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 青岛 266400)
田径运动具有技巧性、综合性、力量性和竞技性,对于运动规则的设定在不断更新变化中,该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很强的身体素质。如今田径运动发生改革,改革的方面有运动器械和运动技能。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场景下容易产生受伤,预防运动员受伤是运动员素质训练中很重要一环,所以,研究田径运动员受伤原因和预防策略具有深远意义和实践价值,田径运动员应该要将如何避免或预防运动损伤放在最高位,时刻提醒自己。
对于田径运动来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支持运动事业的发展,国家致力于打造具有系统化的田径运动训练体系。运动员损伤是田径运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较为难解的问题,研究田径运动员损伤问题,就是推进体育领域改革的问题,可以落实体育相关制度,完善体育改革体系建设,是响应国家政策的举动。所以,研究田径运动员损伤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田径运动训练体系系统化,对田径运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田径运动的训练目的在于培养运动员的运动精神和增强体质,田径运动作为竞技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可以训练运动员的整体协调能力和爆发力等,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受伤现象不利于运动员身体健康发展,对损伤现象的研究有利于运动员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对田径运动损伤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和及时解决。研究运动员健康发展有利于发展田径竞技运动,需要研究的有损伤原因和预防策略,对运动员自身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田径运动培育模式来说,应该要注意加强运动员损伤管理模式的开发,增加其创新性,以标准化的模式为训练要求,提供更加严格的运动员损伤预防体系。田径运动培育模式的创新思路在于突出监管体系建设,对于田径运动来说,不仅要更关心运动本身的竞技性能,还必须做好后期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管理的内容就是运动员损伤发生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后勤工作做得好,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才可以发挥全部的实力,赢得比赛。
田径项目的运动员在平时的项目训练时,关注的核心在于如何提升自身的田径比赛成绩,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由此导致了运动员不清楚运动损伤的危害,不了解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对运动环节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较差。运动员缺乏安全意识,在运动过程中做危险动作的概率增加,一些可以避免的运动损伤产生的概率也增加,影响田径运动本身的效率和质量。
田径项目的运动员在平时的项目训练时,缺乏动作技巧性训练,缺乏理论指导。如果运动员不注意运动规范,例如,起跑规范、防损伤规范、自卫保护规范,用自己不合格的动作来完成田径项目,就会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意外事件,引起运动损伤。所以,准确掌握运动的技巧,进行技巧性理论学习对避免运动员损伤至关重要。另外,对于田径项目的参赛运动员来说,自身的强大身体素质是作为运动员必备的因素,赛跑者需要有爆发力、耐力、敏捷性、速度性,保证身体的力量足够支撑高强度运动,保证心理素质过关。但是,身体素质这一项要求很多运动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加强相关部位的训练,以提高身体机能。
田径运动前期准备工作对运动本身来说至关重要,前期的准备包括热身运动、设备场地准备等。热身运动包括肌肉拉伸运动、肢体舒展运动、关节活动运动、韧带拉伸运动,如果在运动前及时做好热身预备项目,运动过程中肌肉会更加容易适应高强度的运动,抽筋、拉伤、损伤现象产生的概率降低,运动员就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技能,体现肌肉的力量,体现腿部的爆发力,体现整体协调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教练在田径运动训练项目中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当运动员存在疑问的时候,教练应该要结合自身经验和理论知识,给他们及时解答。教练在实际运动中不能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存在失职现象,从而导致运动员的自身能力难以提升,运动员损伤现象频繁发生。在教练群体内还存在责任推卸现象,当运动员发生意外事故后,部分教练不但没有及时处理好,还推卸责任,害怕承担责任。在田径运动中,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等其他工作人员都要有运动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
做好运动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是田径项目的运动员在平时的项目训练时最应该关注的问题,田径项目的运动员不仅要在乎田径比赛成绩,还要重视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首先,安全意识的建立基于预防方针,运动损伤的产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运动员做好基础的理论知识普及工作,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和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自然就能提高对运动环节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其次,要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如果运动员不主动获取安全相关的知识,相关部门就通过宣传教育的方法将相关知识点普及开来。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法有:第一,科普讲座法;第二,专家论坛法;第三,网络宣传法。当运动员培养自身的安全运动损伤的意识后,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就会避免做危险动作,一些可以避免的运动损伤的产生概率也就降低了;最后,运动员要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意识,一些高难度动作是与自身身体机能相违背的,运动员就不要尝试,并且运动员内心要知道哪些项目是自己可以胜任的,哪些项目是与自己不相符的。在明确自己的身体哪些部位有弱点后,在今后的运动过程中,对这些部位的保护工作应该要更加严格,重点保护这些脆弱的部位。
