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洁
【摘要】“智慧云”平台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运用于未来教室,它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达成目标。本文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课堂教学为例,从“确立思维目标”“设计思维活动”“延伸思维能力”三方面阐述本人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智慧云平台;思维课堂
“智慧云平台”能对后台的数据资源进行存储、处理。前端应用智能手机、未来教室各智能移动终端和APP服务,并通过教室无线网络,实现“云”“网”“端”的数据传输和交流互通,构成以动态学习数据分析为核心的智慧学习支撑环。“智慧云平台”支撑下的课堂以互动合作为行动支持,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训练,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思维训练和信息技术五者之间形成结构稳定、动态平衡的关系。“智慧云”思维课堂,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将学生的思维显现出来。下面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九课《明天要远足》为例讲述如何实践“智慧云平台”支撑下的思维课堂。
一、基于“智慧云平台”智能交互功能,确立思维目标
“智慧云平台”服务支持下的学习云空间技术日益成熟,开发有相应的移动端APP,主要目标是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互动学习的智慧教学,以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教育管理。结合一年级的学生的身心特点,老师选择了由互动电视、触控一体机、手机和PAD移动终端相互整合的信息技术硬件组合,将“教学助手”和“希沃白板5”等软件有机整合。教师手机、学生PAD上下载“家校帮”,用以实现课堂的多维互动,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
《明天去远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9课,它是一首小诗,短短3节诗,写出小主人远足前因幻想着“大海、云的樣子”而兴奋、激动,怎么也睡不着。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起点,笔者确定了以下思维目标:
1.玩游戏,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思维环境;
2.听录音,体会标点的作用,训练对比思维;
3.赏图片,理解海和云的美好,培养感知思维;
4.展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发散思维;
5.创诗歌,学习诗歌表达形式,培养创新思维。
二、依托“智慧云平台”智能交互技术,设计思维活动
智慧云服务平台环境下的交互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和学习资源之间的智能互动,这些有趣的互动,提高了思维课堂智能性。本堂课中,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智慧云平台”的先进功能,在各个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有效达成《新课标》中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感悟、思考、理解、体验”等。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我把“智慧云平台”中的互动功能融合在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的思维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1.人机互动,调动积极思维
互动课堂中,在智能交互技术的服务下,促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新技术带来的体验感充满好奇,由此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大脑思维也变得很敏捷。导入环节中,在未来教室双板电视上,欢快的音乐声中播放孩子远足前的照片揭示课题,用生活化的图片创设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了生动的思维情境。在生字环节的教学中,我利用“教学助手”中的“互动课堂”制作两个生字词复习的游戏,通过“随机点名”的功能,抽取两位学生上台完成答题操作。虽然以知识为基础的问答策略,但是利用的游戏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思维环境,达到了温故生字的目的。
2.媒体互动,发展形象思维
多媒体互动把图片、动画、音频等资源有机整合,呈现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生动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体验思维的发展。在本课教学中重点是了解小女孩对大海和云的好奇、幻想;感知大海和云的美丽。教学时紧紧聚焦这两点,运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
例一、教师将两段语气不同的录音播放给学生,学生感受两段音频不同的效果,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破折号,感受小作者的好奇、兴奋、激动之情,在听录音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对比思维。
例二、教师在电脑上出示云朵的图片,引导学生用“洁白的云像()。”进行说话训练,来丰盈学生头脑中的意境,使脑的神经网络可以更快找到联结点,探索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充分感知事物的美好。再运用“智慧云平台”的推送功能将“对对碰游戏”推送到学生的PAD上,游戏完成还可自动检测正确并反馈到老师的电脑上。游戏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对大海颜色体会,培养学生的感知思维。
例三、教师在双屏上播放一些美好事物的图片,学生很快连结到自己的生活情境,运用偏正短语“()的()”说出自己最喜爱的事物。每个学生都说出了富有个性的事物,思维得到了发散,生成了个性化的表达。教师通过播放大海、云朵的图片,两段不同语气的录音,用丰富的呈现方式,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体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3.小组互动,激发个性思维
“智慧云平台”支撑下的课堂,是以互动合作为行动支持的,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构建小组学习,进行思维的碰撞,以动态生成推进教学活动,让课堂从单向传输走向个性思维的形成。在本节课中,笔者将学生分为6大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3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创编诗歌环节。组长组织成员在PAD上创编诗歌,组员之间相互倾听,交流、点评,改进,每位组员在组内生成了个性的思维,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发生思维碰撞,小组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这种先组内、后组外的生成,交流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
第二次,识字写字环节。利用““翻扑克”游戏引出“才”“明”“学”三个带撇的汉字,组长带领下走近6块触控一体机,带领组员识记三个汉字的笔顺,利用字源图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组词等。再利用微课,提示撇的书写要领,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拍照上传最优作品,全班进行点评。
第三次,在课的结尾,由认识作者,到阅读作者的其它作品群,再次创设小组自主学习的阅读实践活动,在组长的带领下再次移步到6块触控一体机上,从《动物诗》《楼梯》《算式诗》《图画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去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丰富阅读量,深化对作者的了解、喜爱,激发他们课后延伸阅读的欲望,培养阅读兴趣。
小组互动,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换各自的问题、想法,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启发,从而形成更多的发现。三次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促进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形成。
三、融合“智慧云平台”多维评价体系,延伸思维能力
总结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思维活动所达成的情况进行监控、验证、反馈。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灵活运用于教师端、学生端和家长端,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课前学生利用“家校帮”软件可以看到教师布置的预习题,进行检测,做错的题目自动进入该学生的错题本。课前布置了3个选择题,是关于生字的读音,在老师的手机终端上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于平翘舌音掌握得还不够牢固,上课前,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课堂上,教师对思维特别活跃的小组进行加分,布置的所有练习都能进行数据反馈,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判断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笔者设计了颜色和词语对对碰的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都处于活跃状态,根据反馈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掌握得表示海的颜色词语非常好。
智慧云平台有强大的仓儲能力,结合本地教学资源构成了资源调动平台,课后,我把课件、习题、写字的微课等资料都推送给家长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学习的情况,采集需要的信息辅导学生,和老师进行实时互动。老师也可以利用手机端给学生批阅图片、语音、视频类型的作业。智慧云平台的资源交互技术实现了多维评价的功能,为思维能力的课后延伸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条件。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中提到:“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知识,一个人无法思维;反之,没有思维,知识又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所以教师课堂上应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能让他们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要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思维兼顾。“智慧云平台”支撑下的思维课堂,很好地将“知识传授”“思维训练”和“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把“云”技术有机地融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真正做到让思维课堂“亮”起来,让学生头脑“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斯腾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