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1-03-03 09:11祖明月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薪资高校教师

文/祖明月

一、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职业理想得以实现的感受, 从而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获得持续快乐体验。也有研究者认为,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学校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在职位上因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根据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心理、年龄、性别、学科、工作年限、学术压力、职称、薪酬福利等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也会给教师个人及学校发展带来正向影响。

有研究发现: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未婚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已婚教师;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会随教师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最后又升高的“U”形变化趋势;教授的满意度高于讲师与副教授;工作时间为11年~20年的高校教师的各项工作满意度均较低。有研究者认为,年龄是影响高校教师的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教师的幸福感越强;而学校性质、教师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性别对教师的幸福感影响总体不明[1]。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高于老本科及新升格本科教师、人文学科专业教师职业幸福感高于自然学科专业教师、教辅岗位教师幸福感高于其他岗位教师[2]。

面对外部竞争压力的心理资本也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密切相关,心理资本是职业幸福感的基础与前提,职业幸福感可改善和提升心理资本[3]。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整体水平不高,处于中下水平;相对而言,其工作绩效较高,处于中上水平[4]。就高校教师个人而言,有研究者指出幸福感不仅是根植于内心的主观感受,还与外界环境条件中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校园环境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均对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取产生重要影响[5]。职业倦怠也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迅速发表创新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大班教学,以及将学术卓越与管理和创业技能相结合都会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

有关研究表明,中部省域地区本科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学校教学质量具有正面、显著的影响;职业发展是影响着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教师职业发展出现良性趋势时,由于其情感能积极向上,就会促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1]。教师职业幸福感能够显著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行为的产生;当教师认为自身与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时则会表现出更多的创新行为[2]。也有研究者指出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工作绩效二者呈显著正相关,[3]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越高,教师教育的成果越好。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被试者是来自S大学的部分教师,采取分层抽样,从所在学校26个学院中,按照文史类、理工类、音美类、体育类进行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其中男性118人,女性242人;25岁~35岁79人,36岁~45岁141人,46岁~55岁106人,55岁以上34人;文史类173人,理工类122人,音美类47人,体育类18人。调查时间为2021年5月~7月。

(二)问卷与实施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问卷”测量工具,共计58题,并采取Likert五点计分方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为1分~5分,反向题反向计分。运用spss26.0对所有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性别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分析性别不同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7个维度上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

(二)年龄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年龄不同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表明,在工作情感、人际关系、身心健康上共3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本身、工作成效共4项上呈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具体分析可知:在教师薪资待遇的维度,25岁~35岁和46岁~55岁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分别优于36岁~45岁的教师(p<0.01);在教师工作环境的维度,46岁~55岁的教师职业幸福感优于36岁~45岁的教师(p<0.05);在教师职业本身、工作成效的维度,46岁~55岁和55岁以上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分别优于36岁~45岁的教师(p<0.05)。

总结可知:在年龄上,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最后又升高的“U”型变化趋势,结果见表1。

表1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年龄差异/(平均值±标准差)

(三)学历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分析学历不同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在教师职业幸福感7个维度上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

(四)职称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不同职称对于工作情感、工作环境、职业本身、工作成效、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共6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对于薪资待遇共1项呈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意味着不同职称对于薪资待遇有着显著性影响。具体分析可知:在薪资待遇维度,助教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分别高于讲师和副教授;教授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高于副教授(p<0.01),结果见表2。

表2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职称差异/(平均值±标准差)

(五)教龄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分析教龄不同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7个维度上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

(六)学科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分析学科不同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在教师工作情感、身心健康共2项维度上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在教师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本身、工作成效、人际关系共5项维度上均会呈现出显著性影响(p<0.05)。

具体分析可知:在教师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维度上,音美类教师职业幸福感分别优于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文史类则分别优于理工类、体育类(p<0.01)。在教师职业本身、工作成效、人际关系维度上,文史类、音美类教师职业幸福感均优于理工类(p<0.01),结果见表3。

四、讨论与思考

(一)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性别、学历、教龄差异

不同性别、学历、教龄的教师在教师职业幸福感7个维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年龄差异

在年龄上,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最后又升高的“U”型变化趋势。年龄在25岁~35岁的教师刚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这一阶段是教师树立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的工作是很多人向往的,新晋大学教师以自己的职业为荣,社会角色的转换使他们充满了工作的激情,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幸福感。36岁~45岁的教师一般是副教授、讲师,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但教师到了40岁左右,既要克服高强度工作、身体不适,又要承担生活和工作的重担,还有来自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压力,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等生活压力紧随其后,会导致他们的幸福感较低。46岁~55岁的教师,已经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55岁及以上的教师,大部分职称已经晋升为教授,无论是在荣誉和地位上或是在待遇上,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都能感受到更多的职业幸福。

(三)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职称差异

职称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它能反映教师的地位,也是教师身份的象征。本研究表明,职称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中的薪资待遇有显著影响。随着教师职称的晋升,教师的薪资待遇也随之提升,而薪资待遇又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职称对教师的薪资待遇具有显著性影响。

(四)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科差异

职业幸福感最高的是音美类教师,音美类教师职业幸福感分别高于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等,文史类教师职业幸福感分别高于理工类、体育类。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教学侧重点不同,使得音美类教师授课较为轻松;二是文史类教师更注重科研课题的理论研究,难度和耗费精力程度不高,较理工类教师略显轻松。相比音美类教师来说,体育类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承担着理论和体力教育的任务,在科研方面的研究也比音美类教师缺少优势。

总而言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教育事业就无法健康发展。把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征,探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能力,对于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薪资高校教师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