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能力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

2021-03-07 11:47:25白雪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1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审美能力小学美术

白雪

摘要:美术是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师在其教学环节,不仅要注重美术知识的教授,也要注重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让小学生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发现美术中的美,生活中的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注重美术鉴赏教学。本文主要探究了基于审美能力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学科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语数英等学科能够启发小学生智力,培养小学生优秀的品德,音乐学科能够启迪小学生的心灵,美术学科则能帮助小学生发现美。关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每一项都很重要。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其教学环节,应注重鉴赏教学,注重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美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之中。

1、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美术知识与绘画技巧的学习上,忽视了美术鉴赏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容易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革新理念,创新方式,注重美术鉴赏教学,将美术知识与绘画鉴赏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带给小学生新鲜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课“我的老师”教学时,可以先要求学生以与自己关系最亲近的老师,如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为模特进行绘画。在学生完成绘画之后,教师则要注重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在引入本课的美术知识,让小学生明确如何鉴赏人物画,如何发現人物画中的美。通过绘画和鉴赏结合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也能在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1.2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创作其实也是创作者内心的表达,体现着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愿望,从创作者作品之中,或多或少能够看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深入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使其了解作者,走进作者的途径,也是其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与内涵的重要方式,使其能够在鉴赏的过程中,汲取其中的优秀思想。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鉴赏有关梅、兰、竹、菊的美术作品时,在向学生讲解作者和作品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向学生深入介绍梅、兰、竹、菊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君子品格和坚强品性,进而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

1.3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小学美术教材是经过众多优秀的专家、学者精心挑选的内容,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涵盖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虽然,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背景下遗留下来美术作品永不过时,是对历史的记录。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识蕴含不同文化内涵的优秀美术作品,在仔细讲解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同时,也能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开拓小学生的视野,使小学生称重受到感染与熏陶。如学生通过鉴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感受到当时秦朝强大的国力,并能在鉴赏的过程中接触和学习秦朝的历史文化。

2、简析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

2.1鉴赏优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必然路不开优秀作品的鉴赏[1]。为了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鉴赏小学美术中的作品,使其能够从作品鉴赏中,发现美,感悟美,提升其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让小学生能够从审美鉴赏中积累经验。

例如:以“形形色色的世界”为例。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世界中,世界是多彩的,也是美丽的。在此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欣赏《布达拉宫的美》,并引导小学生从自然风光、创作手法以及其中隐藏的情感进行鉴赏,使其能够在鉴赏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美。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建立对美的认知,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2.2利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是,如果单单用眼睛去感受美,这是还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调动多感官,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篇美术作品进行体验,以获得不同的感受[2]。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感受美的培养。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也能够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七课“色彩的情感”的时候,就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让学生体会色彩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歌曲,给小学生播放《歌唱祖国》,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专注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其次,教师则要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小学生的思考,让小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美。如:这位歌唱家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最合适呢?为什么这种颜色的衣服最合适?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穿红色最合适。因为国旗的颜色就是红色的,红色能够体现出祖国的蓬勃向上以及祖国人民的慷慨激昂。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用听觉来感受美。教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美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2.3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很多著名的美术作品均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点滴,用心体会生活中一切细小事物,感知细小事物的美[3]。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只要留心观察,便能发现其中的美。一朵盛放的花是美,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是美,一直飞舞的蝴蝶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将绘画技巧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组织小学生开展写生活动,引导小学生细细观察生活中的细小的美好的事物,感知其事物的美,才能将事物的美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之中,使绘画内容更加真实,更加具有美感。

例如:在关于“小鸟的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教室的束缚,带领小学生到自然中写生。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观察小鸟的外形,观察小鸟的家有着怎样的特征,以使其画作更加细腻形象。同时,带领小学生到大自然中写生,小学生不仅能够观察到小鸟的家的外形特征以及特点,还能观察到小鸟把家安在树枝上,安在阳光下,当阳光穿过缝隙照射到小鸟家中,伴随着小鸟欢乐的歌声,小鸟的家也变得格外温馨,让人不忍打破这样的平静和美好。在小学生的眼中能够看到美好,在小学生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小学生细腻的观察,为小学生的画作增添了几分色彩。小学生的画作中不仅小鸟的家更加形象细腻,也能从构图中感受到画中的宁静与美好,感受到小学生的用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鉴赏教学是新课改下的具体要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小学生审美素养,发展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注重鉴赏教学的开展,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调动小学生的多感官,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能够从中欣赏美、感悟美,增加对美的认知。

参考文献:

[1]王长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8-20.

[2]王迎花.基于审美能力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0-291.

[3]邓峰.发现美、欣赏美:对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9,(23):66-68.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审美能力小学美术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比较鉴赏在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52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09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6:26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1:32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