还有的学生说每个学生都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所以如果学校开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违法的。通过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的活跃,通过对某事件的深入分析,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会更加的理性。

3.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就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探讨,那么在相互交流与探讨之中,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激撞,尤其是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观点的对比,就会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入。如,在某中学,学校开除了违法学校纪律的同学,请问学校的这种做法正确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那么有些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毕竟学校的规章制度就在那里,该同学不守纪律只能够为自己的做法付出代价[3]。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义务教育,保证每一个人上学的权利。所以,学校只能够惩罚这名违反纪律的学生,而不能够开除他,不能剥夺他享受义务教育的能力。那么在相互讨论之中,学生对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入,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更加的理性。如此一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才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思考、辨析中。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邀请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思考某个学生的行为是否得当,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加深学生印象。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与学生积极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辨析。例如,在讲解“认识自己”一课内容时,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扮演不同学生的表现:(1)我什么都不擅长,没有别人聪明;(2)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不是完美的;(3)我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误,老师就批评我,我很生气。而后要求学生根据上述不同学生的表现认真思考,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辨,更加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5创设有趣思辨情境

为提高学生思辨的积极性,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有趣的思辨情境。一方面,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降低学生的陌生感,促使其更加积极地思考、辨析。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搜集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动画情境,要求学生对展示的图片、动画情境进行辨析。

6做好教学总结反思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为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教师应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及时发现与优化教学中的不足。一方面,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讲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思辨积极性,以及发表观点情况,评估教学效果,明确教学中的不足,作为优化的依据。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其他教师成功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讲解“做最好的自己”一课内容时,为使学生正确思考,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教师通过向其他教师学习,采用分组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即教学中,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指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深入理解“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把握教学的一般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理论框架。并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训练,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概念的掌握,也能解决一般常见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道德与法治培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