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运用与结果探究

2021-03-04 10:32冷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涂片血常规红细胞

冷海霞

在临床上血常规检验作为一种检验方法运用极为广泛,利用此项检查可对血液中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数进行掌握,在临床诊治中以此结果为依据可实现有效指导。伴随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医院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检验效率得以提升,然而该检验技术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表现在细胞形态中,敏感度低,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使得检验结果并不准确,对临床诊治造成影响。血涂片分析作为检验方法的一种,利用对血涂片的制作,在显微镜的辅助下可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以此对细胞形态进行有效鉴别,对血细胞异常进行判断,促进诊疗效果提升。本次研究主要对血涂片分析的运用价值进行探究,探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检验方法不同为依据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7.15±8.95)岁。对照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8.20±9.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晓,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照组的检验方法为血常规常规检验,即血液分析仪检验,禁食6 h,让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对静脉血进行采集,编号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进行妥善保管,等待送检,在检验之前对仪器进行精准校对,保证检验状态最佳,检验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检验流程为依据严格操作,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红蛋白等项目。实验组实施血涂片分析检验,对患者肘静脉血液进行抽取,样本量为2 ml,混合充分,利用瑞氏染色液,以操作规程为依据进行配置,将血液样本制成血涂片,对血涂片进行风干处理,对染色操作进行实施,利用生物显微镜对染色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即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血小板体积和数量、红细胞体积和数量、白细胞体积和数量、细胞形态等,对白细胞淋巴细胞(异型)进行仔细分析,对红细胞分布、畸形、结构、大小等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红细胞(RBC)结构,对血小板数量、凝聚性、形态等进行记录。检验要在血液样本采集后1 h之内完成,5 d内复检完成,防止发生血液样本变异。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异常细胞检出率,分析实验组异常血液样本。血液分析仪检验呈现正常的结果,而血涂片检验结果呈现异常,则判定为假阴性;而反之,即血液分析检验呈现异常的结果,而血涂片检验结果呈现正常,则判定为假阳性。对两组患者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进行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验结果比较 实验组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异常细胞检出率比较 实验组异常嗜碱性细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常嗜酸性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异常单核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检验结果比较[n(%)]

表2 两组异常细胞检出率比较[n(%)]

2.3 实验组异常血液样本分析 实验组异常血液样本29例,11例患者核红细胞、幼稚细胞出现;5例患者中心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现大小不均情况;4例患者呈现中毒颗粒少量、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提升情况;9例患者呈现空泡、核左移(程度不同)。

3 讨论

在临床上血常规检验作为实验室检验的一种较为常见,可对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可对血细胞形态、数量进行观察,以此对血液异常情况进行判断,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诊断进行明确,对治疗方案进行制定。而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很多检验指标作为敏感指标,可对病变进行准确反映,以此对临床诊断进行辅助,使得病情明确,保证治疗及时。伴随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临床检验中也广泛应用检验仪器,检验医学也实现了飞跃,即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1]。在血常规检验中,近些年来广泛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其检验原理为光学和电学,血液标本的检验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射散法、分光光度、电阻抗法、射频电导,此检验方法的优势为检验简便,呈现较高的准确度,检验时间较短,且呈现较高的重复性,在临床检验中呈现明显的优势[2]。然而,在血液中呈现较多的细胞类型,也呈现各异的形态,在异常细胞检验过程中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呈现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不能准确分析细胞结构异常情况,无法很好识别过大体积细胞和细胞核异常,特别是对幼稚细胞、核红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呈现较差的识别效果,导致检验结果差异性明显[3]。另外,在单核细胞(传染性)增多症、类白血病、白血病等诊断中缺陷明确,严重影响诊断效果[4]。血涂片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手工涂片检验方法较为传统,利用血涂片的制作,并且利用显微镜进行辅助,可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直观观察,对细胞数量进行计算,以此对细胞是否发生异常进行判断,以此对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然而在血涂片进行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染色质量和血涂片进行严格规范,一般情况下,血涂片合格的标准为呈现均匀的薄厚,均匀分布核细胞,血膜呈现显著的头、尾、体[5]。为将检验准确性提升,作为血涂片检验人员要对染色方法和推片技术进行熟练掌握,对微观质量(显微镜)特别注意,对细胞形态鉴别和观察进行重视,以此尽可能防止误诊、漏诊、漏检。血涂片分析方法一般在临床上应用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之后,以此补充检验,两种检验方法相结合实施检验,可将检验效果提升,可将检验准确率有效提升,为诊疗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6]。血涂片镜检可对锯齿形、半月状、椭圆形等红细胞异常进行准确、及时检验出来,可对血小板形态和分布情况进行直观观察,另外,利用显微镜辅助下,可对细胞毒性和病变反应进行仔细、直观观察,以此可将漏诊、误诊等发生情况减少[7]。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血涂片分析可获得满意的检验目标,可对细胞形态进行明确,使得异常检出率提升,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涂片血常规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血常规解读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