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让语文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

2021-03-07 00:05:15沈定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体验初中语文

沈定国

摘要: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文本中蕴含的信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深度阅读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思维;文本;体验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眼、耳等器官的配合,调动大脑进行深度的活动,从而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黄金期,整合好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提升思维层次,打造出高品质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注重朗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初中生处于培养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刺激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牢固的人文底蕴,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朗读活动,通过朗读来熟悉课文内容,学习语言和文字知识,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大体上把握课文梗概,并且自行查阅字典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消除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摘抄自己喜爱的佳句,标记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和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更多的课外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视角,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主题,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保持长期的朗读习惯,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显著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阅读效果,把书读通、读活。

二、品词逐句,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阅读的本质就是和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品词逐句中感受语言的内涵,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课文的深厚内涵。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反复品味重要段落,这些部分往往是课文的精华部分,包含了作者的精巧布局与谋划,遣词造句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学生仔细品读,进行深入的探究。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第二段的开头如下:“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有认真看过树叶落地吗?这件事情你觉得是有趣还是无聊?作者为什么说‘又’要独自看落叶?为何要用‘又’这个字?”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秋天飘零的落叶中,包含了作者对自己残疾的悲伤与失落之情。接下来,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写作手法,也就是借景抒情的方法,借飘零的秋叶来抒发自己悲凉的心境。

三、善于捕捉,演绎文本深度阅读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好明确的主题,再按照主题来选择恰当的课文。开展深度阅读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与课文进行深入的交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中,学生应当是课文意义的解读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与事件,感知每一处语言背后的含义。例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一位同学将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误读成了“这就是济南的冬天”,另一位同学说“你读错了。”引发其他学生的哄笑,教师及时对他们进行启发:“本文的题目叫做《济南的冬天》,可是结尾处却是‘冬天的济南’,难怪这位同学会读错,同学们想一想,难道是老舍先生写错了吗?还是出版社印刷错了?”听了教师的这番提问后,学生纷纷陷入了沉思,并且展开了小组合作,深入阅读课文内容,对“冬天的济南”和“濟南的冬天”进行了杜比,这样才能捕捉到作者的一番用意,体会作者独具的“匠心”,提升阅读效果。

四、换位思考,充分激活学生体验

语文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生活的联系密切相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生动,大量的白纸黑字填满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他们硬着头皮去阅读,也难以获得深刻的体验,无法透过文字的表层来感知文章的内涵。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弥补初中生因社会经历不足导致的理解障碍。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本文描写了父子在车站离别时的情景,然而许多学生并未经历过离别,家庭环境也与作者不尽相同,所以难以准确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回忆与父亲相处的往事,想一想最思念父母的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他们对文章的共鸣,促进他们对作者感情的认同,让他们认识到作者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背影,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开展深度阅读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重要方式,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制定好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体验文章的人文内涵,提升阅读学习体验。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深入体验文章蕴含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关秀姝.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J].语文教学之友,2016(02).

[2]朱巧彬.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

[3]唐胜.初中语文教学中古代散文深度阅读教学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体验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33:48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戴着镣铐起舞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2:53:08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5:34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6期)2016-07-11 19:05:29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5期)2016-03-26 12: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