田径项目的运动员年龄不大,大部分运动员的运动经验不足,对于整个项目的认识没有教练清楚。所以,教练要发挥自身的责任,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能赢得好成绩,在运动员发生损伤时,教练要能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如何处理,在运动员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要告诉他们如何防范受伤风险。第一,教练需要做好监督工作,监督运动员在日常训练过程里能够按照规范动作进行运动,训练模式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运动效果更加有效;其次,教练要做好后期分析工作,对于运动员损伤的产生原因详细记录下来,并且后期认真分析,找到原因间的共性,并且采取方法解决它。分析工作结束后,教练就要做总结工作,把分析结果总结成为一套体系化的方案,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健壮性和可行性。这些处理方法是一套保护方法,也是一套预防运动伤害产生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使用价值;最后,将之前的方案和措施等想法落实到工作的实处,做好教练运动员的工作。在确保运动员身体的力量足够支撑高强度运动和具有强大的爆发力、耐力、敏捷性、速度性的同时,田径教练要做好本职工作,避免人员伤害和物资财产损失,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田径运动员损伤的预防策略离不开教练的共同努力。
自身的强大身体素质是作为运动员必备的因素,身体素质包括肌肉素质、韧带素质、爆发力等,如果在田径训练中加入核心力量训练,就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素质。传统的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包括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具体为:其一,器械训练法;其二,非器械训练法。我们需要在田径训练中加入力量练习,将传统方法结合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练习方案,因材施教,提高练习的效率。针对第一种器械训练法,我们通常采用混合器械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的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例如,我们采用半圆平稳器来加强练习,针对的是上肢力量不足的运动员,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练习,然后施加下蹲的力来条件身体协调性。器械练习法的器械选择多种多样,针对协调能力差的个体来说,选取瑞士球来加强他们的核心力量。瑞士球的使用方法是采取蹲坐的形式,在球面上进行特定动作的练习。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协调练习者的身体协调能力和促进小脑发育。针对第二种非器械训练法,力量的训练主要采取的是强化肌肉记忆的方法,不借助器械,做一些指定的动作来进行肌肉的强化运动。这种方法的应用场景更广,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无设备场地的限制。加强运动员的力量也就提高了运动员是身体素质,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运动员损伤形成。同时,田径项目的运动员在平时的项目训练时,需要准确掌握运动的技巧,进行技巧性理论学习,增加动作技巧性训练,对避免产生意外事件和避免引起运动损伤有很大的帮助。
在田径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做好肌肉拉伸运动、肢体舒展运动、关节活动运动、韧带拉伸运动,在教练的引导下完成,保证动作的科学性。热身运动的作用是对身体进行预热,让身体提前感受运动。另外,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田径项目的难度选择要科学,不能直接选择最难的项目,这样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必定是会造成运动伤害的。运动需要从简单的项目开始,慢慢增加难度,运动的速度要从慢速开始逐渐加快速度。在逐渐的强度变化中才能有效避免运动伤害。难度和强度的变化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身体素质好,运动的强度可以调高一些,有的人就不可以,所以在制定计划的环节要结合实际,不可盲目进行。
外界环境因素会干扰运动员注意力,容易导致运动员损伤,所以,模拟比赛现场就是模拟干扰因素,例如,气候条件环境干扰、温度和湿度条件干扰、比赛环境干扰、噪音干扰、观众干扰等。首先,模拟比赛灯光场景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在真实的比赛中,灯光会发生突然闪耀、突然变暗、爆炸、强度刺眼等现象,教练凭借自身经验告诉运动员如何妥善解决;其次,教练模拟现场观众的各种突发状况,例如观众声音太大影响运动员听起跑的枪声,造成抢跑或者与他人起跑相撞导致肢体伤害;最后,教练要模拟比赛的实际流程,让运动员更加了解在比赛过程中应该如何预防损伤。运动员只有在模拟训练中对比赛现场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在真实的比赛现场更集中注意力于比赛本身,获得更好的成绩。
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发生意外事件的概率很大,我们需要做好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的研究工作,明白发生原因,找到解决措施,才能完善田径运动机制,促进竞技体育行业不断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