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

2021-03-07 12:59周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量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周莹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要有良好的量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要为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量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多情文化

引言

在数学中,“量感”是指学生看到数字和主题后的直觉,这种感觉是空洞的,但它是一种数学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能错过的东西。有良好的“量感”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一倍,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但多“量感”的培养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知识,对学生的培养比较并提出几点建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的意义

重视“量感”的培养,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下文详述。

(一)协助学生认识及应用数学知识

“量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信息,如果学生有良好的“量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周围的事物和事件,在生活中找到相关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了“量感”,面对数学问题,不再是硬拷贝数学公式,而是用自己的理解来解决。

(二)培养学会的逻辑思维

数学较抽象,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要求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数学逻辑,并在理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掌握“量感”,数学教学水平将显著提升,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密切的数学逻辑联系。

二、“量感”培养策略

(一)从学生自身条件出发

在小学,学生们对抽象思维有一定的理解但是不全面,运用逻辑思维过程中可能村在一定的错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进行具体的培训,创造条件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量感”。例如,在概念传递中,概念是简练额语言,同时概括性较高,具有抽象性,这是学习数学的主要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简单说明,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如果数学教师能以现实例子讲解,让学生从具体事物中通过观察、比较和抽象的概念,那么就可以建立数学逻辑运算系统,有效培养“量感”。其次,可以采用数学中常用的“数形结合”求解方案,将抽象数字与具体的物质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其意义和本质。还有一个练习就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题即使很简单,学生也会遇到困难,为了过渡到实际问题,学生们在思考中可以呈现场景,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方面的改进

至于认知能力尚弱的学生,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数学感到恐惧,这无疑阻碍了“量感”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有必要帮助学生培养“量感”,同时,教师要提高对“量感”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和数学能力,正确把握“量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教学,课后,对教学方法进行反馈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新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量感”。通过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学生很难想象,在实践中很难具备立体图形切割的条件,因此,首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三维立体模型,使学生对相关元素有了更好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数学课程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学习,这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教学,重点还是教师的亲身指导,不能过于依赖辅助工具。

(三)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科目越来越开放多样,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教与学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变,一,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情境。首先,将生活情景纳入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例如,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与克、千克、吨问题相关的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本内容,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事务,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各种观察了解克、千克、吨间转换,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增加“量感”。二,创造机会,让學生自己练习。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许多需要学生做实际操作课题。例如,折纸,引导学生们了解数学规律。

(四)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量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会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安排想象和观察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的真正意义,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量感,形成良好的量感。分析数学材料内容,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知识。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抽象知识,这是因为学生们还没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真正知识。在这方面,教师应利用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情况和生活例子,并经历理解和掌握概念的过程,使其对学生概念有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这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量感。

例如,从“0的认知”一节的内容来看,在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学生们也意识到“0”基本上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之后,激励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让学生说出“0”这个数字常用的地方。在这方面,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比如,有学生说在手机上、键盘上、车牌上看到0……,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和理解“0”这个词的另一个含义。例如,数字“0”包括具有其他数字组合的电话号码;温度计上主要表示起点;学生在学习之后,也可以更具体地理解数量的概念。因此,学生也可以体验和意识到“0”的含义,从而对生活当中遇见的0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量感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关数学教师应重视。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较为困难,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量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在实际教学中,量感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学生,让学生亲自实践,敢于想象,从而形成量感,发展量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8):161-162.

[2]李德堂.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1(38):135.

[3]贾军强.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1(38):142.

[4]刘雪梅.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1(26):87-88.

[5]王慧颖.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小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5):147-148.

猜你喜欢
量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兼收并蓄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