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鹏 张凌 张杨贵
乳腺癌现如今是致使女性死亡的癌症中最为主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率高于其他病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也在逐年提高,基于一项美国女性的调查中显示[1],于2017年间,女性的乳腺癌案例就增加了25.27万例,这一数字占据了美国癌症发病率的30%,在这之中,又有1/6的死亡案例。而由于早期乳腺癌基本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表现,因此借助于早期乳腺癌的检查方法,如X射线检查,以及超声诊断技术等,对其进行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该病症的死亡率。超声可针对诸多方面进行检查,如对于病变形态、病变的内部结构及其方向进行评估,除此之外,超声检查无创面,无放射性,并且可以反复用于患者检查,这几个优点使得超声多年来在早期乳腺癌检测、淋巴结诊断等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早期乳腺癌的肿块较小,并且其肿块无法触及,在临床检查中很难发现,这就会延误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X射线检查对于早期乳腺癌有着很高的符合率,但是对于致密的乳腺肿块却得不到较为满意的显影,对于小型癌症病灶易于疏漏;超声对于囊肿及实肿、致密肿块有着很强的分辨率,较高的符合率,并且由于其无创面且无放射,可反复使用[2]。因此,本文分别应用X射线和超声诊断技术对早期乳腺癌进行检查,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9年3月接受检查的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本实验的观察对象,均为女性,其中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在手术前均未接受抗肿瘤治疗。术前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记录,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7.65±11.25)岁;已婚68例,未婚32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55例,大学以下45例;肿瘤直径均<2 cm。
1.2 检查方法 患者均应用X射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具体如下。
1.2.1 X射线检查 使用钼靶X射线机对患者的乳腺进行轴位和斜位的常规摄取,为充分了解病灶所在区域,患者处于直立状态,在轴位及斜位摄取过程中,斜位的投射角度垂直于胸大肌外部边缘,为了使腺体很好的分开,不发生重叠现象,故用夹板均匀的将患者的乳房夹住,最大程度上将患者的乳腺暴露,以利于下一步拍摄时,可以捕获到清晰的乳头影像及乳腺外侧、脂肪组织及皮肤轮廓。记录下肿块性状、位置大小、数量、密度及钙化情况等数据,并进行随访。
1.2.2 超声检查 采用超声诊断仪(线性矩阵探头频率8~10 MHz)诊断患者。检查时,使患者呈仰卧姿势,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出双侧乳腺和腋窝部位。将探头放置于患者胸部,稍许施加压力,以乳头为中心连续进行3次多方位、多层次的扫描检查,如果病灶>2个部分,且呈垂直状态,即可确诊为病变,确定部位后,区分该病灶部位的位置,形态以及附近的血流分布,肿块的数量,性状以及具体边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X射线及超声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参照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将临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检查及X射线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血流特点。
1.3.1 X射线检查 钼靶X射线所得到的影像分为间接与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包括:皮肤颜色改变,泥沙样、簇状及小杆状的钙化病灶,乳头内陷等;直接征象包括:边缘毛刺状、肿块边缘不清晰且分叶。确诊为乳腺癌:检查结果中含有1项直接征象及≥2项间接征象,或者2项直接征象。
1.3.2 超声检查 以下情况确诊为乳腺癌:肿块形态不规则,其边缘类蟹足状,并且内部有不均匀的实性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或减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其肿块周边及内部有斑片状彩色血流信号。腋窝处有明显增大的淋巴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超声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分析 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出乳腺下动静脉的强血流信号,这其中尤其以动脉的血流信号最强,在乳腺组织中发现了有一低回声团块,其形态相对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并且边界线也不清晰,该团块与其后部分的衰减,纵横比>1。见图1。
图1 超声诊断乳腺癌
2.2 X射线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分析 乳腺癌患者的间接征象表现为乳头内陷,呈漏斗状,局部出现皮肤凹陷或是加厚。直接征象表现为毛刺状且密度高,不规则的边界,性状表现为不规则排列,颗粒状和细沙状等的钙化现象,密度不均匀,病灶致密,结构紊乱。见图2。
图2 X射线诊断乳腺癌
2.3 超声与X射线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 经临床病理诊断显示,早期乳腺癌60例,良性病变40例。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91.00%,均高于X射线检查的78.33%、52.50%、6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超声与X射线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
2.4 早期乳腺癌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后回声减弱、沙粒钙化、蟹足、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影像学占比分别为51.67%、70.00%、41.67%、90.00%、48.33%,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15.00%、27.50%、7.50%、35.00%、1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5 早期乳腺癌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流特点比较 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0.7占比为68.33%、Ⅱ类或Ⅲ类占比为65.00%,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5.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2 早期乳腺癌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比较[n(%)]
表3 早期乳腺癌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流特点比较[n(%)]
乳腺癌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不利于女性健康的疾病,如前所述,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早期乳腺癌处于组织学疾病与临床疾病的前期,其中主要包括非侵袭性与浸润性乳腺癌。在临床中,癌症局限在直径<2 cm的乳房组织中,且在未粘附于皮肤筋膜的外部淋巴结中不发生转移,在临床过程中无法获得治疗特征,而且在临床上可以预测到病变但不是乳腺癌,或者是乳房皮肤与侧部淋巴结转移[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不断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与筛查,此举可以提高对于乳腺癌诊断的有效与准确度。诊断后,早期干预就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一般来说,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之所以会出现误诊,就是因为患者脂肪较多,乳房具有一定致密度的光标纹理,因此在临床手术中,乳房的质量越大,给手术带来的困难就越大,进而导致误诊[4-6]。
超声诊断具有不留创面,准确度较高等优点,不断被医护工作者所采纳使用,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日臻完善,在进行诊断时不会受到探测角度,探测面积等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缺点,该方法对于血流速度还不能准确反映,以及超声科的医生对于精密仪器的操作并不熟练等因素,导致实际结果可能有所差别[7,8]。本文选取100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进行超声及X射线诊断,结果显示,经临床病理诊断显示,早期乳腺癌60例,良性病变40例。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91.00%,均高于X射线检查的78.33%、52.50%、6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后回声减弱、沙粒钙化、蟹足、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影像学占比分别为51.67%、70.00%、41.67%、90.00%、48.33%,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15.00%、27.50%、7.50%、35.00%、1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0.7占比为68.33%、Ⅱ类或Ⅲ类占比为65.00%,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5.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可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是早期诊断的最基本方法。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乳腺癌患者的高死亡率,发现早期乳腺癌并提出有效的早期干预方法,应用超声诊断是非常有效的,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超声诊断的准确度将进一步提高,并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