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设计策略

2021-03-05 23:01唐晓虎
红豆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有效设计课堂导入初中数学

唐晓虎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标配课程之一,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无需赘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活动中,优化课堂导入,重视课堂导入设计,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可有效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的翻转。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故事导入、实验导入、生活导入三个角度,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设计策略。敬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有效设计;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中发现,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喜爱程度及情感态度各不相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在数学课堂上,好之者甘之如饴,恶之者避之不及。学生们不喜欢学习数学,除自身因素外,数学课堂枯燥,气氛沉闷,教师的教学方法僵硬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们回归座位,一堂数学课教学随之开始。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的数学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增大课堂容量、扩大教学空间,为学生们多讲解知识,因而采取了直奔主题的教学方法,对课堂导入不重视,乃至于直接跳过这一环节。教师的初衷无可厚非,但站在学习者的角度,面对单刀直入的教学方法,在认知层面不可避免产生突兀感和断层感,学习的热情无法被点燃,学习状态不能快速得以调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堂导入,并不会过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而做好课堂导入,却能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发挥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切实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应如何优化课堂导入?

1、故事导入

故事永远是旧的,也永远是新的。倾听一个好故事是一次妙不可言的享受。对于好奇心强,喜爱新鲜事物的初中学生群体来说,故事中描绘的场景总是让学生们心驰神往,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往往让学生们沉醉不已,而故事中或机智,或勇敢,或善良,或勤劳的主人公,他们的言行让人钦佩,能触动学生,激励学生。学生们喜欢听故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为学生们讲故事,并利用故事构建教学情境,巧妙融入数学问题,以此启发学生,驱动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不可否认,在许多人的认知理念中,数学给人以“不苟言笑、严肃庄严”的刻板印象,似乎学习数学就是一个劲的埋头运算、书写和推理。事实果然如此吗?显然不是。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这并不影响数学世界的丰富性、趣味性及多元性。数学世界中,由一个起点出发,四衢八街,纵横交错,最终可达到同一个终点。而数学故事,可为初中数学课堂注入温情与人文气息,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帶给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说,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一小节的内容时,在导入阶段,我为学生们讲述了如下小故事:古时候,在遥远的中亚地区,有一个袖珍型的小国家。国家虽然小,人口也不多,但文明却很发达,那里的国民尤其擅长建设高耸入云的佛塔。都城的正中央,屹立着一座全国最高的佛塔,人们引以为傲,充满自豪。可是,佛塔自从建成之后,没人知道它具体有多高,因为这个国家尊崇佛教,国民认为,佛塔的最高处神圣不可侵犯,不允许任何人和物品触碰。这一年,年轻的国王登基,这位好奇心强的国王,非常渴望知道佛塔的具体高度,于是下令:无论是谁,只要在不触碰佛塔的情况下测量出佛塔的高度,国王将奖赏这位智者十匹骏马。消息一出,全城沸腾起来,人们纷纷尝试各种办法,但苦于当时的技术和既定的限制条件,均以失败而告终。就在大家心灰意冷时,一个聪明的牧童求见国王,说他有办法测量出佛塔的高度。国王本来不信,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见了牧童。牧童说道:陛下,请您明天中午到佛塔前,到时候我有办法给你答案。第二天,阳光明媚,国王在侍从的簇拥下来到塔前。牧童拿出一根一米长的木棍插在地上,然后测量了影子的长度。接着,牧童测量了佛塔映射于地面阴影的长度,稍一计算,佛塔的高度就破解了,一时之间掌声四起。牧童赢了奖品,国王发现了人才,皆大欢喜。

2、实验导入

数学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依据教学主题创设实验导入,可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们在看一看、试一试、尝一尝、想一想的过程中拓展学习视角,加深学习印象。实验导入还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不再单一和枯燥。客观来说,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学习更不应该枯燥,寓学于趣,是推动学生们数学学习深入的重要引擎。然而,不可否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不少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学习现状。换言之,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考而学。考试,考什么?怎么考?两者桎梏了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不时听见学生们小声嘀咕,A问B:“你在干嘛呢?”B回答:“做数学小实验。”A表示惊讶:“这个又不考,做它干什么?”显然,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不考的内容不必走进和接触,自然也不必花费时间与精力投入。学生们不知道,数学学习是立体式、螺旋式的递进过程,一次小小的数学实验,远比机械的解题和背诵更具有价值。数学学习的真正发生,并不局限于书本案头,而作为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们学会观察周围,学会动手实践,知行合一。实验导入,对学生们来说是新颖的学习体验,但学生们能从实验中受到启发,明白积极实践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则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利莫大焉。

