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方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1-03-04 01:38刘敏云叶秀萍杨月友陈瑞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属要点

刘敏云,叶秀萍,杨月友,袁 洁,陈瑞莲

(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 广东惠州516157)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精神性疾患,患者因精神情感障碍,导致其在日常社交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沟通缺陷,从而削弱其社会功能。而个体在社会上,不仅有生理与心理舒适的需求,又有良好社会功能的诉求[1]。为激发患者与周边人群的沟通对话深度,提高其与医护人员的互动频次,从精神情感视角下引入有关护理措施显得尤为关键[2]。在该背景下,有医护人员开始尝试通过沟通与对话的方式强化患者的社会功能,试图将精神分裂症有关病情知识架构、自护要点等信息输送给患者,使患者了解病情结局以及自护要点,这对其病情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然而,医护人员在知识储备上本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而被动地向患者灌输医学知识,收效往往相对不高[4]。有学者考虑,从King互动达标理论作为介入点,融入健康指导框架体系,使患者在互动过程中获得具象化认知架构[5]。该项干预方案在临床上尚未获得普及性推广,故在临床数据上缺乏一定的支撑。本研究旨在从随机、对照的科研设计视角,以期进一步剖析该项护理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产生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实质性器官功能正常者;②具备正常的听力、视力等感官能力者;③言语对话层面上无异常者;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禁忌证者;⑤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晓,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者;②伴有原发性痴呆者;③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0.8±7.6)岁;受教育程度:小学9例,中学8例,大学1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0.3±7.4)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0例,中学7例,大学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护士告知患者有关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等相关知识要点,使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宜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患者开展基本的心理安抚,使其以相对平和的心境状态应对疾病;对患者当前的生理症状予以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开展对症处理。

1.2.2 研究组 实施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方案。①家属共同介入式健康指导。护士从患者的直系亲属中遴选出1位陪护者,要求陪护者至少陪伴患者时间在4周及以上,且为患者兄弟、姐妹或者配偶。将患者与其陪护者共同组建成一个健康指导团队,为其开展互动性健康指导,教育时间限定在30 min内。护士为患者营造出一个相对静谧且舒适的休养氛围,先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帮助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有系统化的具象认知;再关注患者的眼神与面部神态,一旦察觉异样,及时重申相关知识点,帮助患者强化有关知识点的认识。当健康教育完结后,护士分别给予患者及家属各5 min时间,让其将本次健康指导过程中所内化的知识要点以文字的方式予以呈现。再者,让患者与家属交换所记录的文本,使双方查找出对方理解有误或者遗漏的知识要点;该项时间限定在10 min以内。护士要求双方将本次掌握或者内化的知识体系,通过口语阐述的方式进行呈现,而护士则通过手机视频录制的形式将双方阐述的内容予以表达。护士将电子版视频文件拷贝给双方,并逐项对照其阐述要点展开细化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值得肯定之处,最终强化其对相关知识要点的内化程度。②微信平台构建。由护士作为发起者,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病友共同组建至微信群中,而护士则在每天9:00~10:00固定时间段内,为患者推送微信语音,而要求所有患者认真聆听语音信息,并回复“已聆听”至微信群中。另外,所有患者在当天17:00~18:00内,要通过音频或者文字的形式,就自己当天所感知到的精神分裂症相关心得与体会内容予以推送。护士要求每例患者于每天入睡前,拍摄1张自己的笑脸照片发送至微信朋友圈,而护士则每晚点阅每位患者朋友圈信息,并进行点赞操作。③情境设定下的交互对话。护士根据患者及家属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要点,设定具体的情境话题,内容包括:“现在,给您5 min时间展开思考,您马上面临着出院,院外您与家属会如何参与病情管理呢?”在该情境下,要求患者与家属各自阐述具体的照护要点,必要时可代入角色开展具体的行为操作;护士则认真观察双方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予以指正,借此提高个体对相关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

1.3 评价指标 ①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末,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作为工具,评价两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8个维度、32项条目,每项条目采用0~4分评分法,故每项维度分值为0~16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②遵医行为: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末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由护士将健康教育内容整合为纸质版材料,并对照患者所掌握的知识要点进行评价。若患者能掌握60%及以上的知识要点,则评定为遵医行为良好;反之,则评定为遵医行为不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比较[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精神情感障碍性疾病,患者在主观认知、精神情感维度、心理状况上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6]。而帮助患者构建良好的认知储备,指导其自觉践行正确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常规性健康指导方案更多的是注重医学知识填鸭式输送,而忽略了个体对医学知识内化的层次与深度[7]。常规性健康指导方案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导致患者无法取得满意的健康指导效果,引起患者出现不配合医嘱行为等事件。所以,为强化患者对相关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本研究旨在以互动沟通为基调展开临床照护干预,即通过交互沟通为前提,对患者当前的认知框架予以扭转,进而增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最终实现良好的照护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方案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该项结果展开多元化剖析,与如下几方面因素有关。①将患者与家属共同视为一个干预团体,一方面能全面调动个体及家属参与疾病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能改善家庭的照护氛围,提高双方参与疾病管理的遵医行为[8]。家属作为患者最坚实的后盾力量,患者与家属在认知层面达成共识后,能营造出良好且温馨的照护氛围,这为患者病情转归及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落实各项干预进程中,通过患者与家属之间形成情感层面的互动,能使双方在认知与行为层面上均达成良好的巩固效果,能进一步增进双方对话的深度与话题度,使双方共同从容应对病情管理。②当前随着微信等通信软件的普及,个体之间的对话互动形式愈发多元化,并将其作为健康指导层面的有效工具。在微信平台中,将所有患者共同聚焦于情感交互沟通的氛围中,通过各自心得经验的分享,能有效改善其焦虑与抑郁状况,且能使不同个体之间的社交能力得以提升[9]。微信的介入,能将线下的交互对话转移到线上,并促进护士、患者与家属三方之间的角色得以推进,满足其对社交对话、沟通的内在需求[10]。护士以督导者的角色身份引导每位患者学习相应知识架构,能提高其对医嘱行为的依从性。③在情景背景下的交互对话中,由护士发起既定的情境话题,引导双方共同展开想象,能促进患者、家属与护士对精神分裂症的思考,调动其参与病情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且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使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得以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方案是一项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借助不同形式使个体之间产生互动对话,能将抽象且陌生的医学知识输入至认知形态中,进而主动参与病情管理,提高各项遵医行为的参与度。

总而言之,基于King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且能提高其对遵医行为的参与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家属要点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健康烹调的要点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