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沂蒙地区溜山梆子的发展与传承

2021-03-06 05:34
戏剧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梆子戏班沂蒙

(青岛滨海学院 教育学部,山东 青岛 26655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溜山梆子,是山陕梆子进入沂蒙地区后,融合当地语言、民间曲调和风俗习惯等形成的具有本地特色的独立剧种。自清乾隆末年(1785 年左右)形成独立剧种以来,一直受到当地群众的青睐。它与沂蒙人民群众生活、风俗习惯、精神状态以及思维模式等密切相关,是沂蒙文化的重要载体,并被世代相承。然而,由于“长年封闭性的演出”,溜山梆子“已不存在专业剧团,剧种日渐衰落”。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再加上经费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演唱者减少,曲牌、剧目渐失,溜山梆子再度面临失传的险境。

一、溜山梆子的传承

任何文化都需要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和未来。在戏曲艺术中,传承既是对过往表演形态的保留和延续,又是使“活态”的戏曲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一)传承模式

口传心授是溜山梆子的主要传承方式。在代代相传中,师傅与徒弟共同完成传达与接受这个双向互动性过程,最终将溜山梆子的表演风格“活态”的保存和延续至今。从历史上的戏班及现在的剧团成员关系来看,溜山梆子存在着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婚配传承、戏班传承等个体传承与集体传承相结合的传承模式,其中,师徒传承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1.家族传承,如父传子,父传女,母传子,叔传侄等。这是溜山梆子的一种重要传承模式。其中,以方城镇中西蒋村的李玉才一线最为突出,李玉才的爷爷李忠三、父亲李贵祥俱是溜山梆子发展史上重要的演员,李贵祥深得李忠三嫡传,李玉才跟随父亲李贵祥学习直至父亲去世,转随其三爷爷李广玉等人学习。家族传承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能够让戏曲在传承的过程中更大程度上保持原汁原味。然而,由于戏曲的学习囿于嗓音、秉赋等先天条件的限制,导致家族传承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危机。

2.师徒传承,即师傅通过收徒、徒弟通过拜师这一形式传承溜山梆子。历史上,这是溜山梆子最为广泛和重要的传承模式,也是最富生命力的传承模式。从溜山梆子传承谱系来看(见图1),从第一代的曹合泰,第二代的李忠三,到第三代的赵淑贵、李贵祥、王家祥、张启发,再到第四代的曹百惠、王春阳、薛有玉、李传信等人,最后到第五代的王英义、仝月亮、李玉才等人,他们之间通过徒弟拜师、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传承,都是典型的师徒关系。

3.婚配传承,即夫妻间的传承。比如汪沟镇颜家围子溜山梆子老艺人仝月亮曾教过其老伴陈万芝《麒麟山》、《桃花庵》等剧目。陈万芝早年没有学习溜山梆子,后来嫁给仝月亮后,才开始接触溜山梆子,她的行当是旦角,饰演过不少角色,如雷振海夫人、苏贵珍等。在广大农村,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学戏登台仍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像陈万芝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4.戏班传承,与学校传承一样,相对于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婚配传承,属于集体传承模式。自溜山梆子诞生以来,戏班传承这一传承模式在溜山梆子的传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清乾隆年间的中西蒋戏班、清光绪年间的“三合班”、“诸满班”,还是上世纪中叶活跃于沂蒙山前的众多溜山梆子剧团,都延续和保留着戏班传承这一模式。

(二)传承谱系

目前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除了王英义为代表性传承人以外,尚有李玉才、薛有玉、仝月亮等。以下为笔者根据走访调查整理的溜山梆子传承谱系:

数百年来,正是在戏班搬演及师徒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溜山梆子才能流传至今。在当代,溜山梆子的传承主体亦是众多老艺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溜山梆子的发展。

图1 溜山梆子传承谱系②

表1 溜山梆子班社(剧团)建设情况一览表

二、溜山梆子在发展与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溜山梆子不可避免地被当下语境中的各种力量“有意识的创造”着,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溜山梆子被“配角化”。溜山梆子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一般,并且只能居于配角的地位,甚至是配角的配角。

其次,溜山梆子被“不实化”。溜山梆子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即使是专门的学员也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与较多的精力才能掌握其精髓。而新媒体经常表现出用“观众”身份,而非“专家”身份进行问题的阐释,甚至加入过多主观思想,导致报道的“不实化”。

最后,溜山梆子的内容被“碎片化”。溜山梆子拥有完整、独立的艺术体系,如特色的唱腔、表演程式、传承人等。但在当下,在许多媒体中可以看到对溜山梆子几近碎片化的传播。

三、溜山梆子的发展

(一)关注传承人,注重人才培养

在活态戏曲的传承过程中,人因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诸如传承人的待遇、补助等具体而微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传统戏曲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因此要想保护传统活态戏曲,首先就要加强保护传承人,尤其是对那些知名老艺人的保护和新生代传承人的扶持。

(二)溜山梆子的“根”在农村,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当地民众的支持,离不开当地的“民间生态”

数百年来,溜山梆子一直是沂蒙地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下的社会意识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深藏于民众心中的那种传统文化——“根”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溜山梆子要在广袤的沂蒙大地上继续传承下去,就要深深根植于沂蒙文化这一沃土之中,继续用当地民众熟知的方言演绎纷繁壮阔的戏剧故事。

(三)溜山梆子要紧跟时代步伐,改善传承模式,并不断创新和扮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剧目,适应市场需求

在新传媒背景下,溜山梆子乡音剧团仍然依靠走村串巷似的演出维持生计,无疑是大大落伍了。溜山梆子应当运用多渠道的传承方式,注重教育传承。“戏曲的传承要适应当代青年的审美需求,中国戏曲浸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血脉,在不知不觉中,所积淀下的思维模式、观赏经验、审美心理在潜移默化地规范和限制着人们的意识行为思维方式以及审美体悟。”

(四)振兴溜山梆子,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在“非遗”保护中具有主导性地位,只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溜山梆子的传承工作。

(五)加强唱腔、剧目等整理工作,完善剧团体制

溜山梆子的传承人及演员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简单地凭借记忆和口传心授,很多曲牌已经失传。因此,需要专业人士帮助传承和发扬,趁着还有一部分老艺人尚在,趁着这些岌岌可危的剧种还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四、结语

任何文化都需要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和未来。在十九大报告全力加强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视域下,溜山梆子作为当下地方戏的一个缩影,其发展与传承任重道远。新媒体的兴起,一方面极大冲击了诸如溜山梆子等地方戏的发展与传承,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剧种的复兴开辟了新的道路。溜山梆子应当把握时机,转变机制,积极适应当下的时代环境,实现振兴,为繁荣沂蒙地区文化贡献力量。

注释:

①安禄兴主编.山东地方戏曲音乐[M]济南:济南陆军学校印刷厂,1987:63.

②转引自<临沂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溜山梆子;保护单位:汪沟镇溜山梆子乡音剧团;申报时间:2012 年12 月1 日.

③刘春梅.新媒体时代的戏目[J].现代传播,2005,(6):62-64.

猜你喜欢
梆子戏班沂蒙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云南壮剧民间戏班的性质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弘扬光大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