比如说,在教学“中心对称”相关知识点时,课堂导入阶段,我拿出了一个玻璃瓶(不规则的圆柱体)放在讲台上。学生们好奇的看着我,接着,我往玻璃瓶里面倒满了水,然后又倒出了一半左右的水。我问学生:“同学们,刚才老师往瓶子里倒满了水,然后又倒出来一些。老师认为剩下的水,刚好是一半的量。你们认为准确吗?”学生们认真观察起来,反应快速的学生说道:“看上去是一半,但没有依据证明刚好是一半,不多不少。”我接着问道:“那怎么办?”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有学生回答:“用直尺测量瓶子的高度,除以二就是一半的量。”话音刚落,另一个学生反驳:“瓶子明显是不规则的,上部分与下部分大小不等,因而容量不同,这样的方法行不通。”学生们七嘴八舌,每当提出一种方法,就有人找出了其中的漏洞。此时,一位学生举手示意,我请学生上台来。学生将玻璃瓶重新倒满水,然后,左手的拇指与食指轻轻拿住瓶子的上部,缓慢的向左倾斜。瓶子里的水顺着瓶壁一点点溢出。渐渐地,水越来越多,而当瓶口下端与瓶底上端高度相同时,学生拿着瓶子的手不再倾斜,而是将瓶子竖直,恢复到平放状态。我立刻表扬了该学生,对其他学生说道:“同学们,刚才的实验大家看见了,水面将瓶子一分为二,水面上的部分与下面部分,是可以重叠的,而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3、生活导入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广阔的课堂,生活是无声的教师。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理,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主题融入生活元素,设计生活化的导入方案,能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程度。传统的数学课堂上,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组成了数学课堂的环境框架。然而,教材文本仅仅是数学教学的工具之一,并非全部。事实上,充分利用生活中物品、场景等,将其还原于课堂上,一来可以降低陌生知识学习带给学生们的逆向感受,二来可以通过转化与化归思想,化繁为简,引导学生们从生活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又从数学中观察生活,理论结合实际,课堂对应课外,相得益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导入,其切入点很多,例如,可为学生们构建生活情境,以学生们熟悉的人、事、物为基础,也可以就地取材,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起来,在增删后整理为导入素材。此外,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开展的小游戏,也可以加以利用。

比如说,在教学“随即事件与概率”时,我为学生们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乐乐与天天是两个好朋友,两人形影不离,亲密无间。两个好朋友上学、下学都结伴而行。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两个好朋友相约去了附近的公园。在公园的角落里,安装有小朋友最喜欢的秋千。但是,秋千有點小,只能一个人玩,而另一个人在退后推送的话,玩起来更有意思。两个人都非常喜欢荡秋千,谁先谁后却发生了争执。终于,两人决定抛硬币来定先后。乐乐说道:“咱们规定,谁先抛出正面,谁先玩,对方负责推送,我先来抛硬币。”天天想着,抛出硬币,得出正面、反面的概率一样大,谁先谁后还不是一样?于是同意乐乐的主张。时间一天天过去,乐乐与天天经常去公园荡秋千,但整体来说,乐乐赢得多,输得少。天天不高兴了,不愿意与乐乐一起玩。乐乐也觉得很委屈,自己也没有作弊,全是运气使然,这是为什么?有学生回答:“乐乐的运气更好一些。”我解释到:“是存在运气好的可能,但这个事情与运气关系不大。”学生们感觉到奇怪了,难道抛硬币得出正反面不是概率相同的随机事件吗?看着学生们陷入沉思,我趁热打铁:“同学们,别着急,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新知识,就可以帮助乐乐与天天找到原因所在了。”

4、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应秉性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和相关指导,重视课堂导入,加强导入环节的设计,实现艺术性的课堂导入。高效的课堂建立于师生之间全面而深入的互动过程中,因而任何一种课堂导入形式,都应该契合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确保导入的内容、方式,符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们在疑惑中激发探究欲望,在好奇中点燃学习热情,在愉悦的氛围中深入教学主题。

参考文献:

[1]优化导入设计激发教学活力[J].董玉宏.中学教学参考.2021(28)

[2]“始于”导入——一堂精彩数学课的开始[J].葛晏琳.考试周刊.2019(48)

[3]探究初中数学新课堂导入策略[J].洪建林.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

[4]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马正雄,殷孟君.新课程(中).2019(09)

[5]基于三W视域下的数学课堂导入设计的思考[J].张定强,裴阳.中学数学杂志.2017(11)

猜你喜欢
有效设计课堂导入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